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一十五章 冒險和忠誠(2 / 2)

播放的專訪節目中,杜克全程都是在使用相當流利的中文與記者對話,在中國觀眾的耳朵里,他的中文水准或許遠遠比不上大山,卻也會秒殺百分之九十九的外國人,輕易就能引起人的好感。

電視機傳出的普通話,遠比菲爾這個幾乎將家安在中國的人更標准。「這個系列的所有人物,都有一個共同的情緒,那就是『絕望』——由絕望引起的極度渴望,以致孤注一擲。基於不同的絕望。他們渴望得到的東西不同,表現也各不相同:盧克拼命想要離開那個鬼地方,逃離囚禁他的農場;萊婭公主想要竭力幫助她的父親,並讓他明白這一點;韓?索羅拼命想要錢——錢對他來說比什么都有用;黑勛爵不顧一切的想要重拾他的計劃。」

「這個世界沒有中間地帶。擁有不同渴望的角色,讓這個系列更加精彩。所以你要寫出角色心底的渴望,並能夠真實的展現出來。同時不忘使用幽默的手法。在喬治的原版電影里,完美的掌握了這種微妙又奇特的平衡。每個角色都是絕望的,看到這些組合在一起的力量,真的非常有意思。所以我們就是要找那些組合在一起很有趣的演員,吳言足正是這樣的人選。」

那位女記者問道,「為什么要選用一個女性角色作為主角?」

聽到記者的這個問題,菲爾不禁笑了起來,他自然清楚原因,那就是如今的大制作電影都在討好女性觀眾,女性市場對電影來說的也愈發的重要。

但他知道杜克肯定不會這么說,事實也確實是這樣。

「女主角蕾伊是這個時代的產物,我和我的團隊都意識到今天的女孩子身上擁有的力量,這在十年前都是看不到的。我覺得蕾伊就是這樣,她是帶著一種力量感和無限潛力出現在這個故事當中,我覺得這對今天的女孩子會很有吸引力。」

很顯然,杜克的話是從創造角色的角度來說的,而不是市場,「男性角色一向都具有這些特質,觀眾都覺得理所當然,現在突然變成一個能干的女性角色。順帶說一句,蕾伊會在故事中犯很多錯誤,看她如何吸取教訓也是本片的樂趣之一,她是全能型的人才,我覺得換成男性角色就沒有這種魅力了。」

國家電視台的女記者又將話題扯到了大反派的身上,「能介紹一下反派人物凱洛?倫嗎?公布的所有主角海報中,他獨特的外貌造型,靈感來自於哪?你打算如何構建他的角色?」

「好吧,但我不能劇透太多。在這部電影里,我們需要一個黑暗勢力的代表。他當然不是唯一的反派,但他是里面的關鍵人物。他來自於一個神秘團體,名為『倫騎士』,他的名字也來自於此,你將在電影里看到他們,並能看出來凱洛?倫是其中一員。」

為了宣傳的需要,杜克也適當透露了些相關內容,「整個騎士團都是這種特別的扮相。他們在本片中充當的角色,相當於黑勛爵在前版電影里做的。但是你絕對不能掰著手指頭說,『我們要再來一個新的黑勛爵!』我們知道他必須是一個全新的角色。所以在設計這個人物時,必須從審美意義和背景故事兩方面下手。」

菲爾能看到電視畫面中的杜克在思考,顯然是斟酌用詞,以避免提前劇透,「他的角色以黑勛爵為榮,也就是說他來自於一個知道黑勛爵的地方。這就是我壓力釋放的閘門——不僅是觀眾,凱洛?倫也知道黑勛爵。這給了我們一些看得見摸得著的題材,可以挖掘並給他命名。這個家伙可能很崇拜帝國的事業,他可能把黑勛爵看作被光明一方誘惑的終極力量。」

采訪還在繼續,整個節目近一個小時的時間,全是對杜克的專訪,這也讓菲爾感到自己的工作輕松了一些,他知道杜克?羅森伯格這個名字,在這片人口眾多的土地上面,有著怎樣的知名度和影響力。

有了國家電視台的這篇專訪,華納大中華區可以制定一系列的相關營銷措施。

這期的節目到了尾聲,對杜克的專訪已經結束了,正在播放的是對《星球大戰:原力覺醒》的一些介紹:《星球大戰:原力覺醒》的拍攝預算雖然很多,但導演杜克?羅森伯格從一開始就致力於確保影片的情感真實和手工質感,而不是像有些科幻電影和動作大片那樣充滿過度華麗的cgi效果。

在結束與我們的簡短交流,准備回去繼續工作之前,杜克這樣總結道:「我當然想說這個世界並不需要有人提醒積極和希望的存在,但第一部《星球大戰》是在電影領域和現實世界的雙重犬儒主義背景下誕生的,人們覺得身邊充滿了背叛、犯罪和腐敗。而《星球大戰》提醒人們世界上依然存在著愛、冒險和忠誠。」

「我認為《星球大戰7》正是秉承了最初的《星球大戰》三部曲的精神。你會將自己與這個給你力量、給你目標的世界聯系起來。這個訊息也許比你所想象的更貼近現實。」

現在,全世界飢渴難耐的觀眾們似乎都已經接受了這個訊息、感受到了這個訊息並表示贊同。(未完待續。)

ps:求月票和推薦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