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第二百二十三章 名利場專訪(2 / 2)

杜克:非常重要,拍電影對我不僅是工作,它是我的生活。我這個人沒有什么嗜好,不拍電影的時候是很懶散的,拍電影就是我的生命,我的生活方式。雖然拍片的時候很辛苦,恨不得全世界的人都知道你有多辛苦,但是當夢寐以求的東西在你眼前展現出來的時候,不單是歡喜和驚訝,也會感謝上帝,感謝所有跟你一起奮斗的人,即使是很小的回報,也會感到莫大的喜悅,會覺得人生非常有意義。

名利場:你過去上映的四部電影充滿了各種激烈的沖突,這是不是與你的性格和生長環境有關?

杜克:實際上,我是一個喜歡平靜的人,因為我是在母親管得很嚴的環境下面長大的,我覺得人不能很虛浮、很誇張,要努力努力再努力,只有付出足夠多時,才會獲得成功。但工作的時候,就必須做出一定的改變,拍電影要有獅子般的野性,我需要把這種野性在電影里面盡情發揮。我在電影里面不需要平靜,要盡量的沖,盡量的冒險,盡量讓大家驚險刺激!

名利場:你的電影足夠驚險刺激,這一點沒有人能否認,但一直有一種聲音,認為你的電影太天真太幼稚,很少有讓人值得深思的東西,你怎么看待這一點?

杜克:全世界的觀眾看到的主流電影,其實都是比較天真的,哲理部分差不多點到為止就行了。如果是一本書,你可以慢慢想象,可以花一兩個禮拜去看,但是電影就只有兩個小時左右,你必須讓觀眾不能分神,要讓他們全神貫注!曾經有一個時期,我也有很多完全藝術化的想法,我覺得我能藝術到底,拍一個最貴的藝術片,名留影史。後來我發現,如果不能滿足廣大觀眾,沒有觀眾的認可,我的電影沒有任何價值,我畢竟不是自說自話,只拍給自己看的那種導演。

名利場:那您覺得電影如何才能在商業和藝術之間找到平衡?

杜克:商業和藝術怎么找到平衡?我覺得跟一部電影投資多少錢有關系。比如說我吧,一千萬美元以內的東西,我可以隨便拍,我本身有這個市場價值。但換成《拯救大兵瑞恩》就不可以了,如果我去掉激烈的戰爭戲,單純的講述情感沖突和營救的心理歷程,只是聽我講,投資人就會緊張——這個東西怎么賣呀?然後電影拿不到投資。

名利場:有很多人不理解你為什么要選擇與自己風格相差如此巨大的《芝加哥》?

杜克:這幾年,我在電影拍攝方面也學到很多,我也在學習如何用不同的方式和風格去拍電影。從第三部影片《獨立日》之後,我很怕被固定成某一種類型的導演,所以我想努力嘗試制作不同的電影,這需要重新獲取信任,甚至要作出很多金錢上的犧牲。這個世界很大,有很多事情好做,為什么要重復做同樣的事情?當然也有人就是用同樣的路數和方法越做越深,但對我來講,我喜歡做不同的嘗試,喜歡冒險,也喜歡學習。創作要有一個廣度,讓我能在不同類型的創作中學習和進步。

名利場:如今你已經成為好萊塢最出色的導演之一,這對你的創作和生活是不是都帶來了些不同?

杜克:我是拍電影的人,也是說故事的人,我覺得人要誠意的生活,隨著年齡增大,有時候會發現自己的思維變得更慢了,想把想象的一些東西拍出來比以前更困難了,一直以來我都想把自己那些亂七八糟也好,天馬行空也好的東西拍給觀眾看。為什么大家喜歡看電影,電影到底是一個什么東西?它其實是最虛幻的東西,也是最真實的。我的電影里所講的往往是超過人力控制范圍的東西,事實上又有一種向往在里面,我希望用作品跟大家做一個心的交流,希望能夠真誠,也希望大家欣賞,就是這樣。

名利場:《芝加哥》之後你有什么計劃?方便透漏一些嗎?

杜克:我現在的創作處在一個十字路口。《芝加哥》是華麗的歌舞劇,有很多視覺藝術表現,這個東西對我比較新鮮,我在里面也可以得到很多樂趣,也希望觀眾能喜歡,未來我會嘗試敘事結構更為復雜的電影,所以我想能不能想一些稍微復雜有趣的結構方式,再把它制作出來……

采訪的整個過程中,杜克優雅而又充滿紳士風度,從他身上能夠感受到那種強烈的自信,杜克似乎永遠會讓影迷放心,他的作品也永遠值得期待。

有時看杜克,確實很像一部高精度的機器,杜克的創作團隊也同樣穩定,身為導演,並且兼任編劇和制作人,他身邊還有同樣一批才華出眾的合作者,索菲亞?科波拉與他合作了四部電影,是他最為信任的助手,而制作人是羅賓?格蘭德是好萊塢的老資格,擅長理順人際關系,攝影師約翰?施瓦茲曼剛剛拿到奧斯卡最佳攝影……

這些因素綜合起來,對於杜克的下一部作品《芝加哥》,以至接下來的所有部作品,不得不說幾乎沒有通常作為影迷的那種擔心。

杜克實在太讓人信賴了,可信到有些沒有人情味,不過這對觀眾來說,當然還是好事。

畢竟有人想要聽故事,有人想要目眩神迷,有人想要顛覆已知,有人想要腎上腺素飆升,而我們想要的,杜克都有!

《名利場》刊登的專訪,又一次將杜克推到了前台,華納制片廠的門口,短期內甚至多了一些狗仔。

這些都影響不到杜克全情投入到《芝加哥》的拍攝中。(未完待續)r4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