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29【人才】(1 / 2)

「嗚~」

「轟隆隆隆!」

從廣州駛來的火車,漸漸在漢口車站停下。

黃鳴龍摘下眼鏡擦了擦,提著隨身行李,風塵仆仆地走下火車。他1924年就獲得柏林大學的博士頭銜,兩年前又在維次堡大學的化學研究所進修,並擔任該大學的訪問教授。

按照原本的歷史,黃鳴龍直到194o年才回國,在中央研究院化學研究所工作,並兼任西南聯大的教授,建國後當選中科院院士。

但就在一個月以前,黃鳴龍接到恩師趙炳黃的電報,說周赫煊要在重慶開設磺胺制葯工廠,急需化學制葯的專業人才。他立刻中斷在德國的進修,風塵仆仆的趕回中國。

黃鳴龍還沒走出站台,就看到人群當中有塊牌子高舉,紙牌上寫著他的名字。

「你好,我是黃鳴龍。」黃鳴龍走過去說。

對方是個年輕人,微笑道:「黃博士你好,我叫趙墀熊。」

黃鳴龍立即問道:「趙嫡黃先生是你什么人?」

「族叔,」趙墀熊說,「叔叔讓我來接你。」

聽說趙墀熊是恩師的族侄,黃鳴龍頓時對他親切了許多,點頭道:「有勞了。」

兩人坐黃包車來到一家旅館,這里已經聚集了許多化學和醫葯學的精英,足足有3o多個,待到人員聚齊就要前往重慶。

這些人大致分為兩派,一派是范旭東拉來的,以化學研究為主。另一派是趙嫡黃拉來的,以葯物研究為主。

周赫煊這次召集化學制葯的專業人才,沒有廣英雄帖,而是直接拍電報請范旭東和許冠群幫忙。

范旭東在南京興建的永利硫酸廠,生產出中國的第一批硫酸銨產品,可以為中國自產化肥和炸葯提供原料。可惜硫酸廠剛剛建成不久,七七事變就爆了,如今正忙著工廠搬遷。

而磺胺類葯物的制取,需要大量酸性原料,正好可以跟范旭東合作。

范旭東深知磺胺葯對抗戰的重要性,接到周赫煊的電報後,他立即調派專業人手過來支援,並動關系為周赫煊招募相關化學人才。

至於許冠群,則是中國第一家西葯廠(華資)新亞制葯公司的老板,著名祛暑葯品「十滴水」就是這家葯廠研的。

許冠群沒有離開上海的打算,把招募人才的任務交給了合伙人趙汝調。

恰好,由於受到華北戰亂影響,趙汝調的哥哥趙嫡黃在北平研究院的工作中斷。趙嫡黃是中華葯學會的創始人之一,接到弟弟的電報,立即聯絡門生故舊,還帶著周赫煊的忘年交鍾觀光先生一起去幫忙。

鍾觀光雖然是植物學家,但也涉獵葯物學,這兩年在跟趙嫡黃一起采集驗證中葯。

未來的中科院院士黃鳴龍,早前也是趙嫡黃的學生,一封電報就把人從德國叫回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