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六十六章 非常圓滿的結束(2 / 2)

還有那顆被制造出來的核彈,它被貝恩藏匿在了數量車中,並且派遣親信部下看守,而核彈的控制器已經交到了打入韋恩集團內部的米蘭達?塔特手上。

信念是什么?這是一種無法具體解釋,卻又實際存在的東西。

哥譚的市民不缺乏信念,哥譚也不缺乏有信念的警察和民眾,所以他們聯合起來反抗貝恩集團的暴政。

哈莉?奎因也有自己的信念。

「你認為貝恩這樣的怪物配得上哥譚這座城市嗎?」

面對賽琳娜?凱爾,哈莉?奎因近乎狂熱的說道,「有人曾經說過,這座城市配得上一個更有品味的罪犯,貝恩絕不在這個行列當中!」

相比於這些人,賽琳娜?凱爾的信念無疑要弱一些,她與貝恩合作,又同情蝙蝠俠,更像是個搖擺人。

看到自己的城市行將毀滅,布魯斯?韋恩的信念得到了加強,他被監獄中的人治好雙腿,在離核彈爆炸還有半年的時間里,積極鍛煉身體,重新恢復搏擊訓練,他要爬出這座地下牢籠,將自己的城市從貝恩的暴政中解放出來。

信念無法讓一個脊柱骨折的人恢復,卻能在一個雙腿骨折的人身上發揮巨大的作用,布魯斯?韋恩爬出牢籠,重新回到了哥譚市,並且說動貓女投向己方陣營。

哥譚市的大部分警察都被封死在下水道中,杜克直接讓大部分走向死亡,就算是救出來的少數,經過半年的挨餓和暗無天日的折磨,也根本不可能有戰斗力。

這不是超能力滿天飛的科幻片,而是用寫實風格拍攝的超級英雄電影。

能與貝恩集團對抗的,只是少數在城市中幸存的警察,蝙蝠俠不可能一人對付那么多暴徒,於是被暴政殘酷壓制的民眾站了出來,他們參與到這場革命當中,推翻貝恩集團的統治,拯救自己的城市。

自己的家園由自己來拯救,這無疑很能拔高影片的格調。

而且杜克是拍攝動作戲的專家級導演,也是開創了好萊塢一個動作片時代的人物,當然不會犯下曾經那部影片為了達到想要的效果,卻丟掉人的基本邏輯的錯誤做法。

想想吧,手持自動火力的暴徒,面對一圈赤手空拳的人的沖鋒,不是躲在掩體後面射擊,反而沖過去肉搏,只能說這群暴徒在監獄里面被關的腦袋出了問題。

於是,尋找到合適的武器裝備,成為了決戰前的迫切任務之一。

小丑女哈莉?奎因痛恨蝙蝠俠,但同樣不喜歡沒品位的罪犯貝恩,加上她在這座城市中成長,沒有徹底瘋狂前也對哥譚有感情,與賽琳娜?凱爾還有點交情,在關鍵時刻向眾人透漏了小丑藏匿武器的地點,這些武器不算特別多,卻能將剩余的警察武裝起來。

一場戰爭就此爆發,哥譚市剩余的警察向貝恩集團發動攻擊,想要拯救家園的民眾跟在了後面,在火力的掩護下,解救城市的團隊和暴徒團隊終於漸漸接近,一場街頭大混戰不可避免的爆發了。

蝙蝠俠再次對抗毀滅者貝恩,並且找到了貝恩的弱點——面罩。

然而,關鍵時刻米蘭達?塔特顯示出了自己的真面目,從背後捅了蝙蝠俠一刀,就在她離開貝恩重新站起的關鍵時刻,貓女趕過來用蝙蝠摩托撞倒了貝恩,小丑女則用球棒打爆了貝恩的腦袋,結果了這個她認為配不上這座城市的罪犯的性命。

小丑女消失,蝙蝠俠去拯救核彈,最後蝙蝠機攜帶核彈在海上爆炸,重新恢復平靜的哥譚市也為蝙蝠俠豎立了雕像。

布魯斯?韋恩死了嗎?這是觀眾看到這里最大的疑問,很多人都記得,杜克說過要給布魯斯?韋恩一個光明的結局。

死亡,對於布魯斯?韋恩來說肯定是種解脫,他也能放下沉重的心理負擔,但這絕對不是光明的結束。

毫無疑問,布魯斯?韋恩肯定還活著,即便曾經的那部電影,有很多人解讀布魯斯?韋恩肯定死了,實際上他也肯定活著。

其實道理很簡單,華納兄弟決不允許導演在影片中殺死蝙蝠俠和布魯斯?韋恩,漫畫可以胡來,電影的影響力遠超漫畫,殺死蝙蝠俠的後果相當嚴重,甚至會影響到這個系列電影以後的發展。

華納兄弟會讓一部《黑暗騎士崛起》徹底終結蝙蝠俠系列嗎?

這根本不可能。

影片結尾,阿爾弗雷德確認布魯斯?韋恩還活著,與貓女賽琳娜?凱爾走到了一起,同時不再做蝙蝠俠,這是他一直希望韋恩能夠擁有的人生,對於阿爾弗雷德而言,是非常圓滿的結束。(未完待續。)

ps:求月票和推薦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