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六零二章 不太清楚(2 / 2)

全音階狂潮 靈宇 2278 字 2022-11-20

「政府主辦應該沒問題。」楊景行還是沒底:「具體情況我也不太清楚。」

「不清楚……」經紀人疑惑了:「那邊說你是主要負責人呀,演出這塊,你跟瞿溪仝熟不熟?」

「我沒負責。」楊景行好干脆:「家鄉照顧讓我掛了個名,這么重大的活動我也不敢負責。」

「縣城演出……」經紀人好像看不上,不過:「現在市場在往二三線城市流動,趨勢很明顯。其實我們發現二三線更好做,打款爽快得多。」

楊景行也不敢接趨勢話題:「九純是小地方,可能條件有限。」

經紀人就表明去九純當然不說錢不錢的了,只是一來時間還不確定,二來承辦方的要求又比較高需要彩排,就算主辦承辦都不要求對四零二家鄉的事相信大家也都會自覺精益求精,比如有條件就真唱再自費帶上一隊伴舞之類,所以藝人得空出一周的檔期來保險,四零二也知道現在正是忙的時候,有幾個定金都收了。

楊景行衷心建議不要耽誤了既定工作,免得兩頭都顧不好。經紀人還是說要把九純放在首位盡量跟進協調,手里藝人不說打包總也能拿出一兩個去捧個人場。四零二雖然不負責但是作為九純人也就謝謝了。

曲杭賞星公司應該還合作不上浦海宏星公司,反正宏星的幾位總監主管看起來都不知道九純的重大活動,他們今天等著楊總監大駕光臨要商議的的首要工作就是「男子團體藝人選拔培養」,老板早幾天就簽字同意了大方案,各部門迫不及待馬上實施具體工作。

會議室里人手一堆策劃書,大多出自市場部,大家也知道市場部的文案又幾乎都是小老板的手筆,所以說事之前先好好誇贊一番。反而楊總監還得臨時抱佛腳抓緊過一遍那些沒來得及看的,比如十多頁的「市場調研」就充分表現出了張英奕對「偶像組合「這一形式的全面認識深刻理解,不過更激動人心的還是財務審批過關的預算報告,前期三十人的海選集訓再選拔費用就批了三百萬,難怪調動起了這么洶涌的積極性。

老板不在,大家趕著市場部總監上架快開始。楊景行根本不知道從哪里入手,只能拿著張主管的策劃書照本宣科了,首先是練習生的海選,分報名面試、校招和行業推薦三部分進行。

其實四零二一開始的好高騖遠是都要大學本科,還好大小老板務實地把條件放寬到十五到二十周歲有高中學歷或者在讀都可以,雖然在策劃書中象征性寫著高學歷優先,但大家都知道十幾二十歲能有什么高學歷呢?

那個校招方案的簡陋兩條明明就是寫著湊數的,楊總監卻搞不清狀況還一本正經大做文章,提議幾個部門成立聯合招聘組辛苦辛苦,除了藝術院校之外還應該考慮武校、體校和普通全日制大學,甚至要把校招人數控制在十五到二十人左右。

不過呢,這個市場部總監好歹是張彥豪任命的,同事們表面上還是得點頭嗯嗯,可以,同意。別說武校,四零二連特校的都能捧紅。

這楊總監還真能順桿爬,本來面試海選的預計工作時間為兩個月,他隨口一來就延長兩個月,因為馬上暑假了,干脆多拿出些時間讓招聘組進行更為充分的准備,不過出差是個苦活,楊總監就說嘗試跟老板申請一下按人頭算獎金。

也算同事了這幾年,周沈建平時跟楊景行的溝通比較多也比較順暢,今天甚至還默契了,周總監先於市場部強調了招聘組工作的重要性,要有獨到眼光更要有統一思想,絕不是挑幾張漂亮臉蛋那么簡單。

互相捧場,楊總監點頭對對對,這個重要工作當然還是由張主管來抓……

兩個小時的長會之後,周沈建還到楊景行辦公室繼續聊,關於肖喬的、游田昊的一些細節瑣碎,也感嘆女人一旦有了孩子比如童伊純……對了,周總監想起來一件事,這個男藝人的條件能不能放寬一點,他一個老朋友也是宏星的廣告合作商有個兒子,各方面條件都不錯近一米八身高,大專學歷……只是年齡二十三了。

楊景行說得直接,如果是很好的朋友最好是想辦法推掉,如果是一般的朋友就可以讓人來試一試,到時候集訓就會用吃苦受累的方式淘汰掉一半人,會得罪人。

周沈建想了想,還是定位為一般的朋友。

這兩個人聊著的時候孫雲宏又找來了,毫不避諱直接拿出一袋子的資料當著周總監的面給楊總監,他也實在是推脫不掉人情,還警告楊景行,等消息放出去走後門的指不定有多少,宏星現在的招牌可是閃閃發光了……

大老板的老部下干的這些事,楊景行一回頭就轉交給小老板了。

張主管對待工作的態度就端正得多,要跟總監好好聊一聊下一階段的工作,根據之前的會議內容,藝人的定位方面似乎需要作一些細節修改。

楊景行先說明,自己並不懂市場也不是有什么利弊權衡,只是也只能朝自認為更擅長的方向去做……

堵死了路讓得小老板沒什么發揮空間,楊總監下午四點不到就離開了宏星,還能趕到峨洋過幾十分鍾一小時的老板癮,不過走之前得先找魏文姝要一下銀行卡號以還上周的飯錢。既然不能是公款消費自然就得謝謝私人幫忙,楊總監說得挺客氣甚至見外。

峨洋現在也比較充實喜慶的感覺,雖然十九號平京的慶功會只有影視部的少數同事能去參加,不過龐惜在浦海也安排了全公司聚餐,而且比起聚餐更多員工更期待的是迎新工作。同事們都很熱心用心,用集體智慧搞出來兩套方案在公司競標難分勝負,還好下月初只是第一批,八月還有第二批,算是皆大歡喜了。

楊總也關注迎新,雖然沒趕上為方案投票拍板的存在感好時機,但他現在手頭又活泛了呀,私人豪擲兩萬塊巨款當活動經費。因為緊接在兩萬塊贊助之後的是楊總向全體員工轉發滕麗的文章《愛的升華》以「好文共賞」,所以好多同事似乎把贊助的功勞都算在滕麗頭上了,弄得她都有點急赤白臉了。

上月楊景行不是召集了了二十來個同事聊天並非強制性地讓大家寫東西來闡述某一個行業的的升級流程么,有人動作挺快兩天就交活,有人用心地多找資料弄的像是餐飲、出版之類的行業調查,也有人比較別出心裁地寫「學習」或者「科技」。

現在都一個月過去了,還有好幾個人沒交作業多半是不想寫根本沒把老板的話當回事,還好滕麗遲來的這篇寫「愛」的文章幫楊總找回了大面子,他當然要廣而告之。

在不到三千字的像是抒情散文又有些心理學社會學概念的文章中,滕麗從生物本能講到生命的靈魂,把人類的一切情緒都歸納到愛的范疇了,愛是本源愛是動力,什么物質什么藝術什么科學什么都是愛的衍生。

可是在全公司大部分人都在電腦前認真閱讀文章的時候,楊總又先走一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