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九章 角色成就演員(2 / 2)

真正把斯皮爾伯格碰上神壇的兩部作品,都是典型的全家歡。

放眼整個好萊塢,斯皮爾伯格確實是非常適合哈利波特的導演,杜克卻不想看到他出任導演。

「我反對。」杜克不止是個導演,還是個商人,立即給出了足以讓華納放棄斯皮爾伯格的理由,「現在夢工廠遇到了相當大的麻煩,斯皮爾伯格一直在尋找合適的項目,挽救夢工廠的頹勢,如果他要求參與影片的投資呢?」

這對羅琳沒有影響,卻會影響到他和華納兄弟。

幾乎沒有做考慮,道格?沃爾特就站在了杜克這一邊,「喬,我認為還是要慎重。」

喬安娜?羅琳不是笨蛋,坐在她旁邊的經紀人也適時的給出了提醒,她立即明白這關系到好萊塢內部勢力的競爭,也沒有堅持自己的意見。

「影片的制作預算高達1億3000萬美元。」

這樣的數字足以讓任何人都謹慎,那些沒有足夠資歷的導演也不會在考慮之中,因此羅賓?格蘭德說道,「我們需要一個有足夠成功經驗的導演來執掌導筒。」

「我推薦一個人吧。」杜克當然記得曾經那位導演的名字,「大家還記得《小鬼當家》系列嗎?」

道格?沃爾特立即明白了杜克的意思,「你是說克里斯?哥倫布?」

杜克點了點頭,「他是好萊塢進入九十年代後最為成功的合家歡導演。」

這只是提議,在沒有做出足夠的考察和接觸談判前,杜克和華納方面不會傻到立即確定導演人選,畢竟他提議是一碼事,克里斯?哥倫布會不會接是另一碼事。

確定投資如此巨大的劇組的導演,可不是幾句話就能搞定的。

隨後,又有華納的高層提議了蒂姆?羅賓斯以及《鬼馬小精靈》的導演布拉德?塞伯寧,他們同樣也被列入了考察的人選。

確定了投資數額,列舉了意向接觸的導演人選,會議轉向了同樣重要又是分歧最大的一個議題——影片的拍攝地!

主要的分歧來自羅琳和哈利波特工作室。

「我堅持影片要在英國拍攝。」喬安娜?羅琳的態度顯得相當強硬,「主要角色都要使用英國演員。」

杜克看了看眉頭緊皺的道格?沃爾特,明白這不是雙方第一次在此事上產生爭執。

道格?沃爾特則看向了杜克,顯然希望他能說服喬安娜?羅琳。

確切的來說,杜克對於羅琳的要求根本不以為然,影片投資巨大,如果放在澳大利亞、新西蘭或者加拿大等英語區國家拍攝,單是稅收方面的優惠,就能為劇組節約相當一筆開支,至於主要角色一定要使用英國演員……

只能說文學和電影沒有國界,但作家和導演是有國界的。

演員是不是英國人,杜克並不關心,《哈利波特》系列是典型的角色成就演員,而且系列一旦終結,其中的主要演員價值立即會降到最低,甚至終身都擺脫不了整個系列打上的標簽。

曾經的那些小演員確實讓人印象深刻,但這個系列少了誰其實都無所謂,沒有了丹尼爾?雷德克利夫或者艾瑪?沃特森們,哈利波特依然是哈利波特。

再說了,喬安娜?羅琳選出的那些演員,最後基本都長殘了,包括三位主演在內,幾乎變成了好萊塢童星的生長樣本,長大後變成了歪瓜裂棗。

這還不是重點,那三位主演的演技,隨著年齡的增長,不但沒有長進,反而不斷退化,不說丹尼爾?雷德克利夫和魯伯特?格林特,就是被無數人看好的艾瑪?沃特森,也基本沒什么演技,甚至到了後來,很多人都跪求有人去教教他們到底該怎么演戲。

回憶起那三位主演,杜克忽然想到,艾瑪?沃特森簡直是娜塔莉?波特曼的英國翻版,她在媒體上面的名聲始終不錯,但細心的人不難發現,她交往過的男友之多、更換的頻率之快,絕對在好萊塢的正常水准線以上。

這個圈子中外表高貴純潔的女神,也不過都是粉絲的幻想而已。

杜克相信,如果他不是來到了洛杉磯,只要在那邊再看幾年,就能看到艾瑪?沃特森更多精彩的花邊,還有她的演員生涯,要么呈現不斷墜落的姿態,要么為了謀求轉型脫光自己的衣服。

好萊塢的青春偶像,都不可避免的會走上這條路,只是有人成功了,有人失敗了。

不過以艾瑪?沃特森身上深深的赫敏烙印,以及糟糕到一塌糊塗的演技,只要不出現奇跡,她人生中最高的高度也就是赫敏?格蘭德。

這些念頭從腦海里快速閃過,杜克轉頭看向喬安娜?羅琳,他可以同意影片放在英國等要求,但空口白話是沒有任何說服力的。(未完待續……)

ps:求月票!i12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