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三十六章 電影始終都是一門生意(2 / 2)

所以星戰的粉絲群一直在潛滋暗長,等到孩子們長大,他們就成鐵粉了,現在已經有三代星戰迷了。假如仔細想想這一點,就會覺得相當恐怖。

劇組海外宣傳之旅的首站倫敦。就有記者問起杜克對喬治?盧卡斯通過星戰首部曲建立起的龐大商業體系的看法。

「我首先想到的是,當星戰首部曲出品時。好萊塢還不存在衍生品工業。」

確實,那個時代的好萊塢根本沒有產業鏈這種概念,杜克說出的都是基本的事實,「我認為,喬治得到這部系列電影的商品營銷權是整個星戰產業史上最關鍵的一步。」

他稍稍思考後,又說道,「電影始終都是一門生意,但很少有電影能夠像《星球大戰》一樣在這方面做到極致。星戰首部曲上映時,世界上還沒有這些動輒十億美元級的衍生品產業,有的只是星戰故事。但這些理念,諸如,所有的心靈、生命都同樣被原力維系並聯結著;世界上存在著正義與邪惡之間的斗爭;一個從不知名小地方蹦出來的農家小子也能成為抵御幾乎不可抗的邪惡之力的關鍵人物,正是在這些理念之上,建構起了龐大的星戰商業帝國。」

受《星球大戰》影響而選定了自身職業道路的粉絲並不只有杜克這樣的電影導演們,那些看著星戰原初系列長大的孩子們有不少選擇了進入nasa以及航天工業工作。

比如nasa宇航員傑爾?林格倫也接受劇組的邀請,來到倫敦參加這次星戰宣傳活動,並且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道,「我覺得星戰僅就故事而言就夠能激發想象力了,而且,那些高科技,還有能在外太空工作、生活的想法也很激動人心。我們這一代宇航員還是孩子時都看過《新希望》、《帝國反擊戰》和《絕地歸來》。就我個人而言,星戰是我對宇宙航行產生興趣的眾多原因之一。」

在天空電視台做節目的時候,杜克則說道,「《星球大戰》歷經40年的歲月而始終魅力不減,要用一個最貼切的詞來概括就是:傳奇。如同希臘神話、西部傳說、莎士比亞著作一樣,這些故事經受住了時光的考驗,並且直到今天還為新生代觀眾所欣賞。《原力覺醒》其中一個吸引人之處在於,父母們可以帶著自己的孩子們走進影院,把他們引領進這一獨特宇宙,就像在許多年前的孩提時期,我們的父母所做的那樣……」

當然,並不是所有人都會稱贊這部電影,杜克加星戰的威力再打,也不可能通殺全世界。

互聯網上面也有不買杜克和星戰的帳的人。

「這個世界上有兩大公認的騙子,一個是名,一個是利,此外還有一個重要的騙子——潮流!毫無疑問,《星球大戰:原力覺醒》引領了今年年底的潮流,然而這樣的巨制往往是藝術上完全失敗的電影,是徹底庸俗化的杜克?羅森伯格為了金錢和利益打造出來的商業電影!」

「這樣的電影能夠占領票房,橫掃聖誕節檔期,憑借的不是讓我們引以為傲的藝術成就,而是對感官的刺激,對眼球的刺激,對內分泌的刺激。」

「我們的社會不可能永遠都這么庸俗,人們總有需要活動麻木神經的高雅的藝術的一天,即使徹底庸俗化了的杜克?羅森伯格現在可以占領票房,不遠的將來肯定會被觀眾拋棄!」

「以杜克?羅森伯格為代表的電影導演,已經忘了電影最初的功能與使命,他們越來越背棄電影本身的定義,越來越多的讓電影遠離了現實生活……」

就算是如此,劇組的海外之旅,還是受到了各個城市的歡迎,不說別的,單是每場活動涌入的數以百計的記者,就是極好的宣傳工具。

此外,還有好多有錢有閑的粉絲,從洛杉磯首映日過後,就跟隨劇組而動,他們都是商家歡迎的對象。

每到一處,《星球大戰:原力覺醒》劇組都是所有人的焦點,每次宣傳都堪稱一場戰爭,被上千人圍追堵截成為了常態,很多人有時候簽名簽的右手麻了,不得不更換左手,幸虧只是簽名,否則肯定會出丑。

「12月x日,《星球大戰:原力覺醒》劇組在xx城市舉行活動,杜克?羅森伯格攜劇組成員出現後,整座城市陷入沸騰……」

這樣的新聞,在開始時還能吸引公眾的眼球,後來就成為了常態,在所有人眼中,杜克的劇組受到歡迎再正常不過了,哪天他們遭受了冷遇才是大新聞。

整個歐洲,都因為杜克帶領劇組進行的宣傳之旅而轟動。

那些文藝范十足的電影人,比如歐洲以『純粹藝術』自居的導演們,當然不會甘心,稱電影不過就是爛俗的故事,搭配上計算機技術的cg畫面而已,失去了電影原汁原味的魅力。

這種酸溜溜的話,連歐洲的觀眾都不會相信,北美的媒體根本懶得搭理。

對影片和普通影迷來說,他們更是沒有多少影響力可言,《星球大戰:原力覺醒》也毫無懸念的蟬聯了次周末北美和全球票房的冠軍。(未完待續。)

ps:求月票和推薦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