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六十三章 算我一份(1 / 2)

帝國重器 周碩 1549 字 2022-07-27

AK小說 www.06ak .com,最快更新帝國重器最新章節!

「從1990年開始,韓國重工業主要支柱鋼鐵和造船,就在中國東北地區競爭下瀕臨崩潰了。」

「如果從長遠出發,發展汽車產業確實是解決這一問題的較好方案。汽車產業擁有高附加值和龐大的市場,能夠消化韓國的鋼鐵產能,並且與中國東北地區的產業競爭形成比較優勢。從目前的發展規劃來看,中國應該還沒有大力發展汽車產業的規劃和基礎。」

「大宇集團從1984年開始向國際市場出口汽車,這里是大宇每年出口汽車的詳細數據。1986年,大宇生產16.7萬輛汽車、出口12.1萬輛。然後逐年遞增,到1990年之前,全年產能能夠達到80萬輛左右,出口數量在65萬輛。但是從1990年以後,大宇出口汽車數量就開始急劇降低,1991年出口50萬輛、1992年出口32萬輛,今年出口形勢只會更加嚴峻。」

「這其中最重要的一個原因,就在於90年代以來,中國大陸正在成為一個新興的汽車配件生產市場。通過八十年代的桑塔納國產化計劃,中國培養起來了一批質量合格的汽車配件企業。這些企業在進入汽車配件國際市場之後,日美歐等國汽車企業的成本開始顯著降低,韓國汽車產業的優勢被迅速抵消。」

「然而更重要的問題是,大宇汽車今年非但沒有削減產量,反而通過銀行貸款繼續擴大了大宇汽車的生產線。超過100萬輛汽車最後很可能需要通過國內市場消化……」

「但是我們韓國,一年能消化掉100萬輛大宇汽車嗎?」

破舊的倉庫里,尹正學正面對著一群來自不同社會階層的人侃侃而談。這些人都是他之前在kb銀行里工作時候的客戶,他們有的是小企業主、家庭主婦、退休老人,也有學生、包租公和飯店的小老板。面對他的這番言論,做出的反應當然也各有不同。

家庭主婦和退休老人明顯不太相信他的「危言聳聽」,而包租公和學生則是滿不在乎。冷不丁的就有人說韓國第二大的企業大宇要破產,這也得有人相信才行。更何況在尹正學嘴里說出來的還不止是這么一點,而是認為大宇一旦面臨破產,緊接著貸款給大宇的多家韓國大型商業銀行也都會面臨嚴峻的破產危機,然後進而導致很可能是一場波及全國的經濟危機……

韓國人這小日子過得好好的,結果你和我說國家馬上要破產了?

尤其是在實業出現問題之後,韓國國內資金大量進入金融業,導致了市面上出現的某種虛假繁榮。光是從報表分析上來看,大宇過去三年里根本沒有倒退的跡象。汽車出口從三十多個地區猛增到了三百多個地區分公司,為了打開國際市場大量的投放廣告並且增加人員待遇。

實際上這完全就是在飲鴆止渴,更加是大宇不得不進行的背水一戰。如果不能短時間內打開市場,鋼鐵產能消耗不掉、造船業崩潰速度超過汽車產業的增長,那么這顆炸彈很可能立刻爆炸。在立刻原地爆炸與天魔解體大法之間,大宇顯然選擇了後者。

大宇是韓國第二大企業,而又是重工業第一,實業衰退對它的影響是極其致命的!尤其中國造船產業的異軍突起,對以造船起家、並且始終堅持造船投入的大宇來說更加致命!

天魔解體大法之下,大宇硬是燃燒了三年時間,可惜並沒有換來奇跡——因為奇跡現在仍然沒有和韓國建交,當然也就別提什么雙邊貿易和投資建廠了。

到了如今,市面上由於寬泛的金融政策依然維持著表面的繁榮。但是韓國的整個第二產業,實際上都已經岌岌可危。

如果沒有這次的金融風暴,韓國或許還能尋找機會調整產業結構、想方設法與中國建交。然而很可惜的是由於整個國際大環境的改變與東北亞地區出現的新興重工業集群,讓韓國目前的經濟環境比歷史同期惡劣了至少三到五年,更是讓韓國打開中國市場的希望遙遙無期。

這場93金融風暴看起來似乎與97金融風暴類似,但實際上差距極大。

歷史上韓國雖然遭受了97金融風暴的影響,一度甚至面臨國家破產。但實際上從整個經濟基本面來說,韓國經濟在遠期仍然被國際資本看好,所以97年以後韓國放棄抵抗反而有大量外資進入。但是在當今這個國際局勢下,韓國未來經濟走向,已經沒有人能夠看清了。

這里的原因很多,首先是韓國本身體量不如歷史。經過多年來的實業衰退,再加上金融風暴提前多年,韓國此時整個經濟大環境並沒有發育到真正發達國家水平,仍有可能重新落入中等收入陷阱。韓國的產業轉型包括汽車、半導體這兩大支柱,全都處於轉型關鍵期。

然而這兩個轉型方向,幾乎全都要面臨中國大陸的強勁競爭。汽車產業不說,三星轉型半導體的路其實已經被胡文海徹底封死了。液晶顯示器、存儲器和通信設備,這是未來三星的三板斧,現在主導權都在新科手里攥著。而可以預見的未來,中國大陸將迎來一波可觀的晶圓廠產能爆炸。

其次是韓國的國際形勢不容樂觀,中韓建交無門,但蘇共卻就在家門口。駐韓美軍是否可能增加?面對敢扔大蘑菇的蘇共,韓國要不要部署美軍的反導系統?那么這會不會進一步刺激朝鮮和中國,導致中韓關系趨冷?

韓國唯一能夠期盼的,就是中國盡快完成創世談判。這樣一來韓國可以借助世貿組織這個平台,完成進入中國市場的期盼。但即使一切順利這也要在三四年後,還得祈禱中韓世貿談判的時候,中方動的刀子不要太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