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九十七章 黑白之爭(2 / 2)

即便是她也知道,黑人在北美和好萊塢的地位要高於華裔和拉丁裔,在丹尼爾?吳和奧斯卡?伊薩克成為劇組主演的前提下,抨擊杜克?羅森伯格和他的項目涉嫌種族歧視,根本就不可能。

但克里斯汀還是不甘,奧斯卡應該有黑人的一份,好萊塢的超級大項目也應該有黑人的一份,如果其中沒有黑人,那就是歧視!

她還想開口,話筒卻被人及時收走了。

杜克不會給人留下話柄,特別是今年的奧斯卡提名名單中所有的表演獎項、導演獎項和劇本獎項都是全白,再一次引發黑人的抗議的情況下,更不會留給黑人制造話題的機會。

「黛西?雷德利、丹尼爾?吳和奧斯卡?伊薩克成為影片的主演,是因為他們的努力,而不是膚色!」

相比於剛才,杜克完全是在睜眼說瞎話,偏偏沒有人能反駁,「他們的天賦和努力,都配得上他們簽下的演員合約,如果我和劇組不選擇試鏡中表現最出色的他們,而是黑人演員的話,請問這可不可以理解為對他們的不公平和種族歧視?」

克里斯汀緊緊抿住了嘴巴,經過這段時間的緩沖,她漸漸擺脫了深植在心中的玻璃心狀態,看著丹爾尼?吳和奧斯卡?伊薩克,知道有這兩個人的存在,所謂種族歧視的嫌疑根本就不可能存在。

杜克的話開始變得強硬,「我選擇演員,是因為他們的努力和演技,而不是其他!如果一個演員是黑人或者白人,他就該獲得我的影片的角色,那才是真正的歧視,也是違背我們一直在提倡的公正、平等和自由。」

說完這些,杜克將話筒交給羅賓?格蘭德,不再回答任何問題。

丹爾尼?吳和奧斯卡?伊薩克忽然拍響了自己的手掌,似乎杜克的話完全說到了他們的心中,接著新聞廳里更多的人拍響了手掌,尤其是是那些白人、亞裔和拉丁裔記者,將手掌拍的震天響,似乎是在用這種方式回擊最近一個多月來上串下跳的黑人記者。

自從這屆奧斯卡提名名單公布,黑人沒有獲得任何重量級提名以來,他們實在是受夠了這些人的抗議和玻璃心以及被害妄想症。

因為新聞發布會上遇到的相關問題的關系,杜克隨後還特意關注了下關於這屆奧斯卡的爭議。

距離今年奧斯卡頒獎禮剩下不到半個月,入圍名單公布後掀開的爭論卻仍在升級,由於《地心引力》早就被杜克拍了出來,過去的一年絕對是北美電影圈頒獎季的小年,奧斯卡的候選名單是「合格以上,良好未滿」的電影撐場面,然而這乏善可陳的年度總結再次引發了一場 「好萊塢真理問題大討論」。

在最佳女配角、最佳男配角、最佳女主角、最佳男主角、最佳導演、最佳改編劇本和最佳原創劇本這些重量級的個人提名中,沒有一個是黑人。

在黑人群體的玻璃心和前些年被奧斯卡慣出的不獲得提名就是種族歧視的毛病下,這種情況會引發黑人演員和黑人組織什么樣的反應可想而知。

不過,杜克在新聞發布會上的一番話,使得黑人的抗議聲音弱了下去,畢竟獲得這些獎項提名的還有拉丁裔或者亞裔,只是讓杜克沒想到的是,相關的抗議或者討論並沒有就此結束,反而朝著更為深入的方向發展了下去。

很快,社交網站上出現了一個針對性十足的標簽——過分白色的奧斯卡。

原本的「黑白之爭」飛快的演變成好萊塢內部各種「弱勢」聲音聲討的浪潮,拉丁裔和亞裔的電影工作者控訴,被臉譜化、邊緣化的幾乎包括了全部的有色人種和少數族裔;非異性戀的導演和演員們為遭受的忽視而憤然不平;最後,這個行業里的女人們也怒了:在談論包容和多樣這些形容詞時,能先實現男女同工同酬么?敢不敢讓更多的女人進入決策層?

膚色挑起的爭議升級成一場滲透了全行業的平權運動,爭吵從北美吵到歐洲,以至於奧巴馬和希拉里先後出面表態,奧巴馬大而化之地說些政治正確的話,諸如「種族和性別不該成為職業的邊界」,希拉里則犀利些:「吵成這樣是小題大做,但奧斯卡評委會也該考慮與時俱進了,別總把女人和少數族裔攔在外面。」

但像杜克這些圈中的資深人物其實很清楚,不但奧斯卡評選是單調的,整個好萊塢也是這么單調,好萊塢不可能實現多樣化,除非壟斷決策層的中老年白人男性能退場。

有心人不難發現,少數族裔不僅在評獎進程中被壓制,他們在銀幕上就是邊緣的,沉默的,很難走到鏡頭正前方發出自己的聲音。

通常情況下,他們扮演的角色不外乎通靈的神婆,保姆,女主角身邊咋呼的閨蜜,不解風情的宅男,為富不仁的阿拉伯酋長,惡棍,恐怖分子,成事不足的小跟班,肌肉男,以及忠誠寬厚的仆從或副手,最後算是最體面的一種戲份。

整個好萊塢的主流審美可以說是又白又直。(未完待續。)

ps:求月票和推薦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