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5 無兒還有孫(2 / 2)

冠冕唐皇 衣冠正倫 1640 字 2021-01-20

可實際上,如今的關隴勛貴們仍然不可小覷,特別是在經濟資產方面,仍然具有頗為深厚的底蘊,這一點就連那些山東世族人家都比不上。畢竟兩開帝業所分享的開國紅利,並不是簡單兩三代人就能敗光的。

而且就算在政治上,關隴勛貴們也並非就此一蹶不振。

武周後期所形成的李武韋楊這樣的聯姻集團,可以說是關隴勛貴蛻殼重生的一個產物,權力集中在更少數幾家之手,這種局面一直持續到開元天寶時期。

漁陽鼙鼓動地來,驚破霓裳羽衣曲。安史之亂爆後,既打碎了大唐盛世,也終結了李武韋楊這一政治集團的權位掌控,同時大唐皇帝再也不具備對整個天下的控制權。

後事不論,最起碼眼下而言,如果能夠籠絡借用一批關隴勛貴們的力量,對李潼而言是很有幫助的。

他奶奶武則天從上位伊始,就被高宗擺在了關隴勛貴們的對立面,過往這些年,雖然武則天也在有選擇的接受其中一部分力量,但整體還呈現一個打壓的態度。

所以眼下的關隴勛貴們,處境倒跟大內中的太監們有得一比,他們就算願意向女皇效忠,能夠獲得的信任也有限。再造李唐,則是他們為數不多的出路之一。

像是弘農楊氏楊執柔一家,武則天對其不可謂不親厚,自以外家視之,但在神龍革命時,楊執柔的弟弟楊執一仍然站在了李唐宗室一邊,以千騎使助力革命。

李潼倒不指望李守禮與他的小伙伴們搞什么大陰謀,能夠借用財力與人脈幫助故衣社展就很不錯了。

「一個個言則國爵門戶,教養優越,居然不知該怎樣興家治業,也真是捧著金叵羅乞食,讓人見笑。」

聽到李守禮這么說,李潼便笑呵呵說道。

李守禮眼皮一翻,看他一眼:「你也不要把人太過小覷,咱們是門私兄弟,你使用我沒有什么可說的,我也不敢不聽。可是那些朱門子弟,親長群立,哪一個不是滿腹算計?真正瞧著精明的,我是一個也沒有預算,免得再因些許貨利糾纏不清,吵鬧起來,引人觀望。」

聽到李守禮這么說,李潼不免刮目相看,旁邊李光順也忍不住嘆息道:「二郎一副疏闊愚態,不想心腹間也有錦綉密織啊!」

聽到長兄誇獎,李守禮不免笑逐顏開:「我也只是不喜賣弄罷了,家事長兄勤勞,外事少弟籌算,有福之人,哪用自己苦累心腸!入我謀算里十多人,三郎你放心使用,他們心計尚且不能過我,是不會有什么尾不定。」

李潼聽到這里,不免對李守禮豎起了大拇指,李守禮見狀更是歡樂:「舊年除殺丘賊,你們都不預我,我心里是很不高興,但也知自己欠於縝密。眼下你們作業許多,我雖然不細知,但能看不出?只是擔心自己口風不密,不敢深問罷了。總之兄弟不會害我,三郎只要應下我、百年之後墓傳留名李守禮,別的也不必跟我細說!」

「二兄真是大智若愚!」

李潼也忍不住嘆息道,頗為欣慰的拍拍李守禮的肩膀。

他們一家雖然隱居乾陵,但也並沒有完全免於世道風波。天授元年九月革命,皇帝李旦自請改為武姓,退位尊母。也是在這一個月里,他們兄弟三人俱賜武姓。

眼下改賜武姓,其實也談不上羞辱,而是一種保護。說明李潼為革命助力所作種種,他奶奶是記在心里的。否則滿朝宗王都姓武,唯獨他們兄弟姓李,太不合群了,太扎眼。

對於改姓,李潼倒沒有太大的抵觸,他們李家又不是第一次改,真要活在西魏北周時期,他還得叫大野寶雨呢。不過沒想到李守禮受刺激挺大,都算計好未來死的時候絕不能以武守禮這個名字下葬。

「後事如何暫不細論,二兄能情結同好,確是助事良多。你先讓他們籌集財本,我會吩咐人往河東幫助收取鹽貨,轉輸大河南北。」

河東自有鹽鐵之利,這在任何時期都是一本萬利的好買賣,而且眼下朝廷還未進行鹽鐵專營的改革。

李潼封國位於河東蒲州,在這方面是有間隙可入,先把道路打通再逐漸擴大經營。用他封地的便利和這些關隴勛貴的人脈提取鹽貨,順水直入汴州,然後再由故衣社接貨分銷,彼此都能得利。

他不是沒有更騷的操作設想,不過正如李守禮所言,那些勛貴子弟們自己或是智計乏乏,但家門親長卻極富算計。只有先用直接簡單的利好維系鞏固住這一層關系,才好再作進一步的圖謀。</br></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