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八十章 鋼絲們(2 / 2)

某個電影公社的社員在看完一個零點場後,還情不自禁的大呼——「太牛了!」「真好看!這大半夜的,值了!」

不過,熱點從來都伴隨著爭議,《變形金剛》也不例外。

這部影片的爭議主要來自兩方面,最為主要的一方面,是來自變形金剛粉絲之間的爭議。

杜克以近乎真實的設計和拍攝,將這些人心目中最愛的玩具和形象,搬上了大銀幕,影片中兩派機器人的表現,幾乎做到了現有電影技術的極限,毫不誇張的說,《變形金剛》體現了如今好萊塢乃至全世界最為先進的電影特效技術。

但這種技術帶來的是與動畫片截然不同的形象和畫面效果,不可避免的毀掉了一部分人美好的童年記憶。

於是,「你做得很爛,但我們還是愛你』的話就成為了這部分人對杜克用的最多的評論。

究竟是愛多一些,還是恨多一些,恐怕大多數鐵桿粉絲自己都說不清楚,他們所做的只有一件事,購票進入影院,看著兒時的伙伴在眼前以最為真實的方式變形……

然後,再購票,再進入影院,鋼絲們一遍遍看著電影,研究其中每一個慢動作,以弄清楚變形過程、打斗細節等等,然後樂在其中,樂此不彼,津津樂道,並且不停講給周圍的人聽,拉著自己的朋友家人一起進影院……

這也是《變形金剛》上映後,票房直線上漲的最大原因之一。

另一個爭論聲音相對小的多,因為爭論方只是小眾。

《變形金剛》自上映之日起,口碑便存在爭議,喜歡文藝向影片的人批評影片「沒有一句印象深刻的對白,人物形象蒼白無力,沒有靈魂」。

但是百分之九十以上的觀眾,都認為影片的動作效果和3d技術帶來的是超棒的視覺享受,並且高呼「影院不是課堂,誰在乎內涵和哲理」;盛贊此片為「天才之作,杜克用科技為影迷創造了一個嶄新的科幻世界」。

其實香港導演陳可欣接受采訪時的一句話,可以非常恰當的形容杜克的這部《變形金剛》——我一點都不喜歡這部影片,但無法否認它受歡迎的程度,《變形金剛》是一部真正的影迷電影。

對《變形金剛》發表評論的業內人士,不止他一人。

隨著影片放映時間增長,這邊圈內許多著名的電影人也受到火熱的觀影浪潮的影響,去影院觀看了《變形金剛》,有一些被記者抓到後,也簡單的說了下自己的看法。

「看完《變形金剛》最深的感受還是視覺上的沖擊,這部片子的故事雖然有點陳詞濫調,但技術上已做的相當完美,尤其是cgi技術只能讓我們望洋興嘆。」

這是來自某家報紙刊登的張二謀的看法,「昨日別的記者問我應該向《變形金剛》學習什么,我想想好像沒啥好學習的,因為我們和好萊塢技術上的差距太大了,有人總結是20年,對我而言快100年了,不過我們用的是同一種攝影機拍3d片,因此從3d角度而言《變形金剛》現在能做到的,我們中國電影還是可以學到的。」

面對采訪的記者,另一名導演鹿川則認為《變形金剛》是中國電影的一次完敗。

「看這部電影時,我覺得自己似乎回到了童年的時代,變成一個充滿幻想的小孩。杜克?羅森伯格讓我知道,我們差的不是技術,技術是可以拿來的;《變形金剛》突然讓我意識到,我們電影的情懷和簡單的美好距離有多遠;我們和觀眾想要看的距離有多遠;我們和炙熱的夢想距離有多遠;一直在扭曲陰暗扯淡的糾結的庸俗中奔走狂歡的我們,距離到真誠還有多遠!面對《變形金剛》巨大的成功,我們應該羞愧,這是我們中國電影人要集體目睹的、集體服氣的一次完敗。」

著名編劇寧財神看完電影第二天說出的話,就像他編劇的電視劇一樣,帶著些誇張。

「我都被震傻了,昨天半夜跟幾個導演和制片人看《變形金剛》,散場之後,氣氛詭異、沉默、沮喪,幾乎沒人聊電影,都被杜克?羅森伯格震傻了。」

上映的第三天,《變形金剛》在中國的熱度繼續攀升,輕輕松松就打破前一天的紀錄,以接近3900萬rmb的數字報收。

僅僅三天時間,這部影片的中國票房就超過了1億rmb,這也創造了中國電影市場新的最快破億紀錄。

不止是中國,在北美地區,《變形金剛》同樣火爆。(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