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九十六章 琴心(2 / 2)

全音階狂潮 靈宇 3109 字 2021-04-23

王蕊回以鞠躬。

楊景行指座位。

王蕊這下明白了,再次鞠躬,然後轉身回去了,坐下了。

掌聲也逐漸挺了,王蕊媽媽也沒好意思堅持到最後一個。童伊純對王蕊的第一印象實在是太好了,從她身上看到了良好的修養和學識,跟楊景行打聽呢……

蔡菲旋登場,言語之間好像有點點小自卑,身為民族樂團里的一個電吉他手。不過觀眾很支持她願意為民樂服務的態度,曲子開始之前就掌聲鼓勵。

《安全速度》是一首好聽為主的電吉他曲子,如果說創新的話就是旋律上的一些民歌民謠元素,內容比較豐富不單一,技巧要求對蔡菲旋來說完全沒問題,而且今天這場合也不是和電吉他炫技。

對今天音樂會的主題而言,《安全速度》應該是藝術價值最低的一首曲子了,不過還好,觀眾依然很支持,年輕人不少叫好的。蔡菲旋自己看起來也挺滿意的,而且她的親友團是男友和朋友,十分支持她。

接著是於菲菲的《織會》,獲得了和王蕊差不多的待遇,小姑娘明顯興奮,鞠躬幾次後回座位的時候還在齊清諾旁邊停住了,要傾訴什么。

年晴站了起來,還沒走上前呢,剛聽下去的掌聲就響起來了。

其實平時懶得跟什么一樣的年晴站上前,一身穿著加上天然瘦,看起來還挺清爽干練的,她的神態語氣也沒那么藝術:「我叫年晴,三零六的鼓手,我的專業叫西洋打擊樂,接觸練習過很多種打擊樂器……」

年晴的意思,說起打擊樂和節奏,可能有人誤認為中華文化在這方面有短板,錯了,中華民族的打擊樂才叫豐富深邃呢,編鍾就不說了,那是欺負人,鼓也不說了,中國這么大數不清的鼓文化也是欺負人,鑼也一樣,也太多了……

年晴說起木魚一敲竹板一打的時候,把好些觀眾逗笑了,看樣子傳統文化是欠缺傳承傳播。

鼓吹了一通傳統打擊樂後,年晴還是要坐到套鼓後面去,嘗試用這套東西來表現中國傳統打擊樂的精神內涵。

《回首安靜》,純鼓上而言,基本上是一首內行聽門道外行聽熱鬧的曲子,楊景行也了解情況,所以給了年晴很多配角,笛子古箏二胡三弦都上了,而且不同的配角用不同的旋律和節奏,把主角襯托陪伴得很好。

在業內人士看來曲子算不得多創新,但是對聽眾而言足夠新鮮,也有不少很好聽的段落。

一曲結束,掌聲和喝彩都很熱烈持續,就算不懂欣賞打擊樂的,也看得出來年晴的專業和認真,尤其還有笛子這些偶爾突然冒出來給人驚喜。

錄過幾張專輯的童伊純對鼓是比較熟悉的,贊嘆年晴是個好鼓手,穩、准,能狠能柔。

接著是邵芳潔的《花腔》,好聽為主,創新和技巧都一般般。純旋律而言,《花腔》是十一首獨奏中比較突出的,明顯強過《花腔》的只有溫心了。

不過《花腔》更具歌唱性,名字就體現出來了。

一般來說沒人拒絕好聽,而且是還沒聽膩的新曲子,所以邵芳潔也差不多被當成演奏家對待了,掌聲比較持久。

輪到齊清諾了,她一手提椅子一手提吉他上前,並不吃力,還裙擺搖曳,楊景行都笑了。

在掌聲中坐下後,齊清諾也笑:「和大家一起感受了《新羅畫骨》的神韻,《離離》的廣博,《無窮極》的空間,《織會》的維度,《臨風唱》的美景……」

甘凱呈提醒楊景行:「誇你呢。」

童伊純笑。

齊清諾和彩排的時候台詞不一樣了:「……我彈一首《溫心》,向所有關心幫助愛護過我們的人,說一聲謝謝。」

觀眾掌聲歡迎,齊清諾身後的同伴也在短暫的意外後也紛紛大力支持團長。

琵琶二胡還好,只有中國人的少部分人在鑽研,吉他這東西,全世界不知道多少人在彈在創作呢,就幾根線和那么些和弦,要想形式和內容多新穎,楊景行恐怕也難辦到,除非超前創新,比如用錘子來彈……

《溫心》就是一個好聽和豐富,外行聽得悅耳,彈吉他的能聽出齊清諾的指彈技術,作曲編曲的能聽出楊景行的用心。

沒分手的時候,楊景行還跟齊清諾說什么不想女朋友在台上大放異彩太引人注目,所以曲子才略顯低調平實,就是讓人聽完後覺得還比較溫暖愉悅就行了,不想讓齊清諾被驚喜給那么多人。

可楊景行失策了,幾百觀眾安安靜靜地聽齊清諾彈完一曲後,立刻獻上的掌聲根本不輸給之前給王蕊的給劉思蔓的,而且彭一偉他們也沒帶頭起哄,甚至還落後於大部分人。

其實楊景行自己也起勁,但是好像輸給甘凱呈和童伊純。

可能今天的大部分聽眾還是不夠專一鍾情民樂,可能在他們看來,彈一手好吉他更難或者更值得欣賞,也沒准這些人都是主辦方派票請來的,提前打過招呼了……

齊達維是見識過大場面的人,可他還是邊為女兒鼓掌邊回頭看,一臉洗滌輝煌後的驕傲。

可齊清諾可能是膩味了父輩當初在舞台上的那種和觀眾密集煽情的互動,她起身後提著吉他站立了幾秒,為觀眾席微笑了幾秒,然後就鞠躬了,然後就提起椅子回去了。

這些觀眾席上的人也是沒自尊,台上愛答不理的那么點意思,下面的掌聲還在繼續熱烈……保不齊是有些人覺得齊清諾甩了楊景行解氣!?

不過回到自己的位置後,齊清諾並沒馬上坐下,而是再次鞠躬,然後抬手有請何沛媛。

何沛媛也是自己提椅子上前,這個過程中,觀眾席上安靜了下來。

童伊純好像看得清楚,對楊景行說比錄像上漂亮,然後提醒甘凱呈好好欣賞,甘凱呈卻沒猥瑣。

放下椅子,何沛媛站好,微微鞠躬,說話:「前面我們的琵琶王蕊說到臨風唱晚秋,說起晚秋,可能我們共容易想到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這首詩寫出了王維的怡然自得。很多時候,我們也渴望一份寧靜淡薄,所以一首《空山》獻給大家。

外貌還是有影響的,曲子還沒聽呢,掌聲就那么熱烈了,彭一偉帶頭的那幾個一點都不掩飾。

《空山》,和《臨風唱》一樣是很優秀的作品,陸白永的看法是《空山》的意境更高遠,但是對聽覺情緒的調動又更有力更合理一些。

其實曲子的內容和表現形式都很豐富,有些地方還要上撥子,不少段落甚至可以說復雜深邃,寧靜淡泊那是結尾的事了,多少曲子的結尾都是寧靜淡泊的。

何沛媛在掌聲中坐下,稍微醞釀就開始了。

純看譜子,《空山》的創新主要在旋律表現和節奏掌控兩方面,進而要求三弦演奏技法要在傳統方式上有不小變化。曲子結構比較精巧,也就是陸白永說的有力和合理的實現途徑,多種情緒的起伏和交接都做到精益求精。

潔白的款裙擺下,何沛媛的小腿和一雙白面黑底的穿鞋並攏在一起,她的台風和以前與了變化,顯得更穩一些了,以前還會做一些面部小動作,調皮搞笑什么的,今天是不可能了。

觀眾們始終聽得很安靜,除了中都段有一截非常快的手速表現,可能是懂行或者覺得何沛媛略咬緊牙關的樣子動人,有人不和諧地開口喊了句好。

何沛媛沒有被打擾,繼續專注於樂器,直到最後的寧靜淡泊,她才緩緩放松神態織體,開始越來越多看向觀眾席。

最後一個音符落下時,何沛媛也是看著二樓欄桿位置的。

何沛媛也風光了,三弦也風光了,先是整齊熱烈的掌聲,等何沛媛起身鞠躬並露出笑容後,觀眾席上開始喝彩叫好。

無法確定有沒有外貌的因素,音樂確實精彩,彈得也非常好。

或許是都知道是最後一首獨奏了,掌聲不肯停,叫好聲依然此起彼伏。

何沛媛保持著微笑,除了視線在母親和姨媽那短暫停留的時候中斷了一下,但始終很漂亮。

楊景行這大拇指給了半天好像也沒被演奏家看到,他也就繼續鼓掌算了。

站了十幾秒後,再次鞠躬,何沛媛也回去了。感覺高個女生提著凳子和樂器的背影,都很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