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零三章 DVD產業(2 / 2)

華納兄弟和公爵工作室都在未雨綢繆,計劃未來不再等電影的dvd上市幾周後再發行網絡或者付費電視版,而是將它們同步推出。

如此一來,可以吸引那些不會去買dvd的年輕人。

另一個正在醞釀的轉變是,讓觀眾在電影公映後即可下載網絡版本,而且這也可以是在dvd發售前,這種嘗試可以從客戶那里收取提早觀賞高清版影片的額外費用。

可以說,電影從院線下檔,如何利用互聯網盈利,是目前各大公司研究的重點。

甚至,有些人的眼睛,也瞄上了影片的網絡收益這一塊。

眾所周知,好萊塢從來都不是互親互愛的白花花良善之地,可以說好人和心軟的人在這里基本沒有生存空間,這個產業吸引了無數的人和公司,以資本、名望和利益在不停爭斗,這種爭斗也體現在了好萊塢幾大協會之間。

好萊塢最著名的協會,無非是制作人聯盟、導演工會、編輯協會和兩個演員工會,這四個協會之間同樣存在矛盾和利益糾葛。

當然,基本都是制作人聯盟與其他協會間的沖突。

目前,制作人聯盟與編劇協會間的合同即將在2007年底到期,代表制片廠利益的制作人聯盟已經與編劇協會開始了初步的談判,但談判進行的並不順利,制作人聯盟也不想輕易滿足編劇協會的條件。

1988年,編劇協會曾經號召編劇舉行了長達22周的大罷工,借此從制作方手里,拿到了錄像帶和電視播放收入的固定比例分成權限,如今他們盯上的是影片的互聯網收益。

不止是編劇協會,導演工會和演員工會同樣也要求分享這一塊收益,但他們遇到的是與編劇協會完全不同的待遇,雖然跟制作人聯盟也存在重大分歧,卻有談的余地,而不是像編劇協會那樣,直接被制作人聯盟拒絕。

這也從側面反應了編劇在好萊塢的地位。

劇本是制作影片的基礎之一,但在相當多的項目中,卻顯得並不是那么重要。

杜克很清楚,制片人聯盟會向導演工會和演員工會做出一定的讓步,卻輕易不會向編劇協會退讓。

未來的罷工根本不可避免。

他知道罷工肯定會發生,清楚罷工會影響到他的收益,卻無能為力,這種源於利益上的沖突,也不是一個人或著一個小團體就能解決的。

實際上,哪怕是罷工取得效果,好萊塢編劇的地位也不會有多少提高。

如今所有人,包括制片公司的人都認為好萊塢電影最大的弱點在於缺少原創,也可以說是好萊塢體系在盡力打擊創新,制片人害怕創新帶來的風險,因此他們寧願拍續集或改編一本暢銷書和漫畫,也不會去支持所謂充滿了創意的新劇本。

比如讓杜克來選,有人向他推薦劇本,一個是新奇的故事和結構的本子,只需要投資5000萬美元;另一個是熱門漫畫改編顯得爛俗的劇本,投資要8000萬美元,他肯定會毫不猶豫的選擇後者。

好萊塢百分之九十九的制片人,都會做出同樣的選擇。

剩余的百分之一,收下充滿創意的劇本後,一般情況下會束之高閣,個別人或許感覺有點意思,弄到所謂的好萊塢劇本黑名單里,然後掛上很多年,慢慢等待有人肯投資……

在好萊塢這個電影大工廠里,絕大部分影片哪怕是文藝片都要符合流水線的規則,劇本更不會例外,哪怕是像《黑暗騎士》這樣的本子,杜克在弄完大綱和人設後,就交給了下面的編劇團隊,總計有22個編劇參與了這個劇本的編寫。

這些編劇分工明確,分辨撰寫了影片的政治戲、愛情戲、動作戲……就連對白也被分為威脅類、愛情類、幽默類、動作類等分別撰寫。

《黑暗騎士》這樣規模的電影,必然是好萊塢流水線的產物,如此大規模的投資,如果不以流水線的模式制作的話,華納兄弟非要發瘋不可。

隨著八月份到來,《黑暗騎士》的籌備工作越發的忙碌,杜克也在華納制片廠、休斯飛機廠和芝加哥之間跑了數次,實地考察准備進度。

或許是《蝙蝠俠:開戰時刻》的成功帶來了一定的宣傳效果,芝加哥政府給予了《黑暗騎士》大力支持,市長也跟杜克見了兩面。

等八月中旬杜克從芝加哥回到洛杉磯時,見到了消失一個多月的希斯?萊傑。(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