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七十一章 質的改變(2 / 2)

毫無疑問。在所有的受益者中,杜克和華納兄弟才是這個系列最大的獲益方。

《哈利波特》電影除去為小說的原作者與幾位主演帶去豐厚的收入之外,也讓杜克和時代華納公司賺得盆滿盅滿。

截止到去年年底,系列前六部的dvd發行和錄象帶出租收入約為49億美元,電視播映方面的收入為18億美元,前六部《哈利波特的》dvd單是在北美地區的銷量就超過8000萬套,是新世紀之後最暢銷的系列電影dvd之一。

《哈利波特》系列的電子游戲,由美國著名的ea公司得到版權,在全球賣出了4200萬套正版游戲,游戲公司在這個項目上的收益達到了19億美元。

還有,美泰、樂高與孩之寶就分別以上億美元的價格,買到了制作鉛筆盒和魔法帽的制作權,從華納正規渠道獲得商標注冊權的企業,僅周邊產品的累計收入就達到了170億美元。

僅僅這些周邊的授權,杜克和華納就能抽取到巨額的收入。

這個系列發展到現在,如今已經擁有出版、電影、dvd、錄像帶、飲料、玩具、文具、游戲、服裝等成千上萬種特許經營商品,同時還包括主題公園,以及英格蘭的哈利?波特旅游業,《哈利波特》早已成為一個橫跨多個領域的巨型產業鏈,帶動經濟規模達2000億美元,

不管世人怎么評價,都無法改變這是有史以來最為成功的系列書籍,而且僅次於《聖經》和另一本特殊的作品, 《哈利波特》系列小說的銷量也穩居世界第三。

「羅森伯格導演……」

「羅森伯格導演……」

合過影之後,那三位小演員特地跑過來跟杜克打了招呼,其實他們也不傻,知道哈利波特系列帶來的福利即將結束,負面影響馬上就要開始,如果能搭上杜克的劇組,或許未來的轉型能順利一些。

杜克跟三個人一一握了握手,卻沒有多說什么,艾瑪?沃特森們對他已經沒有了價值,而且他們想要轉型,難度簡直是史詩級別的,最少他是想不到什么好辦法。

艾瑪?沃特森會稍好一些,首先她有時尚大帝卡爾?拉格斐的力捧;其次演技確實差,天賦也極其有限,卻總能當個花瓶,憑借多年積累的粉絲和人氣,總能在好萊塢混個不上不下的位置。

另外兩個就難了,尤其是那位哈利波特,對於任何商業片來說,都是超級毒葯般的存在,唯一合適的路,就是去獨立電影圈慢慢打熬,說不准十多年之後,能洗掉哈利波特的印記。

走進影院,杜克沒有去放映廳,而是與羅賓?格蘭德、傑米?約翰遜以及道格?沃爾特直接進了一間休息室,四個人交換了彼此的意見,再次統一了當初制定的策略,繼續重視喬安娜?羅琳,榨取艾瑪?沃特森們的剩余價值。

「哈利波特工作室是財務單獨核算,自負盈虧的獨立公司……」

出休息室之前,道格?沃爾特又說道,「無論是按照英國的法律,還是美國的法律,我們都是完全合法的。」

這涉及到上億美元的利潤,其中還會關系到華納兄弟乃至時代華納的股價,杜克這些人肯定會做出對己方最為有利的選擇。

出了休息室,四人來到放映大廳,杜克坐在相對靠前的位置,他來的時間正好,影片剛剛開始放映。

坦白地講,杜克曾經想把大衛?耶茨換掉,他制作的《哈利波特與鳳凰社》絕對是系列中最差的作品,好在既有喬安娜?羅琳的力保,杜克又有曾經的一些記憶,還是將系列的終章交到了他的手上。

大衛?耶茨做的也相當出色。

這部最終篇章最為成功的地方在 它克服了文字的局限與不足,喬安娜?羅琳對於最終大戰的刻畫並不是非常成功,文字和敘述都有些凌亂,但大衛?耶茨成功將其轉換成了慘烈宏大的畫面。

完結篇主要圍繞魂器和哈利?波特與伏地魔之間的終極大戰展開,影片中加大了動作戲的部分,全片幾乎每十分鍾就有一場精彩的打斗場面,再加上鐵三角古靈閣逃生、霍格沃茨大戰、終極對決等大場面,更是讓觀眾目不暇接,稱為「魔幻戰爭史詩片」一點都不為過。

羅琳的書中對終極大戰的描述很混亂,而電影就拍得很有條理。

特別是伏地魔率領食死徒、巨型蜘蛛、巨怪向學校發起猛攻,麥格教授等人誓死保衛學校,並首次使用「石墩出動」的咒語,召喚出幾百年來一直守衛在城堡上的石頭武士,場面恢弘十分震撼。

而且導演大衛?耶茨為了營造壯闊的戰爭效果,專門建造了峭壁和庭院這些原著中沒有的場景。

這部電影比起上一集《哈利波特與死亡聖器上》,有了質的改變。(未完待續。)

ps:求月票和推薦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