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五章 思考(1 / 2)

帝國重器 周碩 3245 字 2021-10-29

真說起來,胡文海前世今生不敢說自己姓趙你也配姓趙這句阿q正傳里,趙老太爺對阿q自稱姓趙的嘲諷,後來被引申為被統治階級妄想冒充統治階級的錯位行為。

簡單的說就好像一群小資白領,明明是不掌握生產資料的無產階級,卻偏偏喜歡站在資產階級角度大肆批判民國時候造反的泥腿子,全然忘了自己自上十八代,估計都是土里刨食的灰se牲口罷了。

按說胡文海一家不能說姓趙,但扣上個既得利益者的帽子還是沒問題的。可老胡家實際上並沒有因此就覺得自己有什么特殊了。到胡文海大學畢業之前,甚至是在他前世進入比亞迪公司之前,胡家的日子都並不好過。

胡世武這個八級工有個好兒子,起m後來進了501廠不是頂了他的名額。八五年退休之後,雖然不用含飴弄孫,但每天夾著象棋盤找老伙計殺兩盤,沒事的時候回廠里的金工車間過過手癮,日子多多少少過的還算滋潤。

而胡解放當上了501廠的廠長,卻也並沒有為老胡家拿到什么好處。老胡家上輩子這套綉城遠郊的平房,一直住到了九十年代末,才在拆遷大c下換了一個小區的八十多平新房。

可從八十年代到九十年代,胡解放付出了什么為了501廠,他整個人都比正常老了十歲。不到五十歲就換來了滿頭白發,關鍵是隨著501廠的倒閉,他整個人的精氣神都垮了。

胡文海呢他的命運總還是不錯,得益於蕭野芹和胡解放兩人的基礎文化底子,從小受到家庭熏陶和精心培養,他的學習成績和人格成長都比同齡孩子要優秀一些。

大學畢業之後沒有回綉城,而是輾轉在s人企業打工,最後是在王船夫的比亞迪找到了屬於自己的位置。

胡文海對國企,對國企工人的感官是非常復雜的。

一方面,他後來的人生經歷告訴他。八十年代之前中國的工人階級是「特權階級」,至少是「中產階級」,享受著和農民完全不同的生活品質。可在這種條件下,國營企業工人的表現。卻非常讓人失望。八十年代迅速「墮落腐朽」的國企工人,失去了建國以來工人階級的先進x。

可是另一方面他又非常不理解,還是這批人,最後造就了「中國制造」的奇跡。如果真是骨子里好吃懶做,為什么換個環境就突然變的讓人敬佩起來了

問題在這些人的身上說實話胡文海之前並沒有想的太多。

對於任何一個渤海省出生的人來說。十年後往後二十年,很多事情都和一個歷史名詞牽扯在一起:大下崗。

對於九十年代大下崗在這個曾經的共和國長子省份制造的悲劇,胡文海知道的實在太多。

所謂「勞務派遣」,最終目的並不是要搞未來國企「正式工」、「臨時工」這套,而是希望盡快搞一個社會保障t系出來。

這樣勞務公司不倒,哪怕工人工作的工廠倒閉或者出售了,這些工人起m還是國家工人,還是有一份最低保障。

這只是他作為一個渤海省人,對那段不堪回首的歷史,做出的一點微不足道的努力而已。

當然。由此造成國企用工政策更加靈活,在s營企業還不活躍的年代里,稍微提高一下工人積極x,還算是有點正面意義。

但問題是,說實話,他對大下崗真的沒有太多的研究。對國營經濟,他更多是冷眼旁觀,甚至有些不屑一顧。

就好像打游戲一樣,當你將一個游戲打通關,讀檔重新來過。沒有了那張直奔關口而去的緊迫感。反而能發現很多之前忽略掉的東西。

老一輩國企工人里,有胡世武這樣認真負責的主人翁,也有每天上班喝茶看報混日子的老不修。

新一代工人里,有偷廠里東西拿出去賣的三只手。可也有換個環境就發光發熱的傑出人物。

國企活力低下這個帽子,能扣到工人們的頭上嗎

前世的胡文海心中,並沒有一個答案。或者這種單憑某個人群屬x,就給某個人定x這種做法,根本也就是不科學的。

八十年代參加工作這些人,並不會比五十年代參加工作的人要「壞」。但要說是t制問題。可五十年代的國企h金期t制有什么不同有些五六十年代參加工作的人,到八十年代爬到領導崗位,偏偏正是治亂之源

胡文海坐在汽車里,此時他的心里是無比矛盾的。如果按照他前世的觀點,自然是支持國企賣賣賣,因為在他的目光所及范圍內,s企的效率和執行力無疑是比國企要強的。

王船夫搞電池打的外資節節敗退,搞汽車更是比那一票買辦國企讓中國人長臉無數倍。華為搞網絡能賣到美國人耍賴不讓他進入美國市場,可拿著國家補貼的聯想卻成了「美國良心企業」。

雙方的對比實在太明顯了,他下意識的自然是覺得國企乃是不公平的市場競爭者,只會憑借特權和政府支持搞小圈子和強壓s企低頭。中國的國企,除了明顯應該政府承擔的非盈利x質的領域,都應該和s企競爭者較量一下。

至於說資本家沒有良心,那要法律做什么的監管到位,執行堅決,沒有良心有對法律的敬畏之心不也一樣

但是昨晚他和老爺子胡世武心血來c的一番談話,卻讓他的人生打開了另外的一扇窗戶。

結合他重生之後的經歷和觀察,他不得不承認,自己過去的看法並不完全正確。

「七十年代之前,工人的勞動積極x還是很高的,那時候工人對企業管理能夠發揮很大的影響力。」

胡世武在聽到胡文海的提問之後,像是充滿了緬懷的說道:「八十年代之前,工人的前途不用說自然是相當好的,以工廠為家那不是說說而已,絕大多數工人是身t力行帶著這種責任感在工作的。哪怕這三十年有這樣那樣的問題和運動,但國家除了少數j個年頭,仍然是保持了相當快增速的。」

胡文海當即點頭,這個數字他心里記得清楚。中國49年gdp是180億美元。到1985年是9000億美元。如果否定前三十年的建設成果,那這個數字難道是從天上掉下來的,或者是從地里鑽出來的

gdp的增長,說明了工人參與管理這種模式是沒有問題的。是能夠為中國經濟帶來動力的:「可是爺爺,那為什么現在的國企工人卻沒有過去那種動力了呢」

「為什么」胡世武難得的哼哼冷笑:「因為工廠不是工人的了唄你別看現在的工人還能和廠長拍桌子,可人人心里有桿秤。現在可不是八十年代之前了,不是工人當家做主,而是領導決定工人的命運。國家又消化不了那么多的新增工業人口。」

「工人的社會地位和生活環境在迅速下降,城市工業人口面臨嚴重的就業困難,哪還有心氣和官僚爭奪企業的管理權」

「誰在掌握這個國家和企業廠長、技術人員和官僚,工人的地位一落千丈,當然就沒有管理企業的積極x。但這還不是最糟糕的,最糟糕的是畢竟咱們還披著國企的p,管理層搞管理又不能學資本主義那些調動積極x的手段,吃相還不能太難看,所以就只能是拋棄效率追求所謂的公平,也就是變成了大鍋飯。」

「你看從進入八十年代。國企的效率就顯著的開始降低。表面上來看,是所謂的平均主義大鍋飯的原因。但根本上,則是工人被排除到管理層之外,官僚開始獨攬資本管理權力導致的。不說別的,現在社會上都說十億人民九億倒,可真正能拿到倒賣利益的都是什么人有j個是沒有背景的普通工人老百姓的眼光是雪亮的,不是自家東西,g嘛那么積極」

胡世武的話說的胡文海目瞪口呆,他從來不知道,原來這段歷史在老人家看來原來是這個樣子的。

他又不甘心的問道:「那有沒有辦法再把國企工人的積極x調動起來如果能夠回到五十年代工人勞動的積極x」

胡世武g脆的打斷他的問題:「你問你爹。是願意被全廠人監督著,拿著和工人差不多的工資,c著全廠最重的心。還是願意大權獨攬,這個廠長一言九鼎。手下工人命運存乎一心」

胡文海無言以對。

胡解放是個很負責任的經營者了,未來為了能夠讓501廠保留下去,可謂是費盡苦心,甚至搭上了自己的一生追求。可是如果問他,是願意讓工人參與管理,還是擴大廠長的管理權限。這個問題的答案不問可知。

「那就沒有辦法」

「沒有,走上這條路之後就沒有回頭路了。」胡世武說的斬釘截鐵。

胡文海無言以對,想想也是,蘇聯解t為什么給了中國人那么巨大的震撼其實中蘇兩個社會主義國家,此時面臨的問題j乎都是一樣的,工人生產積極x降低,權力向官僚階層集中,經濟發展遲滯。

從根子上來說,是生產力發展跟不上工人群t的擴大。國家負擔不起所有國民都想擠進工人階層,並且享受工人階層過去的「特權、中產生活」,於是只能從收買整個工人階層和國民,變成收買少數官僚階層了。

到最後收買官僚階層導致的生產效率低下,經濟停滯,國民不滿增加。蘇聯官僚們更不滿足於披著社會主義p,不能盡可能的壓榨工人,不能繼續擴大自己手上的權力,於是g脆想要撕下身上這層p,向著西方資本家們看齊,拋棄整個工人階級。讓工人階級從過去的國家主人、工廠管理參與者,變成沒有權力的c民。

而蘇聯人當真也就這么做了,結果如何自不必說。

歸根結底還是生產力發展跟不上工人群t規模和物資需求的增長,如果蘇聯當年能夠滿足收買工人階層的要求b列日涅夫剛上台的時候,曾經做過這個努力,但很快就發現這是蘇聯所無法負擔的。

於是他轉而收買官僚階級,在b列日涅夫時代,蘇聯官員貪污的問題j乎達到巔峰,也就是在他執政的最後j年,蘇聯的經濟增加近乎停滯。為時期官僚撕p提供了現實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