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一十五章 千頭萬緒(1 / 2)

夷州劃入江東治下的事情已經確定,但關於資助江東建設夷州的事情,卻並未定下來。

從皇宮里出來,諸葛恪和顧譚齊齊嘆息一聲,今日朝堂上,更多的是對西州如何分配、治理以及北遁的烏孫是否要繼續追究的問題爭論,至於夷州,顯然並沒有得到足夠的重視。

想想其實也不奇怪,畢竟東吳如今雖然向大漢稱臣,但實際上既不朝貢,而且有著絕對自主權,不受大漢任何方式的支配,而西域,那可是人大漢自己的,尤其是那大宛的三十萬人口,著實讓人有些眼紅吶!

「元遜兄,今日是否該拜會一下諸葛丞相?」顧譚看向諸葛恪笑問道。

諸葛亮在漢朝可說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人物,諸葛恪的弟弟諸葛喬如今更是諸葛亮的繼子,有這份關系在,或許可以試試請諸葛亮幫幫忙。

「是該拜會。」諸葛恪點點頭,就算沒有這件事,按照禮數,自己來了長安也該拜會諸葛亮,之前沒有去拜會是為了避嫌,如今見過天子以後,也該去拜會一下自己這位叔父了。

「對了,大宛具體在何處,元遜可曾去過?」顧譚好奇道,他們對大宛的了解,更多是源自於史書,知道那里盛產好馬,但具體如何就不得而知了,距中土有萬里之遙,誰也沒想過要把大宛給攻占。

真的占領了,怎么治理?

就算從長安出去往大宛,恐怕也需要幾個月才能到吧?

「沒去過。」諸葛恪苦笑道,中原士子在學成之後大都會選擇游學,增廣見聞,但也就是在中原走一走,出國的可真不多,至少諸葛恪沒去過。

「我去挑選些禮物。」顧譚點了點頭,沒再說話,這些年大漢的展太強勢,誰能想到西域就這么不聲不響的被對方給拿下了,萬里疆域……沒法比。

「今日在朝上我卻現一些端倪,日後或可一用。」諸葛恪想起朝堂之上的問題,突然笑道。

「哦?」顧譚看向諸葛恪。

「此處不便說話。」諸葛恪看了看左右,搖搖頭道:「先去拜訪叔父吧。」

顧譚:「……」

……

東吳要求援助的事情,最終也就不了了之了,大漢如今雖然強盛,但用錢的地方也多,劉毅准備在大宛建立幾座城關以防備貴霜也就是昔日的月氏以及北邊的康居來犯,貴霜、康居以及烏孫的習性跟匈奴、鮮卑相近,都是居無定所的那種,如今拿下大宛,大漢的掌控力已到了極限,軌道車便是日夜不停運行,中間不考慮天氣變化,也得大半個月才能抵達貴山城,再遠就算打下也沒辦法掌控。

月氏雖然可以通過蜀中的山路走,那樣距離上會近一些,但便是木軌鋪設也比在西涼、西域鋪設木軌難的多,暫時劉毅也沒辦法考慮這些。

劉毅收到回信的時候,已經是深秋了,同來的還有朝廷派來的大宛郡守將。

「盧瑟將軍?」劉毅有些以外的看著送來信箋的盧瑟,笑道:「不想朝廷竟將你派來此處。」

當初盧瑟帶著八百將士跑來尋求庇護的時候,還跟漢軍當時的守軍打了一仗,不過有城池之利,再加上守城的又是已經有了豐富作戰經驗的魏昌,歐式戰法在習慣了之後,對付起來總能找到方法的。

西域往西這邊,尤其是大宛,戰法上更接近歐洲戰法,劉毅當時正研究破敵之策,盧瑟差點被當成大宛先鋒被劉毅一鍋端了。

「盧瑟將軍是大秦出身,對於這邊的事情,該比我們更加了解,是以朝廷封盧瑟將軍為騎都尉,駐守大宛。」同行過來的還有朝廷新任的大宛太守,也算是熟人,正是當初的武威太守張源,這些年張源因為功績,被加封為關內侯,入朝聽用,這一次大宛太守需得熟悉西域之事,而且要有足夠的經驗治理,張源正好符合這個要求,所以被派來擔任大宛太守,隨行的還有一批書院中剛剛升學的學子。

這是劉毅所要求的。

剛剛畢業,一腔熱血,正是最有闖勁的時候,而對於大宛這樣有著自己文化的郭嘉來說,中原的經驗並不能照搬過來,用那些經驗老到的,倒不如用這些沒有經驗,卻又足夠創造力的年輕人更適合這里。

大宛的拿下可不只是為大漢添加了一郡之地還有幾十萬人口那么簡單,這里也是大漢與整個歐亞大6各國交流的窗口和門戶,劉毅希望大漢能夠吸收更多的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