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三十三章 買票房(2 / 2)

「蒂娜……」

飛往紐約參加宣傳通告的公務機里,杜克合上面前的文件,相當嚴肅的說道。「告訴華納兄弟和華納大中華區的負責人菲爾,我不同意這么做。」

坐在對面的蒂娜?菲點了點頭,立即打開電腦,准備發送郵件。

好萊塢百分之九十九點九的導演,在影片的宣發過程中不會有任何話語權,杜克當然是例外。只要他強力反對,華納兄弟和華納大中華區肯定不會繼續推行。

杜克所反對的其實很簡單,華納大中華區的菲爾建議,《星球大戰:原力覺醒》在中國地區上映時,像大部分熱賣的中國影片一樣,在首周采取暗中買票房的營銷方式,以便讓影片的票房看起來足夠耀眼,從而增加影片對路人觀眾的吸引力。

在中國的電影市場,這確實是一個行之有效的宣傳和發行策略,杜克這種人也沒有所謂的道德潔癖,只要能對電影的商業成績帶來足夠的推動作用,他也不介意使用一些見不得光的手段。

問題是,這樣的策略適合太平洋對岸的國產電影,絕對不適合作為外來入侵者的好萊塢電影。

像這種事情根本無法完全做到保密,一旦泄露出來,肯定會被太平洋對岸的媒體和電影公司群起而攻之,成為人人喊打的對象。

簡單點來說,這種策略只適合本地電影,而不是外來者。

本地的電影劇組和電影公司,雖然也存在激烈的競爭關系,但總有千絲萬縷的聯系,即便使用這樣的手段被曝光,也不可能被人死纏爛打,因為大部分的本地產熱門電影都在這么做,這次你曝光別人,相同的待遇下次就會落到自己的頭上。

對待好萊塢電影,他們自然沒有這種顧慮。

《星球大戰:原力覺醒》的上映時間段並不好,杜克很清楚這一點,一來十二月份是對岸大剪刀從來都不承認,卻真真正正存在的國產保護月;二來杜克和盧卡斯影業拒絕了中影集團投資的要求。

除非杜克和盧卡斯影業的高層腦袋進水,才會在星戰這種項目上接受外來投資,哪怕對方只要票房分成。

蒂娜?菲安靜的發著郵件,杜克還在思考這件事,以曾經的那個他最後幾年的經歷推測,太平洋對岸無疑處於這種宣發策略普遍泛濫的時代,也不能怪大中華區的菲爾想到這種不太靠譜的策略。

大家做而你不去做,明顯就落於下風。

杜克不自覺的就想起了曾經的那個他經歷的最後一年,隱約還記得那是一個周六,反應布魯斯?李的師傅的某部影片的第三部,上演了一出可能是中國影史空前的發行表演,當時的他和所有電影行業同仁一起有幸見證了這一或將載入史冊的一天。

當天深夜時分,有放映這部影片的影院,在最好觀影的中間幾排座位幾乎沒有售票的情況下,數個影廳的前兩排票竟然全部售出,而且一向打折的深夜票價高達111元和203元。

只要去影院看過電影的人都知道,前兩排是最不適宜觀看電影的位置,但竟能幾乎齊刷刷的被買走,還是在幾家票價超過100元的影城,在明明中間更適宜觀賞的座位可選的情況下,如此反常的購買大量並不適宜觀賞的座位,「觀眾」想來是做好人好事吧。

不僅僅如此,隨後在更多的影院里,周一上午場所有放映這部影片的影廳,竟然都出現了預售票全部售出的情況,這可是工作日!

如果一個或者兩個影廳出現這種情況,或許可以用偶然來解釋,但那么多影廳突然一起出現呢?

那堪稱是一個充滿奇跡的周末。

這種情況自然瞞不過明眼人,網絡上面出現了不少鳴不平的聲音,大剪刀也約談了這部影片相關的公司以及負責人,然而板子高高舉起,卻輕之又輕的拍下——此舉只是個別影城為了爭取第三方票補而采取的個人行為……

是不是個人行為誰也說不清楚,或許只有內部人士才真正明白。

杜克卻知道,太平洋對岸的國產影片能用這些手段,不代表華納兄弟和《星球大戰:原力覺醒》也能用,其實這些手段以及大剪刀的調查乃至聊勝於無的處罰都很正常,任何地區和市場都會有本地保護,就連號稱最為開放的北美也不例外。

在明知本地保護存在的情況下,還硬要拿腦袋往上面撞,那純粹是自己找死。

確實,按照華納大中華區傳過來的資料看,太平洋對岸的國產電影買票房已經非常瘋狂了。

甚至,有著名導演都這么說過:「現在有首日不買5000萬以上票房一天能過億的國產電影嗎?」(未完待續。)

ps:求月票和推薦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