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船戲(2 / 2)

船河大戲,在我的印象中還是小時候聽爺爺說過幾次。那是二百多年前的事了,算起來應該是清朝最鼎盛的時期了,當時我們這里算是關外,滿族八旗的龍興之地。而我們整個清河縣就是乾隆皇帝第八子儀慎親王永璇的皇庄。

親王皇地就是清河縣所有的出產不需要向朝廷納稅,只需要向主子納貢,而且整個清河縣所有人自此以後都算是儀慎親王的家奴了我們姓沈的不算,我們是清末闖關東時,整族人從山東遷過來的。

雖說變成了奴才,可好歹也是親王家奴,更何況當時就算是朝廷重臣,見了皇帝和皇族阿哥,都要自稱奴才。整個朝廷風氣如此,也沒有什么丟人的。

話說回來,這個儀慎親王比起他的那些兄弟們,就算是相當仁義的了,納貢只要平時收成的三成,而且每當年節,去王府送孝敬的時候,王爺給的賞賜可能要比送去的孝敬還多。

當時恰逢四大徽班進京,創出之後的一門國粹京劇。而這位儀慎親王在當時就是瘋狂的京劇發燒友,王府里養著幾個戲班子不說,而且只要有哪個名 角掛牌唱戲,這位王爺是准到,還動不動就勾了臉,下海唱幾句過過癮。為此,乾隆皇帝不知指著他的鼻子罵了多少次。儀慎親王每次都是老實幾天後,就舊態復萌 依然如此。

後來,乾隆皇帝來了個眼不見為凈,把儀慎親王發到了自己的皇庄上一年,對外講是讓永璇清心讀書。

儀慎親王到了皇庄沒幾天,正好趕上庄子里一個老人過百歲大壽,這位親王去湊熱鬧時,突然靈機一轉,當時下了王旨。為效仿皇帝百叟宴的功績,他要在皇庄里給那位百歲老人搞一次百日大戲,按老人歲數唱,要連唱一百天。

王爺發話了,湊趣的人就不能少了。皇庄周圍的府衙的主事官員也紛紛獻計。最後皇庄的一個牛錄旗人官職,不是養牛的出了個主意。當時的節氣已 經入伏,天氣漸熱,要是連唱一百天的大戲,別說唱戲的了,聽戲的怕也受不了。不如把戲台的地點改一改,在皇庄旁邊的大清河上建一個戲船,等每天太陽落下, 掌上燈火唱船戲。

王爺一聽就來了情緒,大把的銀子撒了出去,一邊命工匠連夜趕工,建造戲船,一面派人去京津兩地請京劇名角。一個月之後,等名角們到齊之後,戲船也打造完畢。

開戲那天,方圓百里都轟動了,竟然來了上萬人。好在戲台在河面上,就算來再多人也綽綽有余。看戲的人一撥一撥來了又走,各家名角也粉墨登場,連唱一百天,王爺就過了一百天的戲癮。不久之後,這位親王奉詔回京。

王爺臨走時,又下了王旨,如果皇庄之內,再有老人壽高百歲,就以當日的百日大戲為樣板,再唱船戲一百天,以顯乾隆皇帝聖德愛民之心。可惜王旨雖 然下了,可當年的百日大戲已經成了絕響。從那次百日大戲之後,皇庄中就再沒有人活夠一百歲九十九歲的接近百人,就是沒人邁過百歲的那道坎。

等我三太爺爺百歲大壽的時候,曾經有人提過搞一次百日大戲,可到頭來因為錢不湊手,只是請了縣里的二人轉劇團唱了一晚上的二人轉。

今天三太爺爺一百一十大壽,本來他也沒了那種想法,可正巧趕上縣里有個開發大清河的旅游項目,我們甘大葉甘縣長拍板,為我三太爺爺搞一次百日大 戲,不過要是真唱一百天,縣里的財政也消耗不起,於是取了個巧,把一歲唱一天改成了百歲之後,一歲唱一天,說是百日船河大戲,其實也就唱個十天。可惜,誰 也沒想到,這個船河大戲從頭到尾唱的都是一出悲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