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章 觀看電影的視角(2 / 2)

一直到影片開始放映,杜克才與羅賓格蘭德和查爾斯羅文走進了放映廳,找到各自的座位,坐了下來。

杜克不動聲色的看了看左右,來時他就注意到了,工作室請來的老兵足有近百位,如果影片能像曾經那樣引發他們的共鳴,勢必能成為極好的宣傳噓頭。

「嗨,杜克。」

後邊有人主動伸過手,杜克在上邊握了下,「你好,喬斯曼,能見到你很高興。」

「我們非常看重這部片子。」

作為帝王院線的看片專家,喬斯曼毫不掩飾對影片的期待,「帝王娛樂最喜歡你的制片風格。」

「謝謝!」杜克客氣了一句。

不僅僅是喬斯曼,杜克目光向後掃去的時候,還看到了amg的林奇,全美藝術家院線的卡特等等。

這只能說能一種情況,全美的院線都把他當成了搖錢樹。

影片拉開了序幕,由於沒有添加片頭,畫面上直接出現了一面飄揚的星條旗……

從墓地出現在鏡頭中那一刻起,大衛布朗的拳頭就緊緊握了起來,那是奧馬哈高地上的美軍公墓,有不少他的老伙計就長眠在那里。

然而,接下來的畫面,讓他瞪大了眼睛,雖然影片中的戰爭,遠遠不及當年的奧馬哈海灘殘酷和血腥,卻是他看過的所有戰爭影片中,最為接近的一部,只是看這開頭戲,就足以讓人明白戰爭的殘酷。

畫面里的是鋼盔、臉、鋼盔、臉、鋼盔……一個個都像是剛從噩夢中驚醒又要接著去做下一個噩夢似的,配上昏暗的天空,一種窒息的感覺油然而生,一團圬物從一位戰士的口中噴出,坐在他邊上的那位戰士卻把口水咽進了喉嚨——就這樣延伸下來,直至整個登陸艇。

大衛布朗仿佛回到了曾經的那段歲月,深埋在腦海中的記憶不斷回盪在心間。

搶灘的成功是用無數戰士的鮮血換來的,同樣,通往柏林之路也是用無數戰士的鮮血鋪築成的,在《拯救大兵瑞恩》里,鮮血同樣成為了戰場上最醒目的主角。

沒有怎么炸都不死的角色,沒有了不切實際的垂死反戈。死亡,來的是如此的快,快的幾乎讓人透不過氣來。死亡逐漸增多,一個、兩個、三個……不計其數,最終營造出來的是銀幕上慘烈的景象。

生命有多脆弱,戰爭就有多殘酷!這是大衛布朗參加完戰爭最大的感受。

心境不同,所站的位置不同,觀察電影的角度也不同,喬斯曼的眼睛里,看不到戰爭的殘酷,看不到其中的人文關懷,也看不到生命的脆弱,更看不到八個救一個的悖論。

他想看到,想尋找到的,只有一點,影片的賣點有哪些!

「真正大賣的戰爭片是能讓觀眾感到有人對自己射擊!」

過往的這些年,無數事例都證實過薩姆富勒說過的這句話,能做到這點的戰爭題材影片,商業成績最起碼不會太差,在喬斯曼看來,杜克羅森伯格的《拯救大兵瑞恩》近乎完美的詮釋了這句話。

開場大戰的戲輕易就能把他拉入到戰場的氛圍中,緊迫而又致命的節奏明顯能感染所有人。

「非常出色的開場戲,不說其他,如果我是觀眾,僅僅是這一場戰爭戲就會感覺值回票價了。」

喬斯曼點了點頭,影片的開場戲可謂賣點十足,只是後面……

後面的煽情做的相當不錯,能看出杜克羅森伯格在敘事手法和情感表達上的進步,影片的設定也足夠有吸引力,雖然小分隊不斷有人戰死的場面會引發一些觀眾的反感,同樣也能吸引一批觀眾。

但是,那個叫做厄本的士兵,絕對不會討觀眾喜歡,而且他還特別醒目。

沒錯,這是一個有血有肉異常真實的角色,他的存在能提高影片的深度和思考,不過這樣讓觀眾討厭的角色,極容易連帶到影片身上,從而引發觀眾對影片的反感。

根據多年看片選片的經驗,喬斯曼判斷,如果沒有厄本這個角色,或者做一些調整,影片在普通觀眾中的反響可能會更好。

不過,即使是這樣,也足夠帝王院線重視了,這是一部難得的佳作!

與喬斯曼不同,邁克斯科特最大的任務,就是把他認為影片的缺陷記錄下來,影片晃動的鏡頭讓人眼花,血腥的場面叫人難以忍受……(未完待續……)

ps:求推薦票!求收藏!今天兩更~~周末會爆發

第一百七十章觀看電影的視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