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四十四章 杜克語錄(2 / 2)

回憶著看過的角色劇本,蓋爾?加朵邊思考邊說道,「我認為貓女的人生觀和道德觀都是灰色的,正是這種灰色的人生道德觀,讓蝙蝠俠頗有感觸。從一個相對詭異的角度看,貓女的氣場恰恰與蝙蝠俠的氣場想對應,兩人之間微妙但又恰到好處的實現了氣場調和,賽琳娜?凱爾總是似有若無的嘲弄蝙蝠俠,激起了兩人間的某種情愫,就蝙蝠俠本身暗沉的性格特征而言,貓女與他之間的互動是一抹亮色,帶走了不少令人壓抑、消沉的氣氛。」

「不錯。」杜克頗為認可的點了點頭,「有問題可以隨時來問我。」

雖然不怎么喜歡蓋爾?加朵的為人,但杜克在工作中不會區別對待。

還有一個重要的角色就是貝恩了,不過道恩?強森才通過試鏡,還沒有正式簽下演員合同,自然拿不到完整的角色劇本,杜克也不著急。

貝恩雖然沒有貓女那么廣為人知,但由於貝恩對蝙蝠俠做出的種種令人發指的惡行,讓他在所有漫畫版蝙蝠俠迷的心目中,成為一名聲名狼藉的人物,他無論是體型上還是心理上,都會給蝙蝠俠造成最大限度的威脅。

這個人物還有一個顯著的特點,那就是塑造聲音和形體上巨大的反差。

用杜克的話來說,就是貝恩能說會道,卻有著大猩猩般的體格,所以除了表現出他優良的口才外,他整個的形象還是頗為威武偉岸的。

再就是老管家阿爾弗雷德了,他會在影片中說出一個殘忍的真相,哥譚市現在除了傷痛和災難外,沒有給布魯斯?韋恩帶來任何東西。

從某些方面看,阿爾弗雷德的觀點是正確的,對於觀眾來說,阿爾弗雷德就是站在觀眾的角度看問題的,他就是觀眾代表,觀眾代言人。

他不象有些人那么堅強不屈,他的反應是任何一個正常人身處這樣的境遇都會有的反應。

在杜克籌備影片的同時,如同以往一樣,華納兄弟的宣傳營銷工作已經走在了前面,由於現在不適合透露太多關於影片和角色的內容,華納兄弟將宣傳的重點放在了杜克這個導演的身上,經過這些年的市場證明,他們也見到了「杜克吹」們的龐大和市場消費能力。

在華納兄弟和帕尼?凱利斯的聯合策動下,杜克過往說出的一些話,被整理成為「杜克?羅森伯格」語錄,放在了互聯網上面,特別是在即時分享上面,普一出現就成為眾人爭相轉發的對象。

這份「杜克語錄」,也確實代表了杜克的一些真實想法。

「我寧可去拍一部有1000個人熱切需求的影片,也不願意拍一部只有十個人認為格調很高的電影。」

「現在多數的漫畫作品都像軟色情刊物一樣,我還是懷念那些傳統的講故事的方式。知道我還懷念什么嗎?超能力。現在為什么每個人都可以把身體里的離子分子變來變去,好像一道閃電劈下來所有人就都能變成奇異博士了。現在漫畫里的姑娘也穿得越來越少,看起來都像做了隆胸。我知道我聽起來就像個頑固的老人家,但這是真的。」

「我拍電影,是為了自己狂熱粉絲的那一面;我拍電影,是為了給自己力量;我拍電影,是為了體驗角色的人生;我拍電影,是為了去探索平時會令我害怕的事物;我拍電影,是為了去做所有影迷看到故事時都幻想去做的事情。」

「我喜歡魔幻片,喜歡動作片,喜歡科幻片,生活中不會真實發生的事情我都很感興趣,因為它們是真實生活的一種注解,但歸根到底,我最感興趣的還是電影能帶來的冒險和刺激。」

「每次拍死一個人,我都覺得很提神,很輕松愉快。大家不要叫我『角色殺手』,莎士比亞干這種事干得比我多多了。」

「我原本以為我來到這個地球上就是為了拍電影而存在的,但是就在同一年,我看到了《星球大戰》,之後我就明白,哦,原來我要做的事喬治?盧卡斯都已經做完了,原來我來到地球上什么意義都沒有,等死就行了,直到很多年之後,我才鼓足勇氣,真正踏入電影圈。」

「這個時代是混沌無序的,我所創作的一切,都是希望觀眾能看到人類是如何在這樣的時代里掙扎著、斗爭著,去過上體面的高尚的生活。這是很艱難的過程,我們經常失敗,但我們從不放棄。對我而言,這就是我會一直堅持傳達的最重要的信息。」

「過去的這兩年我承受了無比巨大的壓力,就像原本我是畫素描的,現在卻讓我去畫油畫,而且每一個決定上都懸著上億美元,有時候真想把這一切都忘了。」

「不管人們再怎么說留懸念的好處,在我的電影里,我希望一切都是一個完整的體驗。如果我給你挖了一個坑就不管了。」(未完待續。)

ps:求月票和推薦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