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五四八章 不孤單(2 / 2)

全音階狂潮 靈宇 3284 字 2021-11-23

這個,應該還是鞭策吧,觀眾席上普遍選擇了嚴肅對待。

拒絕了在自己身後擺好幾乎頂住腿彎的折疊椅後,領導又對科研人笑了起來:「其實我今天還挺慚愧,因為我自己是科研隊伍的逃兵。我是河南周口人,一九八六年十七歲參加高考,僥幸考了個市狀元,全省第八,當時也沒什么理想,對物理比較感興趣就填了北大地球物理系的志願,運氣好錄取了。」

似乎不咋樣呀,台下並沒多少刮目相看的表現,連楊景行都裝得不動聲色。

接著,領導就花了點時間講自己的求學經歷,大概就是從以為誤入歧途到感受出科學魅力的轉變,然後想有一番作為就努力學習,理所當然保研了,當時的導師還很年輕,說出名字來大家可能認識。

豈止認識,台下簡直驚呼,那可是院士呀。看樣子科研人的確不善於搞關系,反倒是浦音把副市長的生平給楊主任理得清清楚楚。

領導還自嘲了,就因為自己研究生畢業後沒能繼續堅持科研的道路,導致導師當選院士的時候自己都心虛得幾乎不敢發信祝賀,當初的師弟現在都是學科帶頭人了。領導也坦誠了自己放棄科研的幾個原因,一是枯燥寂寞,二是收入微薄,更重要的是對自己沒有信心。

說起當時一個留學的名額是多么寶貴難以爭取,領導不用大家舉手就有底今天與會的人中有八成都是留過學的。接著領導就接連點名五六個,好像還不是參會者中最有成果的,但是副市長都能說出畢業院校和那些著名的實驗室及導師教授,甚至還有導師的諾貝爾獎獲得年份和研究成果。

這副市長是有備而來呀,下面也越來越嚴陣以待。

陳副市長又話題一轉,現在不僅僅是求學方便且有更多人選擇在學成後回家建設祖國,更重要的是有不少不留學也能做出很好的好成果,去年浦海的高校合計在科學和自然以第一作者單位發文七篇,其中一篇就是來自科學技術大學。

楊景行和高分子男這會就要回頭仰望之前跟他們扯八卦的那對師兄弟了,也太城府了吧。

明明是第一次見面,陳副市長在問了名字後又顯得對這兩個研究員和他們的導師都挺了解,還著重說明了顯得更開朗活潑的那個是來自湖南貧困山區,是同濟的學士碩士科大的博士,沒正經留過學,據他所知小時候家里是很困難的。

研究員真是膽子大,居然笑嘻嘻來一句:「現在還是困難。」

同行們配合著輕笑,領導就嚴肅祖國需要大家繼續努力建設,有成就了不能躺在功勞簿上,研究上有什么新進展嗎?

沒辜負領導期待,師兄弟又准備發文,不過這一次要投子刊。領導就問影響英子多少呀?同行們互相捧場,比主刊還高呢。

本科的所謂論文都還沒著落的楊景行,腳都縮到椅子下面去了。

回想自己求學那會一個二作都算突破開創,領導對現況充滿了激昂,他相信對浦海和中國的高校而言那些期刊不僅不再高不可攀,以後還會家常便飯。當然了,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口號喊得再響都沒用,還得一步一個腳印去走,所以今天這個座談會的主要目的是聽取大家對浦海高校的科研現況有什么寶貴建議。

領導說得挺謙虛:「讓我這個逃兵有機會再為科研做一點力所能及的努力。」

本來比較熱烈的氣氛突然冷了,沒人為領導捧場。

陳副市長笑著鼓勵大家:「今天我們暢所欲言,可以從大局著眼,也可以不拘小節,」

這么多青年科研人依然沒頭緒的樣子,之前陪副市長說話的那位年紀更長的領導臉上的期許都變成督促了,還好在還不算尷尬的時候先前喊市長好的那個起身了,背影和聲腔都氣度不凡:「陳副市長您好,我叫全石歧,是浦海交通大學中國法與社會研究院……」

陳副市長喜上眉梢:「我給大家介紹一下全石歧同志……」

人家也是搞文科的,不過三十出頭就出版了論述國家經濟文化建設成就的著作,還被副市長拜讀而且評價「角度和觀點新穎」並推薦有興趣的可以讀一讀。

雖然得到領導的表揚肯定,但這位浦海市傑出青年還是要把自己的成果全面充分謙虛一番,然後就觸景生情要從科研的角度就今天這場座談會談一談自己對中國特色的理解。

題目不小呀,副市長讓傑出青年坐著講,自己帶個頭,於是台上另外四人也前後左右擺好椅子和拉開筆記架勢。

傑出青年實至名歸,口才出眾滔滔不絕,思路清晰思想明確,越抒發狀態越好甚至開始輔以肢體語言。這么打動人心的演講真該去台上展示,也免得前排人要回頭對演說家刮目相看而後排的只能欣賞背影。

不過可能是因為已經看過著作還是平時見多了高水平,領導們沒有像蹲實驗室的科研人員那么入勝,聽了

幾分鍾後,副市長還對演說者把在座各位定義為「先富起來的一批人」的精彩論述進行了補充,認為共同富裕除了道德責任之外也需要合理制度的運行,大家在實際工作中有沒有相關的感受想法分享?

領導指的是制度方面嗎?這誰有資格感想呢?不少的目光聚集在了幾位最為功成名就的大佬身上,可是大佬們都是洗耳恭聽的架勢。

副市長又親自帶頭,深沉回想他的求學時期,國際上風雲變幻國內也波濤洶涌,生物個體都會審視自己的生存環境……

領導也年輕過,曾經也針砭時事捶胸頓足大失所望,更多是激情豪邁豪報效祖國的雄心壯志,不過這領導可能有點小心眼,不然不會把二十年前跟人爭電腦的雞毛蒜皮鬧記在心間。

副市長還點名觀眾席中僅有的一位北大校友,認識得很套近乎,勉強從彼此相差了十多年的體驗中找點共同語言。

獲得南洋理工電子工程學博士學位如今在復旦主攻什么mems的北大校友被副市長的佩服加羨慕急得抓耳撓腮支支吾吾,口不擇言了:「不算前沿,我反而認為相對還比較落後。」

副市長願聞其詳,落後體現在那些方面?什么原因造成的?

這位科學家還真就一五一十,首先自己的專業細分主要有那幾個領域,有些什么樣的技術指標,他所知的國際先進到了什么水平……

台上領導都聽得求知若渴,不過看他們只敢在一些耳熟的詞句上稍稍點頭的樣子,估計也跟楊景行一樣是滿頭霧水。

「落後的一部分原因是起步晚」,這話大家都聽明白了,副市長趕緊借題發揮幾句,再問校友目前的具體研究項目是什么?有沒有什么困難?

科學家猶豫出一些尷尬:「這個不能說。」

在座大部分科學家好像都沒怎么意外,倒是副市長連連點頭還道歉自己把這事給忽略了,趕緊補充說明不僅科研項目甚至一些人的身份信息都比較敏感,不過這也一定程度說明科研事業中的青年人隊伍已經能獨當一面。

可能是感受到了的領導的平易近,接下來一個來自交大從事什么超支化聚合物研究的女科學家主動發言,說她並非針對復旦同行,而是從自己的工作中深切感受到了很多「沒必要的保密」造成的種種負面影響……總之科研應該盡可能開放。

副市長邊傾聽邊做筆記,然後謹慎認為發言人的觀點聽起來有一定道理,可是在他早年短暫的科研生涯中並沒多少這方面的體會,所以鼓勵大家一起討論。透明共享什么的在科研中好像真的比較重要,陸續有人嘗試發表個人看法,座談會局面也慢慢打開了。

先後聽記了七八個人青年科學家總體來說也不怎么深入和系統甚至觀點都不太統一的發言後,副市長努力從自己的本子中梳理東西,先肯定了大家的訴求充分說明了國家科研事業的進步,再提了一些針對性的問題,而且恭敬地請幾位「大佬」發表看法。

大佬就是大佬,比如一直干坐著好像也是來湊數的大生物學家肖科就並非不善交際,發言之前先彬彬有禮感謝領導,說起正題來也是侃侃而談提綱挈領,簡直富有領導氣場。

大佬的觀點明確之後副市長就表態了,明確就相關問題盡快召開專題會,不僅浦海各高校,還有科研院所也要參與進來討論,教委和教育局立刻開始搶抓落實,而且絕不能只停留在一兩場會議。除了表明自己會繼續就相關問題加強學習以統籌工作,副市長還這就發散開去,點出「透明」不能只停留在信息成果的共享,更重要的是科研單位之間加強合作,緊密團結起來為社會主義現代化事業增添光彩。

不說事情辦不辦得成,光是領導的態度和氣魄就夠讓青年科學家們意外得感動而鼓舞了,不知道是誰帶頭的鼓起掌來。

似乎受到熱烈氣氛感染,來自復旦大學搞什么哈密頓系統研究的教授作為現場年紀最大的幾個科研人之一從自己的實際經歷出發提出今天的第二個論題,和第一個論題緊密相關,就是透明共享之後的知識產權保護措施,他自己曾今就成為受害人,至於加害方是誰不是重點也就沒必要在這里細說……

一個系統里的問題是一環連一環,知識產權就要牽扯到學術廉潔,說起學術廉潔就讓人不得不想到一系列問題,比如經費管理。

面對那么多問題,副市長並沒不耐煩,不僅虛心聽取甚至肯定很多現象的存在並加以批評,當然了好多問題也是在一步一步去改善,而且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肯定會變得越來越好。

發現今天的領導居然能對一些「忤逆」之言寬和以待,青年人想解決問題的積極性更高了,而青年節座談會慢慢的也有點變味了,尤其是在一個看起來比楊景行大不了幾歲的科研人雖然不指名道姓卻是用詳細的時間和項目講述了「國有科研成果流失」的具體事例之後,不少人都表現出了不吐不快的沖動。

副市長好像都扛不住了,從之前的刻不容緩變成了語重心長,以「這個世界是不完美的」感嘆為開頭,給青年人們講了大好一篇雞湯。科學家們倒也吃這套,情緒都被安撫了下來。

「我一個小小的副市長,能做的很有限。」領導好深沉的樣子,默默注視大家一會後又打起精神:「對我能做的,我一定會經歷而為。」

台下肅穆鼓掌。

副市長又有了點笑容:「其實今天請大家來除了聽到最真實的想法外還有一個目的,甚至可以說是更重要的目的,就是讓各位都看一看,你們一點都不孤單,有這么多的同仁和志士在這么多的領域里努力奮斗,浦海高校的科研事業一定會越來越好,我們偉大祖國的科技建設一定會越來越輝煌!」

台下熱烈鼓掌。

副市長又凝重並動容一些:「通過剛剛的聊天,我更深切地感受到各位身上的使命感、正義感。我說了,這里有浦海市最聰明的大腦,你們已經功成名求,但是面對一些不合理一些漏洞,你們想的不是從中謀取個人利益,大家想的都是要讓我們的高校讓我們的國家變得更好,我深受感動,我深受鼓舞,謝謝大家!」

台上領導那一深鞠躬,好些青年科研工作者們都熱烈盈眶了。

副市長又說了:「我們休息一會,十分鍾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