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三十五章 計劃和實施(2 / 2)

她看到斯嘉麗端著一個托盤順著樓梯走上甲板,又說道,「別忘了萊昂納多,他也可以幫忙。」

「他前幾天過來找我釣魚的時候,我已經跟他說過了。」

杜克站起來,接過斯嘉麗手里的托盤,將上面的飲料和水果放到了各人的座位前,斯嘉麗摘下一粒葡萄,扔進自己的嘴里,問道,「你們在說什么呢?」

「斯嘉麗?約翰遜小姐的奧斯卡最佳女主角攻略!」索菲亞?科波拉調侃道。

坐到杜克身邊,斯嘉麗說道,「還遠著呢,現在做籌劃是不是太早了。」

「這種事……」杜克將托盤放到身後的桌子上,返回身說道,「籌劃的越早,才越能制造有利於我們的形勢,到時把握才越大。」

奧斯卡沖獎可以說是一個很系統化的工程。

既然打定了主意要阻止某人獲獎,杜克肯定要制定周密的計劃去實施。

在太平洋上轉了兩天,杜克乘坐直升飛機離開游艇,獨自一人飛回了洛杉磯,他要參加《飛屋環游記》在北美的首映式。

這部動畫長片的首映式放在了好萊塢中國大劇院,而不是此前皮克斯工作室為《料理鼠王》和《機器人瓦力》舉辦首映式的洛杉磯圓頂大劇院。

更換劇院,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也代表著皮克斯工作室結束了以《機器人瓦力》為代表的高冷路線,重新回歸商業主流。

多年來在洛杉磯有個不成文的規定,只要在好萊塢中國大劇院放映的影片,都不會在洛杉磯圓頂劇院放映。

好萊塢中國大劇院一向是商業片的代名詞,而洛杉磯圓頂劇院則以放映獨立影片和偏文藝向的影片而著稱,兩者涇渭分明。

無論是杜克,還是華納,也都樂於看到這種局面,他們吞掉皮克斯工作室,可不是為了讓他們制作沖獎類型的片子,皮克斯工作室在好萊塢受到矚目,也不是因為《機器人瓦力》,而是它的動畫電影能從票房到周邊創造出巨額的收入。

如果皮克斯工作室演變成只能制作類似《機器人瓦力》這樣影片的工作室,對杜克和華納沒有任何意義。

從個人觀感來說,杜克喜歡《機器人瓦力》遠遠超過《汽車總動員》,但從實際需要來說,他希望皮克斯工作室能出現更多的《汽車總動員》。

這是生意,根本不可能以個人觀感作為評判的標准。

這是一部探險題材的喜劇,主角由兩個人組成,一個上了年紀的老頭子和一個精力無窮的小孩。

他們經歷了很多事情之後成為了朋友,由於性格上的差異,他們會時常斗嘴,他們會一邊爭吵一邊冒險,這個故事帶給觀眾的是歡笑,在輕松之余,觀眾也可以感受到影片所傳遞給觀眾的一些信息,例如勇氣,或者是美好的回憶是多么的珍貴。

《飛屋環游記》完全放棄了高冷路線,里面有孩子也有老人,有代溝也有融合,有夢想也有失落。

其實它的結構並不復雜,兩個主人公從對立到融合是電影中慣用的伎倆,而3d技術讓這部動畫片畫面更好看,就是這些簡單元素的包裝組合最終卻呈現出了一部不簡單的電影。

在放映的八十四分鍾里,有淚有笑的冒險旅程不僅逗笑了孩子,也惹哭了陪著孩子的大人。

這電影里有成年人的童年。

《飛屋環游記》首周末三天就拿到了近7000萬美元的北美票房,不到二十天的時間里,在北美狂收2億3000萬美元,在最近幾年的動畫電影中,絕對是最出色的斂財機器之一。

這部影片也讓皮克斯工作室擺脫了之前叫好不叫座的低谷,影片在大眾中的受歡迎程度,也可以保證賣出更多的周邊。

對於杜克和華納來說,這就是皮克斯工作室最大的作用。

就像皮克斯工作室最早期的發展那樣,他們創造了各種技術,卻還是丑小鴨,直到《玩具總動員》拿走1995年北美票房年度冠軍,才成為眾人眼中的白天鵝。

一個不能盈利的皮克斯工作室,根本無法引起好萊塢的關注。

與此同時,《狂暴之路》的放映漸漸接近了尾段,即便是杜克這個導演,也不得不承認,這樣一部r級片雖然獲得媒體和觀眾一致好評,但院線放映壽命遠遠比不上那些大熱的pg級或者pg-13級影片。

《狂暴之路》的北美票房如今達到2億56萬美元,院線市場潛力已經消耗的所剩無幾,剩余的放映也只是例行公事的收割最後剩余不多的觀眾人群。

全球市場方面,影片的海外和北美票房相加突破6億美元大關,高達6億2155萬美元。

只是海外市場與北美面臨相同的局面,想要再有爆發式的票房增長已然沒有可能。

杜克的精力也離開了《狂暴之路》,准備開始籌備新片《盜夢空間》。(未完待續。)

ps:求和推薦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