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六章 輿論戰(2 / 2)

「純屬嫉妒,我就喜歡爆炸電影和快節奏電影,在這方面誰能比的上杜克?羅森伯格?」

電視機前,有年輕觀眾在嘀咕,「這些影評人也就是幾個高級噴子而已,以為自己高大上,實際自己都不知道自己在講什么。」

還有人如此說道,「帶著嫉妒和偏見的心理去看電影是不會好看的,無論看多少遍都一樣。」

每個人對每種事物都有不同的看法,但人會受到環境輿論的影響,很難說羅傑?艾伯特的節目會對杜克和《獨立日》帶來什么。

接近午夜時分,《洛杉磯時報》的女記者莎拉與杜克和南希告別,走出了一家高級餐廳,直接開車趕回報社,准備連夜完成主編交待下來的任務,以便明天及時見報。

手指落在打字機的鍵盤上,發出清脆的響聲,莎拉有些悲哀的發現,一心想做影評人的自己,這次恐怕要站在影評人的對立面了,以後的影評人夢甚至會破滅。

但她管不了這么多了,這份媒體工作才是生存的根本。

一直到午夜時分,莎拉才將趕完的稿子交給編輯,編輯迅速排版,加入到早就留好的版面中,然後傳到分散在全美各處的印刷廠,印刷出版,送到北美各個角落的各個用戶手中。

由於提前與制片發行方溝通過,杜克並沒有像其他演員那樣,參與到北美的宣傳通告中,而是把精力放在了已經開啟的輿論戰上。

周日太陽剛剛爬上地平線,陽光才落在聖塔莫尼卡的海灘上,杜克從沿著海濱大道一路跑進家中,先回樓上的房間沖了個澡,又換上一身干爽的衣服走了下來,進入餐廳的時候,母親已經坐在里面,等著他一起享用早餐。

「早啊,媽媽。」杜克坐下,拿起刀叉,「今天要趕去紐約嗎?」

「嗯……」母親點了點頭,「紐約是北美的時尚中心,現在聖菲亞的工作在向東海岸轉移。」

「聘請職業經理人管理公司好了。」杜克建議。

「我還不想退休。」莉亞夫人直接否決,「而且退休了也沒什么事可做。」

了解母親的性格,杜克也就不再多說,轉頭對女佣說道,「艾莉,今天的《洛杉磯時報》到了嗎?啊,謝謝!」

女佣很快將報紙送了過來,杜克直接翻到了娛樂版,頭版頭條上刊登的正是他的專訪。

平時杜克不怎么關注媒體對自己的評價,類似他這種商業導演在專業媒體口中,也不會有什么好的評語,但今天不同,這是一場輿論戰的開始!

「有著一副頎長健碩身材的杜克?羅森伯格,舉手投足都透著無所畏懼的勢頭,就連話語間也傳遞出主人果敢的訊號,本報記者在聖塔莫尼卡的工作室里見到了這位好萊塢導演。你完全可以把杜克?羅森伯格想象成是一位永不服輸的斗士,就像是在馬德里的賽場上稱雄的一頭斗牛,在取悅觀眾的娛樂業中堪稱善於制造破壞的藝術家……」

「當我們的話題來到制作成本高達一億美元的《獨立日》時,現年才二十四歲的杜克將自己所承受的壓力付之一笑——在電影界這個行當里當導演要想混出個好名聲,那就必須是壓力和腎上腺素都要旺盛才行——這是他的原話。」

「當談到為什么要拍攝《獨立日》時,他如此回答——我只是想愉悅大眾,為觀眾帶來最簡單最純粹的快樂。」

「當問到為什么他的電影中總是存在如此多的特效,杜克?羅森伯格做出了意想不到的解釋——現在用錄像機、在電視台上隨處可以看到電影,你憑什么可以吸引大家走進影院,專門來看你的電影?」

「無休止的爆破大場面、震耳欲聾的噪音、險象環生的追逐打斗、對各地坐標性建築的破壞,再夾雜喜聞樂見的插科打諢,這些都是大批觀眾喜歡杜克?羅森伯格的電影的原因,他的前兩部電影《生死時速》和《勇闖奪命島》取得了巨大成功,《獨立日》也不例外,在周五拿下2245萬美元的票房後,這部影片周六又拿下了2429萬美元,大賣根本不是問題。」

「然而,影片的專業口碑似乎有些麻煩,記者也專門問及了杜克?羅森伯格對影評人猛烈抨擊的看法……」(未完待續。。)

ps:(求收藏!求推薦!求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