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五章 希望和期待(2 / 2)

「這是最好的戰爭片!」

不僅僅是黑人路德,另一邊的羅德里格茲也有這種想法,不過他的頭腦比那些黑人要強一些,明白自己喜歡這部電影歸喜歡,想要為他喝彩也可以盡情喝彩,但影片放映結束後,該做的一樣的都不會少。

喜歡一部電影,無法取代現實的生活!無法取代綠油油的美鈔!

連米勒上尉在內,七名優秀的戰士加上一個瘦弱的翻譯,成為了拯救瑞恩的分隊,八個人冒著全部陣亡的危險,去救一個人到底值不值?

觀眾重新落座,大部分人都不想思考如此沉重的問題,只是隨著影片的節奏,去感受,去體驗,去進行一次情感沖擊和洗滌……

「他們不會都死掉吧?」

歐文問旁邊的庫尼特斯,庫尼特斯搖搖頭,「按照杜克以往的風格,米勒上尉完全可以一人打全場,甚至能殺到柏林干掉希特勒那個混蛋,這部影片很難了。」

「肯定要死人!」

趁著分隊行軍的時間,瓊斯也參與到了這個話題當中,「影片的主題有些沉重,我覺得會死掉很多人,看到那個厄本了,笨手笨腳,明顯是個沒有戰場經驗的新兵,這種人往往會害死戰友。」

就在他們完沒有多長時間,槍就響了,那個強壯的像頭牛,怎么看都像是蘭博的卡帕佐倒在了血泊中,真實的戰場上沒有強者,當傑克森干掉德軍狙擊手,軍醫韋德沖上去時,卡帕佐陣亡了。

還沒有打聽到瑞恩的確切消息,已經有一名士兵陣亡,八個人冒著隨時陣亡的危險,深入德軍的腹地,為了一個家庭,去拯救一名普通的士兵,到底值還是不值?

影片沒有明確的交待,軍人必須履行職責,米勒上尉帶領自己的隊伍,繼續前進,即便是他們都不能理解這一任務,依然要完成,然後又有人陣亡……

肯尼斯?圖蘭看得格外認真,前面的開場戲確實可以用經典乃至史詩來形容,他卻不會忘記,杜克?羅森伯格是爆炸狂魔,是毀滅公爵,雖然其中的風格有了明顯的改變,但從嚴格意義上來,這依然是他擅長的火爆和煽情場面。

接下來略帶平淡的敘事節奏,同樣是導演功底的重要體現,一個只會煽情和爆炸的導演,永遠也成不了尖的大師。

「交待分隊人物背景性格的平淡,以便豐滿角色形象和故事情節,同時穿插**,以吸引觀眾繼續看下去!」

低語一句,肯尼斯?圖蘭了頭,這是非常聰明的手法,而且實際效果也不錯。

第一個**中,列兵卡帕佐被狙擊手擊中,不幸犧牲;第二個**僅在兩分鍾後,美軍無意間與德軍遭遇,從而造成近距離對峙,最後以敵方被擊斃告終。

兩個**連接得如此緊密,仿佛預示著本該得到休息的精神並不可放松,置身戰爭,理當如此,但一味強調警惕、危險,容易讓觀眾的神經綳的太緊,也容易讓人因持續緊張而疲憊,於是新因素介入——第一個瑞恩帶著搞笑的蠢氣上場。

而一失望過後,留給觀眾更多的是希望和期待。

第三個**來臨,以數銘牌為過渡,分隊的又一名成員——軍醫韋德死在攻擊雷達站的途中;緊接著厄本放走德國人引發了第四個動作性不強,卻更為重要的**——列兵萊賓揚言離開,霍瓦特中士舉槍阻攔。

這個**的人物關系開始發生變化,不單單是分隊里的上下級,還有隊員之間的分歧,以及最終極的矛盾——此次行動到底值不值得!

杜克?羅森伯格極其聰明,始終沒有做正面交待,而是讓觀眾自己去思考。

「沒錯,問題本身確實值得思考!」安娜對艾琳如此道,她畢竟不是剛畢業時的學生了,在好萊塢待了很長時間,對這個圈子大部分導演和制作人的心態還是有些了解的,「但每個人站的位置不同,看待問題和思考問題的角度必然不同,這種問題極容易產生爭執,爭執勢必會變成爭議,而有爭議才會帶來足夠多的話題,才能給媒體宣稱炒作的噓頭,才能吸引更多觀眾走進影院。」

「是這個道理。」艾琳了頭,「我雖然只與杜克見過兩次,但從莉亞阿姨那里了解過他,杜克深受莉亞阿姨商業為先的理念影響!」

一場爆炸結束了兩人之間的這次私語,在影片進行一多半後,片名中的主角終於登場了!

似乎是期盼了太久,似乎是被影片的氣氛所感染,劇院中再次響起熱烈的掌聲,同時歡迎影片內外的大爺——詹姆斯?瑞恩登場!

ps:四更送上!票票呢?訂閱呢?打賞呢?統統交出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