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零一章 艾哈德戰略(2 / 2)

帝國重器 周碩 1658 字 2021-10-29

「為了全歐洲的利益,我們今天並非是見死不救,而是要讓犧牲更有價值。」

要不怎么說人家科爾是政治家,這個思想高度立刻就折服了在座的內閣成員們。

他們不過是想著趁火打劫,利用金融危機給德國撈些好處。但是同樣的事情,到了科爾的嘴里,立刻就變得高大上起來。

你看我們並非是冷血的資本家,實際上我們心里也在滴血。只不過為了歐洲美好的未來,不得不暫時把良心扔掉了。量子基金砍在英鎊身上,我們德國人一樣是傷心的!

科爾這個論調一拋出來,頓時贏得了眾人的認可。德國央行的行長施密德當即點頭,心悅誠服:「是的,如果每次生金融危機,都是以損害德國利益的方式解決,這是非常不健康的體制,說明我們的聯動匯率制是有著嚴重根本性缺陷的制度。」

「我們德國並非不願意幫助歐洲國家擺脫金融危機,但那不能總是采取非常辦法。我們應該有一個制度上的系統解決方案,只有如此,才是一個負責任國家應該做的事情。」

財政部長亨舍爾連連點頭,振奮的跟進道:「我們可以在今年年末歐共體馬斯特里赫特會議之前,先舉行一次十二國的財長聯席會議,就歐元問題進行談判。在金融危機的背景下,歐洲各國將無法拒絕我們在歐元區的支柱地位,進而將整個歐洲納入我們的市場體系。」

「英國人如今大禍臨頭,他們不可能拒絕這一要求。」

科爾沉默片刻,有些難以抑制興奮的點了點頭。

歐盟和歐元區一旦成立,德國的工業產品將毫無阻礙的在整個歐洲傾銷。除了英法尚且有能力抵抗,其他那些諸如希臘、西班牙、荷蘭、比利時的歐洲國家,哪個能與德國工業產品競爭?

事實正是如此,在歐盟成立以前,歐洲各國也都是有自己民族工業的。希臘的汽車、造船產業曾經相當達,經濟增長度在八十年代以前甚至比西德都快。然而等到歐共體成立,希臘1981年加入歐共體之後,到九十年代,這個國家已經徹底淪為德國人的度假勝地了。

其他國家也相差不大,藍星上有幾個國家的工業實力能和德國競爭呢?

德國人動了兩次世界大戰也沒干成的事情,德國人通過歐盟兵不血刃的就干成了。

從歐盟成立以後,整個歐元區去工業化就成為了大勢。但是反觀德國,一個二戰戰敗國卻成了歐盟的定海神針。而戰敗國德國也通過歐盟這么一個世界新興經濟、政治實體,徹底將自己從戰敗國這個泥坑里拽了出來,披上歐盟的馬甲搖身一變成了世界舞台的重要政治力量。

科爾作為德國總理,兩德在他手上合並,可以說是生而無憾。如果能為德國控制歐盟再打下一個基礎,他就是當之無愧的德國英雄。

「十二國財長聯席會議,這是個好提議。」科爾輕輕點了點頭:「我們的目的絕不是要在這次金融危機賺到多少錢,錢是毫無意義的事情!我們要做的,是樹立起德國馬克堅不可摧的信用。只有如此,才能實現路德維希艾哈德為德意志民族所規劃的道路。為了能夠促成歐元的行,哪怕是在表面上吃一些虧,也是可以接受的。」

科爾所說的這個道路是什么?其實就是歐元區的道路!路德維希艾哈德,這是一個對世界局勢影響深遠的不那么知名的德國人。歐元和歐元區的整個戰略設想,都是出自這位西德戰後經濟負責人之手。

路德維希艾哈德的歐元區戰略,實際上就是一個思想,那就是想盡辦法維持德國馬克的堅挺地位,打死不貶值!最可怕的是,除了美國人在廣場協議之後導致的馬克貶值之外,德國人真的把這個戰略幾十年如一日的執行了下來。

到了九十年代,已經是這個戰略可以開花結果的時候了。只要歐盟成立、歐元區確立,整個歐洲將成為德國的經濟殖民地。德國打了兩次世界大戰都沒拿到的東西,就要瓜熟蒂落掉到德國人的懷里了。

在這樣一個戰略機遇期,科爾和他的整個內閣都在摩拳擦掌。

「好,亨舍爾你去做這件事。我親自給各國總統打電話,盡快將財長聯席會議組織起來,以盡快應對這次歐洲的金融危機。」

「是,我這就去起草具體的方案。」亨舍爾說完,點頭轉身離開總理辦公室。

而科爾也拿起了桌上的電話,要通了希臘總統的熱線電話。

……

「是的,密特朗先生,我期待12月在馬斯特里赫特和您的會見,再見。」

科爾剛剛撂下電話,突然就見到他的國防部長古騰貝格跌跌撞撞的跑了進來:「總理,不好了!俄國波羅的海艦隊,出現在了呂根島外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