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四十四章 創造奇跡的人(2 / 2)

盡管對方是好萊塢最有名的同性戀之一,私下里還被人稱之為泡好萊塢女星最多的人,杜克卻沒有任何介意,與艾倫?德傑尼勒斯擁抱了一下後,坐進了她對面的沙發上。

「歡迎你,杜克。」

與過往的節目不同,艾倫?德傑尼勒斯很清楚坐在對面的不是普通的好萊塢導演,「恭喜你進入福布斯全球富豪排行榜的前三位。」

杜克微微點頭,「謝謝。」

雙方之前有過足夠多的交流,並沒有在這方面的話題上糾纏,更多觸及的還是電影業。

「《星球大戰:原力覺醒》創造出了30億美元的票房奇跡……」

話題漸漸回到電影方面,艾琳?德傑尼勒斯帶著輕松的笑容問道,「但與你其他的電影不同,這部影片使用了更多的傳統特效,這是不是代表傳統特效的回歸,或者數字技術的未來沒有預計的那么好?」

「的確,《星球大戰:原力覺醒》使用了很多的傳統實景特效……」杜克提醒道,「但使用的數字特效絕不比傳統特效少,而且如果沒有數字特效,傳統的實景特效也根本不可能達到影片呈現在銀幕上面的效果。」

他的話音剛落,艾倫?德傑尼勒斯就頗為針鋒相對的說道,「不久之前,史蒂文?斯皮爾伯格在媒體發布會上談論到特效,並說他相信實踐的魔力,不相信數字的魔力,你怎么看?」

「史蒂文是一位真正的電影大師,他是我們共同效仿的老師,他總是不斷的重建他自己,所以我們可以不斷的向他學習。」

走到如今的地位,適當的謙虛一下並不是壞事,杜克話鋒一轉,說道,「但是我在一些方面和他有不同的看法。他仍然用kem剪輯,這種看起來像頭倔強的驢子的剪輯台顯然是他的安全區域,在這里可以體現他如何連接素材。」

杜克微微聳肩,「但是對於我來說,拍攝電影的技術在進步,我想處於浪尖口,我想引領這股浪潮,我不想讓這股浪潮沖刷我,我不想看著在我後方的其他人騎著這股浪潮沖向海岸,我非常享受這個過程。另一方面,能夠最大程度平衡技術性制作的行動是不讓科技在文體上侵占和干預敘事,以及電影的核心和靈魂。我可以說,我肯定沒有在《生死時速》和《勇闖奪命島》中處理好這個問題,但是我在《黑暗騎士》和《復仇者聯盟》中處理好了。」

艾倫?德傑尼勒斯的問題非常有跳躍性,似乎想要打破杜克的思路,「能知道第一部真正影響你的影片是什么嗎?」

「不好意思,我不記得了。」

杜克當然也不是一個菜鳥,「還在上小學的時候,,我就幻想著用自己的角度描述一個故事,那時我是一個單純的,對電影中或者書中或任何地方的奇幻故事有著強烈渴望的人。之後,在山地高中,我要花一個小時在路上,所以我自然而然的每天在路上閱,通常是比較短的科幻小說。」

「那里你什么時候決定自己要做一個導演?」艾倫?德傑尼勒斯的問題很快。

「在加州藝術學院讀書的時候,我就開始在好萊塢一些劇組中做一些基本的工作,比如從事置景的臨時工工作,」

臉上露出幾分回憶的神情,杜克似乎又想到了八十年代末的場景,「我曾看見一些導演不斷的搞砸一個又一個場景,他們不知道如何擺放攝像機或者不知道如何打光。我當時就想,如果那就是導演,我也可以做。」

觀眾席位置傳來一片善意的笑聲,等笑聲稍停,杜克才繼續說道,「在我的腦海中沒有意識到我可以勝任,直到我看一些人做得很糟糕,現在看起來當時是有些傲慢了。當然,你終有一天面臨了當你真正是『那個家伙』的時候,你會執導鏡頭,你會安置攝像機等等……」

「這樣的時刻令人深深的怯步。」杜克最初的導演之路並不順利,第一部電影的拍攝也充滿了艱辛,「當你沒有任何經驗,最終都會反饋回來,你需要積蓄力量。當我拍《生死時速》的時候,我已有足夠的信心和經驗,很幸運的是在比較低的預算和較短的拍攝周期內,我並沒有做得太糟糕。」

「成功並不容易,我們都知道這一點。」艾倫?德傑尼勒斯看到杜克點頭,問出了下一個問題,「《生死時速》的快速節奏——這種羅森伯格電影風格延續到《勇闖奪命島》和你的其他作品中,這種節奏讓觀眾感受到好像在野外飛馳而過,你是怎么發展這種風格的?」

杜克卻搖了頭,「根本沒有羅森伯格風格,我甚至都不確定現在有一個,我總是試圖開辟新的方式,像一個只喜歡初雪的滑雪者,我努力去找新下的雪。」

「在《生死時速》中我並沒有某種風格,我有許多想法,我沒有被電影學院影響,沒有被約翰?福特或者那個時代的電影美學影響……」(未 完待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