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6章】 豐收季節(求訂閱!)(1 / 2)

極品地主 壯鄉小仨 1553 字 2021-01-19

. .

東京方面良好的銷量刺激了蕭濤、林渡邊等人,他們幾個就如同是打了雞血一般,走起路來都是腳下生風!

『渡邊超市』在5月28日早上累積銷售了『鏡湖農產』2000萬日幣,約合100萬rmb的產品,這對於6家超市來說,並不算太好的成績。.

畢竟,東京的物價是海州的數倍,同比換算下來也不過是海州一家旗艦店的營業結果。

但是蕭濤、林渡邊等人這個數據看到了『鏡湖農產』未來的光明,自然是干勁十足!

5月28日這一天,鏡湖方面向東京發送的松茸達到了1500公斤,再加上其他新鮮野生菌以及各種頂級食材,貨運重量達到了3噸!

由於時間比較充裕,運貨車在早上十二點之前就出發了,這給葉氏貿易的工作人員報關、檢驗等等環節預留了足夠的時間,要不然每天都像昨天那樣生死時速,恐怕時間一長,肯定會把人憋出神經衰弱!

有了良好的銷售數據,辦公區的氣氛明顯比昨天輕松了許多,蕭濤、蕭強等人終於有心事說說笑笑了。

根據『鏡湖食材』過去兩年在國內市場上的表現,只要它一打開市場,品牌形象的樹立是一個不可逆轉的過程。基本上超過三分之二的消費者最終會成為『鏡湖食材』的回頭客,這也是『鏡湖食材』這兩年在國內攻城略地的重要底氣。

在蕭濤等人看來,東瀛市場的消費者也不會和國內消費者有太大的區別。每個人對美味的追求都是一致的!

因此,在打響頭炮之後,所有人都清楚地意識到,東京市場已經跑不掉了!

現在的鏡湖方面,要做的就是及時、穩定地向東京提供優質產品,就可以逐漸占領這個利潤率超高的市場了!

…… ……

楊大柱是玉集鎮附近的農民,高中畢業後他曾經到過珠三角打工,流水線上的生活單調而繁重,讓他產生了猶如機器人一般的錯覺。

楊大柱當初和蕭大志在一個班組上班,蕭大志辭掉工作返回姚州的時候。他意識到這或許是改變人生命運的機會。

因此。楊大柱帶著打工兩年的積蓄回到的家鄉,開始了自己的新生活!

一開始的時候,蕭大志倒是邀請楊大柱到蕭家農場工作,待遇倒也不錯。小組長、每個月薪酬不低於5000。還有各種獎金和福利。楊大柱知道。若不是自己和蕭大志是高中同班同學,又在工廠住同一個宿舍,這種好事無論如何都不會落到自己的身上。

不過。慎重考慮之後,楊大柱還是決定自主創業,畢竟,更快地獲得財務自由,是每一個人心中的夢想。

經過不斷的分析和判斷之後,楊大柱決定在自家所擁有的兩個山頭上做文章,主打各種木耳、野生菌、竹筍等山珍。

依靠著自己打工積攢的幾萬塊錢再加上信用社的貸款,楊大柱和父母、妹妹四個人沒日沒夜地在山頭上干活,把所有的希望都放在了這片山林里。

不得不說,創業是一件異常辛苦的事情,所有的壓力都放在了楊大柱的肩膀上,幾乎讓他喘不過氣來。

還好,楊大柱有一個好兄弟叫蕭大志,『蕭家農場』那些健康的雛雞為楊大柱積累第一筆資金立下了汗馬功勞。

如今,楊大柱家里的山頭已經形成了散養雞、野生菌、木耳、竹筍和其他水果組成的豐富產品線,借助著『鏡湖景區』的大熱,進入了盈利階段!

進入雨季之後,楊大柱每天都會把早上剛采摘下來的野生菌、竹筍等等運到『銀杏新區』的集貿市場進行銷售,來購買食材的大多都是『銀杏美食一條街』的店鋪、姚州城內的餐飲店或者是准備返回城里的游客。

自從『銀杏新區』開放之後,這個位於高速公路收費站附近的集貿市場成為游客和商家購買當地農特產品的重要地點,除開蕭家農場的大宗貿易之外,方圓十里的農產品小額交易都在這里完成。

自從雨季來臨之後,方圓數十里的山民們也是主動動員起來,在崇山峻嶺之間尋找各種野生菌的蹤跡,然後把它拿到集貿市場出售。

來自於姚州的二道販子、餐飲店采購人員以及游客都對這些營養豐富、味道鮮美的野生菌擁有著濃厚的興趣。

除此之外,各種滇西北的特色農產品在這里也能夠找到合適的買主,為當地山民增加了不菲的收入。

楊大柱的農場規模不大,也就沒有能夠找到合適、穩定的采購商,不過每天開著三輪車到集貿市場擺攤,收入還不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