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三零二章 換方法(2 / 2)

全音階狂潮 靈宇 2583 字 2021-04-23

真尷尬,更尷尬的是楊景行自嘲地笑了一下,可其他人都不笑,全都盯著講座人的丑態。

楊景行趕快端正點:「我沒想到……除了我呢?」

金發女生似乎沒有第二選擇,想啊想。還好,格拉夫曼及時發聲了,在椅子上轉動身體看向更多學生,用盡量洪亮的聲音:「有多少人聽過這個人的錄音?沒關系,我相信他不會為此要你們付費的。」

關鍵時刻還是得專家大師來,一下就盤活了場面,聽眾們都樂起來了,然後紛紛踴躍參與集體活動,這個說聽過那個也舉手。

往好處想,大概也只有三分之一左右的人聽過那個幾年前的粗糙錄音,還不算玩完,楊景行還有點余地:「謝謝沒聽過的人,你們真好,但也請你們不要看輕其他人,我想他們只是想成為一個善於欣賞的人,他們勇於挑戰。」

好像並沒人接受講座人的示好,沒幾個笑容,那個什么卡洛琳又站起來簡直嚴正:「是的,的確是一個挑戰,剛開始聽你的錄音會覺得很難把握你的技巧,讓我覺得很熟悉又很陌生,我一度不知道該怎么形容你的演奏,我嘗試了很久才知道該怎么樣向我的朋友推薦你的錄音。讓我驕傲的是我相信自己已經做到了,我現在能懷著激動的心情平靜地聆聽它們,不光熱情奏鳴曲,還有莫扎特a小調、暴風雨、舒伯特,你的升c小調……我的教授告訴我當我能聽出一個演奏家的不足的時候就能更好地理解其中的優點,但是我認為完美或者缺憾對你的演奏來說並不重要,我無法用那樣的心境去聽你的演奏,我讓事情變得簡單,我只是聽音樂。」

楊景行也算堅強了,能在眾目睽睽之下不動聲色地聽完那么一長串殺人不見血的話,並且若無其事地接話:「你的教授說的很有道理,對自己來說也一樣,我認為當時我在彈熱情奏鳴曲時對第一樂章副部主題的樂句連接處理得松散了一些,對第二樂章十到十六小節的發音點漸強跟節奏變化之間的關系沒有做到嚴密,等等等等……」

金發女生也不傻呀,呵呵笑了:「那么,你的優點是什么呢?」還有好多聽眾也樂了。

好不容易挽回點局面,楊景行只求趕快翻篇:「好了,正經說,局限於貝多芬或者是《熱情奏鳴曲》,誰是你們最欣賞的而又發現了不足之處的演奏家?」

聽眾們一陣憨笑,然後還是金發女生說話:「在那之前我最欣賞的是里赫特。」

楊景行只點點頭都不看過去了,期盼著其他人:「還有呢?」

各大演奏家的名字逐漸羅列出來,並讓這些名字的支持者也紛紛冒頭,慢慢的又出現要一爭高下的趨勢了。

楊景行可不敢再搞分裂了,他換方法嘗試討好所有人:「好的,我們就聊一聊施納貝爾、巴克豪斯、科普夫、塞爾金、魯賓斯坦、布倫德爾、霍洛維茨、吉利爾斯、里赫特、波利尼。」

也行不通,看著講座人數完了名字,聽眾們簡直面無表情了,一個表示歡喜支持的都沒有,連那個卡洛琳也是看錯了講座人的表情。

楊景行只求:「時間不多了,簡單說一下。首先,第一樂章呈示部主題……」

看講座人又朝鋼琴去了,好多聽眾們終於如願以償的樣子。

楊景行坐下後先講最著名點的:「《命運交響曲》動機的出現,我認為巴克豪斯的演奏最具特點,像這樣……」

講座人的演示讓聽眾們連連點頭,還做出那些大驚小怪的表情。

楊景行又自說自話了:「塞爾金的音色處理最具風格,相信有很多人喜歡這樣的神秘變化……」

聽了四五個小節演示就瞪大眼睛捂住嘴巴這種事情,浦音的學生是真干不出來。

楊景行還是稍微看一眼聽眾:「里赫特的音色同樣迷人,但我覺得值得稱道的是他對兩段材料之間對比的加強突出,大概像這樣……」

已經有學生在扯自己的頭發了。

講座人不會欣賞的,他邊舉例邊模仿的全是大師們的突出特色,完全不涉及不足之處,比如貝克豪斯對再現部的獨特處理,肯普夫的明暗變化和首位銜接,霍洛維茨的層次清晰,施納貝爾的左右手對比,布倫德爾的維也納風格……有時候還不得不對比一下演奏家在彈其他曲目時的演藝方法。

聽眾們逐漸就麻木了,到後來都沒什么表情和動作了,也沒人搞記錄了,反正也要熬到頭了,看著就得了。

又有人進音樂廳了,這個遲到遲得過分了。柯蒂斯這紀律也成問題,居然也放進門,同學也見怪不怪還是事不關己。

當這個在講座還有幾分鍾就要結束時進場的人一手提著琴盒一手去牆邊提了小椅子繞到後場坐下時,大概是因為穿著還是身姿步伐,逐漸地吸引到了越來越的人的注意,而且很多人看了第一眼就就要趕快看第二眼甚至第三眼,然後有些人再看台上時神情都變了,有的欣喜也有的像是惋惜。

最趕時間的其實是講座人,這第三樂章才剛開始呢,他更沒空去招呼遲到的人。聽眾們也沒被遲到者新鮮多久,沒一會就又被台上麻木了。

對第三樂章的再現部和尾聲,楊景行都一句話帶過了,懶得細說什么了,最後還是想起來搞個小互動:「我再彈一段第一樂章。」

聽眾們繼續麻木著。

這次講座人彈得比較多了,接近三分鍾的熱情瘋狂片段,聽眾們好像感受到了什么,給出一些反應了。

終止後,楊景行看著聽眾們。

聽眾們點頭稱道的樣子,然後踴躍者就開始推理猜測了,基辛的風格?有點像阿勞。范克萊本?猜阿格里奇都不算過分,有異想天開的居然說貝多芬自己大概就會這樣彈。

楊景行公布答案:「浦海一個十四歲的男孩……」

豈有此理,這時候了還要耍人,聽眾們一片轟然。

楊景行站起來了,大聲說結束語:「我相信各位有著同樣讓人震驚的才能,祝願大家的才能都能得到施展,謝謝你們。謝謝盧梭先生,謝謝格拉夫曼教授,庫什尼爾教授,我認為你們的才能遠超音樂家,謝謝你們的貢獻!」

領導專家們邊跟台上致意邊開始帶領鼓掌。

楊景行還沒說完呢,望著最後面:「很高興見到你,科爾小姐。」

柯蒂斯這些學生也是真能演,他們就像剛知道希拉里科爾坐在那後面一樣,紛紛驚喜驚訝地轉頭去看。

剛坐了不到十分鍾的希拉里科爾沒掃講座人的面子,挺有大明星風度地笑著點頭,還舉起手指來張合了幾下,像是熟人。希拉里科爾的化妝穿著都像是要開演奏會,但真人跟唱片封面比起來還是有些差別的。

楊景行也沒過多蹭大明星的熱度,再次跟聽眾說:「謝謝。」然後就下台了。

掌聲這才正式響起來呢,柯蒂斯這些聽眾還是不錯的,都把注意力從大明星那轉移回講座人身上了,這熬出頭的巴掌拍得格外歡,並且開始起立。

聽眾都原地起立鼓掌呢,申請氣質簡直有點像前天晚上的紐約聽眾,連希拉里科爾也做得有模有樣的。

下了舞台的講座人就尷尬了,他總不能再回台上呀,也不能當自己也是個大明星去賞賜觀眾握手。楊景行只好在舞台前沿下又站住了,點頭致意不夠,再大聲謝幾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