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九十四章 奧斯卡效應(2 / 2)

對於奧斯卡失利,萊昂納多確實很豁達。也不介意朋友拿這種事來開玩笑,剛剛的時候。他甚至自嘲五十歲之前是不會獲獎的。

奧斯卡之夜的派對還在繼續,通常情況下會持續一整晚的時間,不過杜克沒有多待,在午夜之前就離開比佛利山庄,回到了馬里布的家中。

奧斯卡頒獎典禮已經結束,屬於媒體的時刻卻遠沒有到落幕的時候,從頒獎典禮落下帷幕的那刻起,各種解讀、報道以及鳴不平的言論,就像是洶涌的海潮一般此起彼伏,到第二天時達到了一個高峰。

這是媒體每年例行的活動,哪怕是之前他們預測的大熱門大獲全勝,媒體依然有話要說,依然會為那些失意的人或者影片鳴不平,因為只有這樣,才能引起公眾的關注。

事實上,沒幾家媒體在意贏家為什么會應,輸家為什么會輸,他們要的只是關注度。

就像1995年的奧斯卡頒獎典禮,《阿甘正傳》大獲全勝可謂眾望所歸,只要腦袋沒問題的人都清楚,這才是奧斯卡和好萊塢的正常情況,但媒體依然為另一部影片鳴不平,他們真的是看好那部影片?

這樣做只不過是為了吸引眼球而已。

第八十三屆奧斯卡結束之後,為大衛?芬奇鳴不平的聲音成為了媒體的主流,可惜業內人士都清楚,大衛?芬奇的風格本身就不是學院喜歡的類型,加上從來不積極參與公關活動,想要拿到奧斯卡最佳導演基本是妄想。

這些聲音再多,也改變不了學院不喜歡大衛?芬奇的事實,也改變不了未來大衛?芬奇想獲獎依然艱難無比的情況。

「就像學院所提倡的那樣……」

馬里布的海灘上,杜克坐在小碼頭的棧橋上面,將手里的魚餌關在魚鉤上,說道,「公關是所謂自由競爭意志的體現,如果本身連競爭奧斯卡的意願都不表達,那幫老頭子也不會選擇你。」

「你好像很有心得啊?」

斯嘉麗提起自己的魚竿,看了魚鉤一眼後,又扔回到海里,「干脆開一家專門針對頒獎季的公關公司好了。」

「親愛的,」杜克把自己的魚鉤拋到了海里,「如果你願意擔任首席執行官的話,我可以投資這樣一家公司。」

「我?」斯嘉麗指了指自己,連忙搖頭,「上個頒獎季,接連不斷的出席那些活動,我都快發瘋了,要是每年都這么做,我一定會瘋掉的!」

通告、派對、拉片會……這些頒獎季的例行活動,確實很累人。

海風輕輕的吹過,二月份的洛杉磯地區算不上炎熱,斯嘉麗挪動身體,稍稍靠近杜克一些,倚靠在了他身上,望著波光嶙峋的海面,似乎在走神。

「想什么呢?」杜克看著她問道。

「沒什么。」斯嘉麗回過神來,說道,「教母又回紐約了,也不肯在這里多陪我們一段時間。」

杜克輕輕拍了拍斯嘉麗的後背,「媽媽放不下聖菲亞。」

斯嘉麗輕輕點了點頭。

這家廣告公司雖然受到了經濟危機的影響,但很快就擺脫了頹勢,最近一年來的業務增長迅速,又恢復到了過往最繁盛的階段,就像前幾年一樣,莉亞夫人又開始了忙碌。

杜克也看明白了,母親是不可能閑下來的,而且很多忙碌的人閑下來,總是會出各種各樣意想不到的狀況,如今母親不再事事親為,在幾名職業經理人的協助下打理聖菲亞,也未嘗不是一件好事。

就像是他自己,如果就此退休,也可以舒舒服服的過完後半生,但杜克從來就沒這么打算過,整天無所事事肯定會讓他郁悶死。

這個世界或許有人會喜歡那種休閑的生活,卻不適合每一個人,特別是他。

所以,杜克不會停下自己的腳步,依然會堅定的走下去。

奧斯卡雖然越來越小眾,但誰也無法否認它的影響力,尤其是獲得重量級獎項的影片,總能在市場上賺得盆滿缽滿,否則韋恩斯坦影業也不會每年耗費如此大的力氣去公關,像哈維?韋恩斯坦這種人,對於商業利潤的追求遠遠超過藝術。

或許說韋恩斯坦兄弟根本就沒有藝術追求更為恰當一些。

從奧斯卡頒獎典禮上收獲八個小金人,其中還有最佳導演和最佳女主角,《地心引力》理所當然的能享受到奧斯卡紅利。

在頒獎典禮落下帷幕的第二天,這部影片在北美的放映院線數從原本的800多家擴充到了近2000家,一直滑落的票房也上演了逆跌的好戲,在短短一周的時間里,單日票房從原來的50萬美元直接翻倍到了200萬美元,在奧斯卡紅利效應最強的七天中,從北美豪取1700多萬美元,從而將北美票房推過了3億5000萬美元大關。

不過,奧斯卡效應在海外的作用要稍差一些,海外票房並沒有出現爆炸式的增長。

截止到二月底,《地心引力》北美票房累計達到3億5621萬美元,全球票房沖破8億美元大關,高達8億1124萬美元。

奧斯卡效應也讓《地心引力》爆發出了最後的潛力,雖然影片在北美和海外還會持續放映還長的時間,但票房增加速度已然變得異常緩慢,只能依靠時間慢慢累積。

隨著一個短暫的假期開始,杜克的精力也更多的投入到了電影以外。(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