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七章 特別的城市(1 / 2)

帝國重器 周碩 2176 字 2021-10-29

「這里就是綉城了」

辛曉松是郵科院技術與標准研究所的所長,全國各地應該說是去過了不少地方,祖國的大好河山天南海北都留下了他的腳步。

然而當他踏上綉城的土地開始,卻不自覺的放緩了腳步,有些遲疑起來。

「嗨,麻煩,讓一讓」

辛曉松身後傳來一個聲音,讓他不由自主的向旁邊讓了一下。

只見p刻之間,如同風一般在他身旁跑過一個人。他是個穿著藍se跨欄背心的年輕人,耳朵上扣著一個簡易的耳麥,腰間別著一個walkman的隨身聽,腳上穿著白se的回力球鞋,跑起步來揮灑自如、自信昂揚這倒是不奇怪,如果辛所長、哦,辛所長的年紀大了點,如果他兒子腰間也能別個walkman的隨身聽,肯定也要一大早跑到自己沒有力氣為止。

哪怕累的吐舌頭,放心,這對年輕人來說也是甘之若飴的事情。在別人家買個收錄機好像買了一發155mm榴彈那么大件家用電器的年代,能把音響設備跨在腰上,就好像黑衣人那把威力無窮的小手槍一樣拉風。

在娛樂匱乏的年代里,早上晨跑時候周圍人羨慕而新奇的眼神,就已經足以值回票價了。腰上挎著walkman的人,那是斷然拒絕在人少的地方跑步的。只有哪里人多,才一准要往哪里一頭扎進去不可。

「s包。」辛曉松搖搖頭,撇了撇嘴。

「現在的年輕人,真是,哼」

好在前面的男人是邊聽歌邊跑步,辛曉松的話是聽不到的。不過如果辛曉松能夠注意到他的嘴型,就會發現跑步的年輕人正在不斷的默默讀著什么。從他不斷重復的嘴型來看,似乎像是在重復一個英語單詞的發音方式。

也幸好這個年輕人的心思不在辛曉松的身上,不然以東北人的暴脾氣其實也不能把他怎么樣嘛。

東北人也一樣是普通人,一言不合就跳、哦不,是瞅一眼就g仗的那種人,在東北還沒有大下崗之前,同樣也是稀有品種。像那種社會上的混混二流子,實際上反而是社會上鄙視鏈的最底層。

也就是原來歷史上的十年後,東北經濟崩盤才帶來的惡果。別說是東北了,蘇聯解t之後,光頭黨可是世界十大黑幫之一。放到蘇聯還在的時候,古拉格那幫垃圾又算的了什么

稍微抱怨了兩句,辛曉松重新又拎起手上的p箱,開始舉目四望。很快,他就在一群高高舉起的紙牌中,找到了自己的名字。

「哎,你們是新科公司的我是辛曉松。」

「哦辛所長您好,我是新科公司公關部的,我姓徐,您叫我小徐就行。」

打著辛曉松牌子的年輕人連忙伸出手來,想要和他握手。卻沒想到,下一刻一個p箱就塞到了他的手里。

「幫我拿著,別磕碰到」辛曉松松開了衣領的扣子,喘了兩口氣:「走吧,先去招待所安排我休息一下。坐了一晚上的火車,簡直把人累死了」

「好,您往這邊走。」小徐看不出絲毫不滿,一臉笑意的在前面帶路。

早上七點停靠在綉城的過路火車,辛曉松火車上坐的是卧鋪,其實倒也不算太累。這時手上輕巧了,再抬頭打量周圍的景se,才看出綉城和其他地方的不同來。

其中一點,就是綉城的街道上,摩托車竟然很是不少。然而相對這么多的摩托車,汽車的數量卻不太顯眼。

有嘉陵、輕騎和黎明這樣的國產貨,也有川崎125這樣的進口車。這年月普通人騎上一輛摩托車,那就和三十年後開跑車一樣。輕騎能算是美人豹,嘉陵250則類似於酷派的風格。長江750是牧馬人,如果胯下騎的是川崎125,那至少相當於一輛奧迪tt了。

如果你出門開的是一輛菲亞特小土豆,不用說,三十年後開保時捷都沒有你拉風

就在早上上工的時間里,綉城街道上摩托車在自行車海洋中竟然至少能占十分之一哪怕是放到帝都,也沒有這么高的比例。

但相對於這么多的摩托車,想來綉城人的收入肯定很高吧說不定開汽車的人也不少

然而早晨時候街道上的汽車,實際上卻並不是很多。有一些菲亞特小土豆,有一些蘇聯的拉達,還有大沽的大發面包車和極少的桑塔納。更多的是圓頭圓腦、看起來頗有點憨厚可ai感覺的公j車,它們在自行車和摩托車的海洋里,簡直就像沙丁魚群里的鯨魚一樣。

雖然聽說綉城很可能在今年拿下一個特區名額,但要和深土川比,兩者又是不同的風格。

深土川的特區地位,很大程度是因為它與香江隔河相望、比鄰而居,在與國際經濟j流中因此有特別的優勢。

在經濟上,深土川主要承接的是港資、僑資和國際投資,經濟運行的模式是外向型的,以進出口為主。工業模式上主要是加工業,像是f裝廠、電子廠、玩具廠,產業集中在人力密集型領域。

然而對綉城來說,卻不可能這樣做。首先綉城沒有這個地理優勢,它身處渤海內側,周圍沒有香江這樣的,對外資的號召力並沒有那么大。

其次和深土川當年建設中全國支持也不能比,綉城可以依靠的也只有渤海省一省之力,最多就是東三省齊心協力。進出口優惠的政策即使一樣,恐怕也無法與具有先發優勢的深土川相比。

再者深土川的工人可以說是吃苦耐勞,nv工們可以坐在c作台前一整天,就連上廁所都有時間規定。但這樣的勞動紀律,不論是八十年代還是二十一世紀,從來都沒有在東北能夠流行過。

究其原因,大概是東北過早的進入了高度城鎮化社會。以渤海省為例,八十年代城鎮化率高達42.4,全國僅次於帝都和魔都和大沽這三個直轄市。

到1990年,渤海省的城鎮化率是50,到二十一世紀,則是67。在中國飛速發展的這三十年,城鎮化率才提高了25。然而這樣低的增長速度,到2014年渤海省的城鎮化率仍然還是全國第五。

城鎮市民在八十年代相對農業人口是特權階級,生活要優渥的多。福利、生活條件和就業水平,理論上是遠超過中國其他省區的。本身就不擔心就業問題的東北工人,是無法「忍受」像深土川的「血汗工廠」里的管理模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