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六十六章 藝術的精髓(2 / 2)

這也從側面突顯出了杜克影片的影響力,全美只要有點頭腦的人,都清楚杜克拍攝的是真正可以廣為流傳的大眾影片,能通過大銀幕、互聯網、dvd以及電視機等影響到全世界無數的人,五角大樓既然贊助了他的影片,理所當然的需要美軍的正面形象。

在這方面,杜克一向信譽良好,他與五角大樓合作多年,不會腦袋進水到以為五角大樓里面都是一群白痴。

即便是在北美,坦克或是戰斗機也不是隨隨便便能借到的東西,想在電影里用這些,必須和軍隊聯系。

後期制作中,杜克也確保美*方在電影中形象高大正面。

無論是戰斗場面,對白還是制服,都體現了當今美*方的價值觀。比如,電影中的軍人將變形金剛機器人稱為「非生物外星生命體」,體現了軍隊措辭喜歡咬文嚼字使用奇怪的科技字眼的習慣。

大概是對劇組非常滿意,在二月份紐約的一個動漫展上,五角大樓方面也派人參與了《變形金剛》的幾場宣傳活動。

「羅森伯格導演負責電影的好萊塢一面,我們管里面的軍事部分,我們的合作非常順利。」

來自五角大樓公共關系辦公室的保羅?希勒上校還專門接受了cnn的采訪,「軍隊和娛樂業的合作,能讓軍隊看起來更人性化。我們不只是在保護國家。雖然這是我們的首要工作。這部電影會讓公眾明白,軍隊也有人性化的一面,什么地方需要保護,需要幫助,我們就會出現在哪里。」

雖然這位上校的話大美利堅主義十足。但這本就是針對北美的宣傳。

當然,宣傳活動的焦點還是在杜克身上,雖然不會在紐約停留太久,但杜克還是在活動上接受了《名利場》雜志的專訪,制作這部電影很重要,宣傳推廣這部電影同樣重要。

由於杜克給出的采訪時間極其有限。《名利場》派來的女記者坐在他對面後,也不繞圈子,問話直接進入主題。

她指著巨大的宣傳海報問道,「電影的主旨就是『一個男孩和他愛車的故事』?」

「我和我的同事一起下了很大功夫,以保證電影的敘述立場確實是從孩子的視角出發。」雙臂放在椅子的扶手上。杜克的語速比較快,「不過我從一開始就加入了些軍事元素,把電影風格變得更硬朗,更激烈,更緊張。」

女記者低頭看了眼自己的筆記本,又問道,「你想過這部戲的目標觀眾會是哪些人么?」

「我曾以為這部電影會比較吸引小朋友以及二十來歲的年輕人。」

這番話杜克說的是拍攝時發生過的,「軍方派了些人來幫我們。第一天我在片場和他們合作。還有點不好意思……」

他比劃了個打招呼的手勢,「當時我對四十多位軍人說『大家好,我知道我要說的非常滑稽。不過,請你們想象這里站著一位40多英尺高的機器人,他要騰空而起,然後到那里降落。』他們馬上問『哪個機器人?紅蜘蛛還是威震天?』結果反倒是我被嚇了一跳——這些軍隊來的家伙怎么知道這個?那一瞬間我明白了,變形金剛影響的人群比我以前想的要廣泛很多。」

那位女記者指著海報上的擎天柱以及變形後的卡車,說道。「你改變了擎天柱的造型,很多變形金剛迷因此大怒。甚至有謠傳說你還接到了死亡威脅?」

「沒有,我只是收到了很多非常有趣的意見反饋。」

雖然確實有人郵寄過類似的東西到工作室。但杜克根本沒有放在心上,「他們說什么『該死,杜克?羅森伯格,你毀了我的童年夢想;杜克?羅森伯格,我要干掉你。』我多少理解他們的心情,你知道,人總是飽含憐愛和寵溺懷念自己的童年。」

說到這里,杜克不禁笑了起來,「說老實話,他們腦海里只有那部卡通片,很少人肯認真去想變形金剛實際看起來應該是怎樣,因為他們不願意拋棄童年回憶。」

「杜克,今年年初的時候,歐洲的幾名導演曾經抨擊你不思進取……」

看到時間差不多,女記者問出了一個敏感的問題,「他們抨擊你拍攝的根本不是電影,是在毀滅電影這門藝術。」

「我不這么覺得,我為我選擇的電影風格感到驕傲。」

年初的時候,媒體確實炒作過這次事件,但杜克忙於《變形金剛》後期制作,根本懶得回應,而且那幾個所謂的歐洲導演,未嘗不是通過這種方式炒作自己。

杜克認真的想了一下,又說道,「生活中我很樂天,攻擊我的人沒有真正了解我,他們認為我從事的不是藝術。比如,上午有一位好萊塢的外國記者來找我,她直接問我『你不打算轉向藝術電影發展嗎,拍些更有價值的東西?』」

他攤開手,「我說『你開玩笑吧?』我身後掛著的這幅擎天柱圖片,足足耗上了整整一組藝術家的精力,動作大片比起去法國南部拍攝低成本藝術電影難度要大太多。就像擎天柱,讓一個其實並不存在的物體看起來宛如有靈魂有智慧,這就是藝術的精髓。奇怪的是,很多人卻以為這是簡單把戲。」(未完待續)

ps:求月票和推薦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