第一百一十九章 殺手鐧(2 / 2)

「典型的杜克?羅森伯格式風格。」安娜任憑艾琳抓著自己的手,心中卻習慣性的開始了分析,「沒有閑言碎語,更沒有莫名其妙的不知所雲,影片一開始就直入主題,絲毫不拖泥帶水!」

「要開始了!」艾琳忍不住嘀咕了一句。

就在她旁邊,來自《紐約客》的影評人大衛?登比緊緊皺起了眉頭,影片開頭第一個畫面就是特效,完全是在炫弄,這樣的電影簡直讓人生不起任何好感,不是說影片不能使用特效,但用得著上來就搞這么一出嗎?難道不能采取緩緩漸進的敘事方式?

「開頭,失敗!」他直接在本子上劃了一句。

然而,當巨大的太空飛船越來越接近地球的時候,用模型制作和cgi特效充分渲染的鏡頭,在影廳中引發出陣陣驚呼和贊嘆。就像是去年他們在影院中看到《侏羅紀公園》中的那頭霸王龍一樣,目瞪口呆。

這是現今最好的特效技術!

作為電影專業的畢業生安娜確信這一點,而《洛杉磯時報》的女記者莎拉也確信這一點。

影片還在用平行蒙太奇的手法多方位交待外星飛船降臨前的人類生活。以及塑造幾位明顯是主角的角色,杜克?羅森伯格最拿手的爆炸戲還沒有出現,但坐在洛杉磯市政影廳中的莎拉,可以從身邊觀眾屏住的呼吸和極其認真的表情中看出,影片非常非常吸引人!

好萊塢、白宮、國會大廈、林肯紀念堂、華盛頓紀念碑、自由女神像、中央公園、帝國大廈……全美無數的標志性建築都被外星飛船的陰影所籠罩。

紐約、費城、洛杉磯、波士頓、芝加哥等大城市的上空,在絢麗如晚霞的火雲散去之後,外星飛船顯露真身!

銀幕上從孩子到警察到出租車司機無不目瞪口呆。銀幕下從紐約到洛杉磯,從西雅圖到邁阿密的觀眾也都瞠目結舌!

這精心制作的特效。或許在杜克的眼中,也就是差強人意,但在這個年代的觀眾看來,那就是最頂尖最真實的存在!

南加州大學附近的影院中。艾倫、瓊斯和庫尼特斯眼睛瞪的溜圓,嘴巴微微張開,似乎見到了什么難以置信的事情,他們流露出的表情只能用一個詞匯來形容——震撼!

「上帝啊,救救我吧!」庫尼特斯捧著胸口,「有了《日》,其他的特效影片怎么看得下去啊!」

「杜克?羅森伯格這是在毀滅全好萊塢的特效影片!」

火光漸漸散去,影片進入了稍緩的過渡情節,瓊斯抓住機會。跟旁邊的兩名同伴說道,「這個夏天以特效為賣點的影片要完蛋了!」

「肯定要完蛋!」艾倫附和道。

普通影迷最為關注的自然是特效,他們都在等待。等待親眼見證全美的各大城市和標志性建築被外星人摧毀的那一刻,等待看到完全版本的白宮灰飛煙滅的場景……

坐在芝加哥的影院里,羅傑?艾伯特的著眼點肯定不是特效,雖然不是堅定的反特效和大投資主義者,但作為眼光『非常高明』的影評人,著重關注的地方必然是其他方面。

比如影片的結構和敘事方式。

除去外星人攻擊和人類如何應對這一主題外。導演杜克?羅森伯格還從細微處入手,緊緊抓住北美觀眾最為關注的一些問題。既能舒緩因為懸念和大場面帶來的神經緊綳,還能起到點綴主題的作用,推動故事向前發展,從而利用有限的篇幅,將幾個主要角色塑造的有血有肉。

比如,影片從幾個角度歌頌了親情。

聯邦總統夫婦愛自己的女兒,杜克?羅森伯格著重描述了總統一直在想著自己的女兒和妻子,在很多緊要關頭,總統都緊張的問手下——我的女兒在哪里——其實,加起來也沒幾個鏡頭,但導演輕易就讓「總統愛自己的孩子」的形象深深的印在觀眾的腦海里。

即使羅傑?艾伯特自認為高雅脫俗,也不得不承認全美崇尚「家庭第一」的主流價值取向,總統的家庭簡直是全美家庭的典范,杜克?羅森伯格竭力描述美國總統「家庭第一」的觀念,無疑會討好主流觀眾。

還有那個借酒消愁的拉丁裔飛行員,為了自己的孩子而勇猛的撞向外星飛船,他這么做最大的原因不是什么虛無飄渺而又顯得假大空虛的某某主義,而是為了保護自己的孩子,為了家庭獻身。

羅傑?艾伯特很清楚,這種為了親情的犧牲,盡管顯得極其俗套,卻往往是電影中最令人感動,百試不爽的「催淚彈」,一倒一大片,導演杜克?羅森伯格如此設計,同樣是在討好觀眾。

是的,在他看來,無論是爆炸,還是對於親情愛情的描述,杜克?羅森伯格這個導演,始終緊扣著主流價值取向,用最庸俗最讓他討厭的方式討好市場和觀眾,但影片最令人厭惡的,還是另外一項!

而這一幕,卻引爆了全美普通觀眾的情緒,堪稱影片除去特效外最大的殺手鐧!(未完待續)

ps:五更完成!求訂閱!求收藏!求推薦票!明天四更,十二點後有一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