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九十九章 路人市場(2 / 2)

如何能夠吸引中國電影市場的新觀眾,是《星球大戰:原力覺醒》中國推廣的重要工作。

曾經的那部《星球大戰:原力覺醒》宣傳推廣計劃的失敗,教訓不可謂不深刻。

當然,這也有很多客觀的原因。

比如中國觀眾沒有在正確的時間與星戰相遇。

1977年,《星球大戰》的上映讓美國萬人空巷,那一年中國才剛剛結束一段為期十年的特殊時期,那十年里大多數中國人民頂多在打谷場上拉起的大幕上看過幾遍「八個樣板戲」,《星球大戰》三部曲從未有機會在中國上映。

有些事,錯過就錯過了,在另一個時間遇見也不會來電。

為此,杜克讓盧卡斯影業也做出了針對性的策略,對中國的電視台和視頻網站進行一定時期的《星球大戰》六部曲免費播放授權,以提高他們與中國觀眾見面的機會。

電影是衍生品的基礎,《星球大戰》在中國的粉絲不算多,也就沒太多人會關心什么「星戰宇宙」了,沒有「星戰宇宙」怎么在電影空窗期培養新的星戰粉絲呢?最終這變成了雞不生蛋,蛋也不孵雞的問題。

中國電影衍生品市場極度匱乏也是一個重要原因。

《星球大戰前傳》在中國上映時,這邊的影院很多還沒有衍生品銷售的業務,甚至沒有正版授權衍生品的進貨渠道,偶爾有影院想開展這方面的業務,還要派人去香港采購,而且采購量也很小,影院可受不了庫存積壓。

錯過了最佳觀影時間,也沒有衍生產品的培育,《星球大戰:原力覺醒》將要在中國面對的實際上是一個近乎路人市場,「回憶」中國觀眾沒有、「神話」中國觀眾不缺、「流行文化」在中國頂多算剛剛冒頭而已,這些牢牢拴住美國觀眾的元素在中國根本無從談起。

這些都是客觀存在的原因,但曾經的《星球大戰:原力覺醒》在中國宣傳最為失敗的一點,就是沒有引起『小鎮青年』的關注。

中國電影市場發展到現在,即便是遠在太平洋對岸的杜克也不得不承認,一部電影想在中國有10億級甚至更多的票房,它必須受到「小鎮青年」的認可。

可惜,在沒有吸引眼球的針對性宣傳策略的情況下,「小鎮青年」壓根就不怎么喜歡好萊塢大片,接地氣的國產喜劇才是他們的心頭好。

就算他們有時選擇好萊塢大片,注重的也多是其快餐式娛樂功能,感官刺激是首要追求。所以《鋼鐵俠》、《復仇者聯盟》、《變形金剛》等大打視效牌,充斥著各種打斗、爆炸場面的電影更受小鎮青年歡迎。

曾經的《星球大戰:原力覺醒》也有這方面的元素,但分量明顯不夠,跟「小鎮青年們」說「戰勝你的恐懼吧,不然你將陷入原力的黑暗面」,他們多半會還電影一個白眼。

在杜克看來,《星球大戰》就像美國的《西游記》一樣,中國觀眾沒那么熱情也正常,不過他很清楚,在這個世界上,幾乎所有很美好的東西,只要有了足夠的了解就會懂得怎么去欣賞。

或許這一部《星球大戰:原力覺醒》不會像杜克預期的那樣在中國市場徹底爆發,但他和盧卡斯影業不會放棄星戰系列在中國的布局。

盧卡斯影業已經確定要開拍的《星球大戰外傳:俠盜一號》邀請姜小軍和吳京主演就是一個重要信號。

隨著中國電影市場的成熟,中國觀眾包括「小鎮青年」,對外來文化的接受度會越來越高;隨著中國電影衍生品市場的成熟,中國電影粉絲的黏合度也會越來越高。

杜克從收購盧卡斯影業的那天起,就全力推動星戰文化在中國的傳播,盧卡斯影業的ceo凱瑟琳?肯尼迪更是數次親自前往中國,與一眾合作方制定宣傳推廣計劃。

雖然遠不及星戰在日本和南韓的影響力,但星戰在中國的影響力也不是曾經的那種水平。

而且在杜克看來,在適當的宣傳營銷的作用下,中國觀眾理解星戰文化也不難。(未完待續。)

ps:求月票和推薦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