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9【巴黎】(2 / 2)

瑞典文學院里有幾位院士同樣不爽,因為他們非常喜歡《神女》,認為這是一部具有劃時代開創意義的作品。但卻因為某些人的頑固,無法將諾貝爾文學獎頒給周赫煊,這實在太遺憾了。

後世人們經常開玩笑說,諾貝爾獎屬於終身成就獎,沒有一大把年紀,你都不好意思去領獎。

如今的諾貝爾獎稍微要好些,經常頒給年輕人,但仍舊會考慮候選人的資歷和影響力。

托馬斯·曼早在3o多年前,就已經開始文學創作了,其獲獎作品是已經出版十年的小說。他在歐洲名氣極大,影響力也非常恐怖,參與投票的人好幾個都跟他認識,比人脈周赫煊也比不贏啊。

還有就是,《布登勃洛克一家》是描寫資產階級的小說,對西方評委而言更容易接受和理解,《神女》所展現的中國社會就沒那么有吸引力了。

因此諾貝爾文學獎評選結果公布後,沒人質疑其公正性,反而被認為非常正常,托馬斯·曼獲獎屬於實至名歸。

至於周赫煊,他雖然沒有最終獲獎,但在歐洲文壇卻打出巨大名氣。因為小道消息早就流傳出來,一個中國青年作家,讓諾貝爾文學獎的結果公布日期推遲了一個月。

據說,至今還有兩位評委對此憤憤不平,認為《神女》遠比《布登勃洛克一家》更優秀。

……

12月6日,巴黎車站。

周赫煊還沒走出車站大廳,便看到外頭站著數百中國人,他們高舉「歡迎周先生」的牌子,人手一本法文版《神女》,站在凜冽的寒風中耐心等待。

周赫煊見狀,連忙快步走過去。

李石曾就站在人潮的最面前,他看到周赫煊出現,立即熱情地過來握手道:「明誠啊,你這次給咱們中國人長臉了。」

「當不得大家如此厚愛。」周赫煊說。

李石曾又給周赫煊介紹了幾人,都是些在法的知名華人。至於那些舉著牌子迎接周赫煊的,則大多是留法學生會成員。

周赫煊不敢倨傲怠慢,跟李石曾他們寒暄過後,立即走進人群跟大家握手,連連說道:「辛苦諸位了,讓大家在這里挨著凍苦等。」

「周先生,簽個名吧!」一個戴眼鏡的男生舉著《神女》說。

周赫煊接過鋼筆,放開扉頁問道:「你叫什么名字?」

男生答道:「我叫傅雷,在巴黎大學旁聽文學課程,同時攻讀美術理論和藝術評論。我特別喜歡先生的《神女》,這次肯定能榮獲龔古爾文學獎!」

「希望如此吧。」周赫煊多看了眼前這個學生兩眼,提筆在扉頁寫下:傅雷同學惠鑒周赫煊。

一看到傅雷索要簽名成功,旁邊的留法學生紛紛效仿,周赫煊瞬間陷入了簽名潮。

李石曾笑著看了一陣,過來說道:「你們還是放過周先生吧,他估計都還沒有吃午飯。」

周赫煊邊簽名邊說:「石曾先生,這附近有什么好的餐廳,我請客,全體都去。」

「那估計是坐不下,人太多了,」李石曾笑道,「我知道有一家中餐館,是歐戰赴法華工開的,咱們可以去那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