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8章 華人世界首富(2 / 2)

伍弘毅露出意外的神色看著夏禹,想不到夏禹思維這么靈敏,竟然這么快就猜出來了。

不過這也不是見不得人的事,整個英國,許多華人都知道這個事情,可以說是一個公開的事,無需隱瞞,以後夏禹也會知道的。

所以他點了點頭,含笑道:「是的,就是那個伍家,我們這一脈,源自敦元公第三子。」

聽得伍弘毅承認,夏禹臉色一肅,鄭重地伍弘毅抱了抱拳道:「失敬失敬!」

看到夏禹這么鄭重,伍弘毅苦笑地搖搖頭嘆道:「那是祖上榮光,我們子孫無能啊,致使家族已經沒落成了這個樣子。」

「不,能在英國一直傳承下來,就是實力的一種體現!」

夏禹立馬搖頭道。

「夏禹,敦元公很出名嗎?」

李茜扯了扯夏禹的衣襟,輕聲問道。

夏禹鄭重地點頭道:「是的,弘毅的祖上可是當時的世界首富,外國人也十分認可!」

「呀!世界首富?這么厲害!」

李茜捂住小嘴驚呼道,不由自主看向搖頭苦笑的伍弘毅,顯然伍弘毅也默認了。

「這個名字你應該也聽過,就是廣東十三行之一的怡和行的創始人伍秉鑒,又名伍敦元。」

夏禹解說道。

廣東十三行的名頭,李茜這個高學歷的人自然知道,正因為知道,她才更加震驚。

香江與粵省一海之隔,現在的很多香江人都是閩南或者粵省人,所以廣東十三行的傳說一直流傳著,一句「洋船爭出是官商,十字門開向二洋。五絲八絲廣緞好,銀錢堆滿十三行」的說法口口相傳,流傳至今。

她當時學歷史的時候就學到過,得知當時廣東十三行向清政府納的關稅,就占了當時全國稅收的百分之四十。

據記載,在1822年時,十三行街著了一把大火,火勢凶猛,蔓延數日,里面所存放的大量財物和現銀四千萬兩被毀於一旦,大火過後,出現了一個奇特的現象,十三行所在的街道中「洋銀熔入水溝,長至一二里」。

她也還知道當時的十三行只是一個統稱,並非是十三家,多時可達幾十家,少時則只有四家,其中涌出了一批巨富,如潘振承、潘有度、盧文錦、伍秉鑒、葉上林等。

只是李茜不知道的是,伍秉鑒竟然是當時的世界首富。

其實說伍秉鑒是當時的世界首富,確實一點也不為過,夏禹前世還真了解過伍秉鑒這個人。

在1834年的時候,伍家統計了家產,竟然達到了2600萬銀元,而那時的美國首富資產折合一下也才800萬銀元,不到伍秉鑒的三分之一!

而商業奇才伍秉鑒是真的打造出了一個大財團。

當時,伍秉鑒是英國東印度公司的「銀行家」和最大債權人。

在產業經營方面,伍秉鑒不僅在國內擁有地產、房產、茶園、店鋪等,還大膽地在大洋彼岸的美國進行鐵路投資、證券交易,甚至涉足保險業務等領域,使怡和行成為一個名副其實的跨國財團。

只可惜,以當時的國家形態,注定了商人就是羊,權力至高無上;而不是如同國外的一般,資本控制政府。

所以伍家在清政府的一次次割肉下,損失摻重。

不過伍秉鑒意識到不妙時,未雨綢繆,早早就把自己的很多孩子放到海外,打理自家的海外生意的同時,也盡可能地增加家族抗風險能力。

狡兔三窟,不外如是!

這還真讓他做對了,不然伍家被族滅的可能還真的存在!

只是讓夏禹感慨的是,他剛來英國,遇到的第一個人就是伍家中人,而他也是第一次知道,經歷了一百五十年風風雨雨,伍家竟然還在英國屹立不倒,至於伍家現在混到什么程度了,他就要後面深入了解後才知道了。

不過夏禹猜測,伍家應該就如伍弘毅所說的那樣沒落了,否則香江雖然遠離英國,但是他也不至於沒聽說過伍家的名頭。

當然,也還有其他可能,比如伍家在香江的生意和夏禹沒交集,或者伍家干脆在香江沒生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