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九章 第四部票房大爆的影片(2 / 2)

或許未來很多年之後,好萊塢的巨頭時代會結束,但從九十年代初中期到後來的十多年,好萊塢是名副其實的巨頭時代。

他的經歷確實不一般,但看到和做到根本就是兩回事,好萊塢的問題,根本不是拍出足夠優秀的電影就能解決的。

說句不客氣點的話,新人新創意在好萊塢真的不怎么值錢。

過往沒有任何成功的經歷,隨便給電影公司或者導演郵寄出一個劇本,對方就會巴巴的找上門來?別開玩笑了。

像是杜克最初的經歷還算是稍微好點的,畢竟他的母親和家庭背景多少能起一點作用,那些新人編劇根本沒有見到電影公司高層的機會,而著名的導演和制作人,哪怕是個傻瓜都知道,郵寄給他們的劇本,根本不可能到他們的手里。

就像杜克和蒂娜?菲,哪個大導演和知名制作人沒有助理?

甚至杜克這一層級的導演,蒂娜?菲的手下還有一個超過十人的助理團隊,郵寄出的劇本肯定會先落在這些助理手中,誰能指望這些助理會把新人的創意和劇本傳到上面去?

就這么說吧,想要給大導演和知名制作人寫劇本的編劇,能從長灘排到馬里布。

跟大導演合作,意味著極有可能會成功,成功則會讓構成一個項目關鍵因素中最為弱勢的編劇有了向上爬的機會,乃至成為金牌編劇。

像曾經的金牌編劇伊倫?克魯格,他編撰出的劇情有一部精彩或者說符合邏輯嗎?但他把《變形金剛》寫了一部又一部,即使被無數人吐槽,制作公司依然不換人。

這是一個無比現實的圈子,資歷比創意的說服力強之百倍乃至萬倍。

同樣,在這個圈子里,無數有才華的人都被埋沒了,最為典型的,所謂的好萊塢黑名單,上面的很多劇本完成了數年乃至更久,卻遲遲無法變成真正的項目,其中的原因也不難想象。

就像傳聞中比爾?蓋茨向華爾街低頭一樣,一個人想要跟整個龐大的體系對抗,那無異於痴人說夢。

所以,杜克從開始到現在,選擇的都是站在大公司的一邊,並且與之進行深入的合作。

走到如今的地步,杜克其實很清楚,如果當初沒有母親的資助,他第一部電影或許只有上帝才知道什么時候能夠上映。

就像《生死時速》時那樣,影片得到選片專家一致好評,甚至有喬治?盧卡斯的幫忙,二十世紀福克斯依然選擇的是最保守和對他們最為有利的點映發行政策,並且做好了市場反響不好隨時撤檔的准備。

好萊塢有無數向上爬的方式,通過一個劇本得到大人物和大公司的欣賞,無疑是很不靠譜的一種。

而且相當多大賣的影片,劇本真的非常一般,創意和橋段往往都是好萊塢用爛了的。

至於創新?創新的另一面就是風險,當創新和毫無資歷的新人結合在一起的時候,導演、制作人和電影公司會做出什么樣的選擇?

相信只要腦袋沒進水,這些人的選擇只會有一個。

而能從好萊塢激烈到殘酷的競爭中爬上高位的人,有幾個會腦袋進水?

董事會的議題一項借著一項,大部分時間里,杜克都不怎么發表意見,只是在討論與電影相關的議題時,他會鄭重的說幾句,而他說出的話,都能引起華納董事會足夠的重視。

比如會議重點討論了關於建立正義聯盟工作室的事務,杜克對此持積極態度。

而且在杜克和道格?沃爾特的推動下,華納兄弟也決定開始接觸漫威,爭取能拿下漫威電影的發行權。

漫威和dc是既競爭又合作的關系,雖然競爭遠遠大於合作,但只要利益足夠大,合作也不是沒有可能。(未完待續。。)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