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一十章 電影最偉大的力量(2 / 2)

杜克聳了聳肩,也不否認,「算是原因之一吧,現在觀眾能看到影片的渠道不斷增多,為什么一定要進影院?你必須要展示一些小銀幕上看不到的東西。」

楊蘭顯然為采訪做足了功課,又問道,「在你看來,如果電影大賣,是否電影科技的運用在其中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

「《**日》時我第一次大規模用到了cg技術,《黑客帝國》和魔戒三部曲同樣也運用了很多的高科技。」杜克根本不避諱在場的觀眾,直接說道,「我認為電影觀眾不會關心電影是怎么拍出來的,觀眾只想某種體驗,他們喜歡吸引他們的、可以帶領他們去經歷一段旅程的電影,《黑客帝國》和《魔戒》三部曲都是這樣的電影。」

聽杜克如此說,觀眾席上的人都不自覺的點頭,杜克做過大量的調查,普通觀眾沒幾個人關心電影是怎么制作的,他們想要得到的是簡單的愉悅。

見到杜克又在不知不覺中搶主導權,楊蘭再次換了話題,「這次你帶來的《颶風營救》反響非常好。我這里有一份最新的票房統計數據,從上周四上映到現在,這部影片的中國票房累計達到了2865萬元。」

她看著杜克,問道,「有什么感想嗎?」

「觀眾喜歡我的影片,我非常高興。」

這個數字看著不顯眼。但現在才2004年,一年當中票房能過億的電影都寥寥無幾,2865萬rmb的數據,已經相當不錯了。

「這部影片是中美同時上映。」楊蘭繼續說道,「北美票房統計出來了嗎?」

看到杜克輕輕點頭,她問道,「能跟我們分享一下嗎?」

「當然可以。」杜克回憶了下中午拿到的數據,說道,「北美周末三天。5125萬美元。」

「票房榜冠軍?」

「票房榜冠軍。」

《颶風營救》根本算不上大制作商業片,首周末能拿到5125萬美元,無論是杜克,還是華納兄弟,都非常滿意。

「恭喜你。」楊蘭笑容燦爛的說道,「又有一部影片要票房大賣了。」

「謝謝。」杜克毫不客氣的收了下來。

如果說《颶風營救》想如同《魔戒》三部曲那般大賣,那絕對不可能,但以首周末的形勢。通過票房實現盈利並不難。

「從進入好萊塢到現在,你制作了如此多的電影。」楊蘭把話題轉向了票房。「而進入新世紀後,電影的拍攝成本節節攀高,市場壓力很大,你會不會在自己的電影上映前也感到有一點緊張?」

「會緊張,甚至會因為焦慮而失眠,」杜克指了指自己的額頭。「這里會產生各種想法,包括失敗的後果,直到看見票房數據,才能松一口氣。」

楊蘭的話題又轉到了壓力上面,「你的作品在全球都有極高的期望值。在中國也不例外,這讓你面臨怎樣的壓力?」

「壓力是每個導演都必須要承擔的,壓力往往也是前進的動力。」杜克的手指緩緩敲著椅子扶手,「對於關注度可以有不同的看法,雖然有很大的壓力,但也是一個很好的機會,我也制作過小成本影片,小成本電影面臨的巨大挑戰就是如何吸引觀眾來看你的作品,而拍攝這類大片的好處就在於,你知道它有機會和全球觀眾見面,作為電影人這就是最好的機遇。」

采訪漸漸接近尾聲,又問了幾個問題之後,楊蘭給了觀眾提問的機會。

一個三十歲左右的男觀眾,第一個站起來問道,「羅森伯格導演,我在九十年代就成為了你的影迷。」

「謝謝,這是我的榮幸。」

說完,杜克向他做了個繼續的手勢,那人又說道,「你幾乎以每年一部的速度制作電影,你是怎么保持如此旺盛的創作精力的?」

大概想了幾秒鍾,杜克才說道,「我享受制作電影的過程,尤其是與團隊、富有創造力的人一起合作拍電影的時候,思維的火花滿屋碰撞,這是很令人振奮的事情。」

「就拿拍攝魔戒三部曲這樣的電影來說,我們要創造一個新世界,設計全新的生物,我超愛這一過程,如果你做你自己喜歡的事情,那就不算工作,如果你對你做的事情充滿興趣,你一天都不用工作,所以我的計劃是永遠都不工作,制作電影是我最大的興趣。」

接下來的是個女觀眾,她問起的問題就與興趣有關,「為什么拍電影是你最大的興趣所在?」

「我認為電影最偉大的力量,就是能夠帶給觀眾從未擁有過的體驗和經歷,無論是現實存在或者不存在的、幻想之類,電影就是一個絕佳的方式,讓觀眾看到他們從未想象過或見過的東西。」

半個小時的訪談結束,杜克的中國之行已經接近了尾聲。(未完待續。。)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