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二十八章 幫助中國電影的誠意(2 / 2)

「還有,盜版猖獗,正版利益被蠶食導致利潤點大幅度下降。」

王氏兄弟明顯對於這方面有過研究,「近年來,不少國內生產商以正版產品為原型,在電影檔期中快速生產盜版衍生品,並依靠批發市場和網絡等渠道投放出貨,並已形成完整的盜版產業鏈。盜版產品壓縮了正版產品的盈利空間,侵占了大量的市場份額,導致正版經營者競爭壓力加大,還產生逆向擠出效應,制約中國剛剛起步的電影衍生品市場發展壯大。對於盜版產品的治理,亟待相應的政策支持。」

說到最後,很多人的目光都從座山雕那邊掃了過去。

雖然不是主管版權方面的官員,但座山雕再怎么說也是在座的唯一一位官方人士。

跟那些總是神秘莫測的大人物不同,座山雕浸淫在這個行業數十年,同樣也希望中國電影能發展起來。

他輕咳了一聲,說道,「衍生品開發意識和能力不夠,這點是國內所有電影人當前所面對最重要的難題。」

這話一出,很多人又看向了姜小軍,姜小軍只能露出幾分苦笑。

去年一部《讓子彈飛》讓他「站著就把錢賺了」一回,而被眾人所羨慕,其實姜小軍自己明白,沒有賺到的錢也有很多,最重要的就是電影衍生品的開發這一塊。

衍生品的開發需要有深入人心的原型及富有遠見的衍生品市場開發人員,國內電影很多只有發行權,沒有原授權,因此不具備開發衍生品的條件;或者是有授權,但沒有開發衍生品的意識;或者是有了開發的意識,卻沒有獨立開發的能力……

既然是一個電影論壇,只要不涉及到商業機密以及自身的利益,杜克還是會說幾句的,即便他數十年前就搞清楚了所謂『立場』和『身份』之類的問題,但內心有所傾向,卻也是無法避免的。

「眼下,中國傳統的電影衍生產品大都低端、初級,還上不了台面。」

這話雖然不好聽,但以杜克的性格以及這些年的工作生活方式,也沒有拐彎抹角。

當然,他根本不會提所謂創新和創意之類的事情,只要對電影產業稍有了解的人都清楚,創新和創意從來都不是這個產業發展的根本。

而且好點子被拍成爛片的例子實在是太多了,多到數不勝數。

一個國家的電影業想要真正發展起來,產業化是必然要走的一條路。

「中國影片首先要過質量關、建立品牌,系列化後建立自己的文化影響力。」

沉默了幾秒,杜克又對著話筒說道,「摒棄臨時開發、貼牌生產以及賺快錢的想法,充分去研究市場,開發與影片相應年齡層次觀眾喜歡的東西。再者,明晰版權歸屬、建立衍生品固定的網絡和銷售渠道;建立專門的消費產品公司,將不同的價格定位涵蓋消費的各個層面,最重要的是要用一段時間耐心的培養觀眾消費衍生品的習慣。」

「電影應該是一個產業鏈,我們通常在影院看到的作品只是這個產業鏈的火車頭」,

姜小軍、葛光頭以及張國師等人都在點頭,在他們聽來,杜克的這些不怎么中聽的話,遠比那些跑來中國對中國電影大加贊揚的好萊塢導演更加真誠。

是的,他們能從杜克的話中感覺到他對中國電影的了解,以及幫助中國電影的誠意。

這股誠意很有限,但對這樣一個老外來說,已經很難得了。

「目前人們對電影的關注點大多還集中在票房上,比較忽略電影衍生產品的開發利用這個重要階段,而這恰恰是現代與傳統電影產業的重要區別。據我所知,目前中國缺乏專業授權公司,也沒有行業規范,所以,導致中國的電影衍生品市場一直是一座未開發的礦床。」

杜克的話一直沒有停,「在好萊塢,衍生品的收入高達電影總收入的百分之七十,遠遠高於電影票房,而根據我的了解,貴國電影收入的百分之九十五以上都來自國內票房和植入式廣告,很多電影的衍生品收入竟然是零。」

說到這里,杜克列舉一了些真實的數據,以便讓這些人更直觀的了解到衍生品對於電影產業的巨大影響。

「比如《星球大戰》三部曲全部票房收入為18億美元,其衍生品入賬卻超過200億美元。」

杜克的語速不算快,說出的中文也有些生硬,卻不妨礙他成為會場中最吸引人目光的一個,「迪士尼的動畫電影《獅子王》前期投資僅8000萬美元,收獲了8億美元票房,衍生品收入卻高達30億美元,有人甚至戲稱,《獅子王》迪士尼造出的印鈔機。」(未完待續。)

ps:求月票和推薦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