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26 逃人不追,大開武舉(1 / 2)

冠冕唐皇 衣冠正倫 2241 字 2021-03-08

AK小說 www.06ak .com,最快更新冠冕唐皇最新章節!

時至今日,李潼所接觸到的時流不在少數,且三教九流無所不包,但唯有在與王孝傑交流的時候,常常讓他有種無言以對的感覺,這大概也是王孝傑與生俱來的天賦吧。

你的私忿不值一說,那你歸京後窩在家里門都不出?好不容易入宮來見,一通嚎哭吵鬧,難道是老子逼著你說的?

雖然王孝傑這個家伙常常讓人無語,但李潼對他的印象並不差。能夠熬過武周一朝的政治風波且還頗有建功,王孝傑當然不傻,但偶爾所流露出不失謀身智慧的精明又透出一股拙勁,並不讓人反感。

起碼跟大多數從武周一朝挺過來的老臣相比,李潼還挺樂意跟王孝傑相處。不同於其他一些城府深厚、喜怒不形於色的老臣,起碼跟王孝傑交流起來可以不必思慮太多。偶爾看到這家伙欣喜的像是一個兩百多斤的孩子,李潼的心情也會變得開朗許多。

見聖人沒有答話,王孝傑連忙又說道:「聖人召見,莫非是與吐蕃相關?年初蕃使一案,臣也有聞,若聖人欲借此機與蕃國論武,臣必不敢辭勞!河北一行勞而無功,若得授命用武青海,則必……」

「蕃國事務,已遣專使。今召王大將軍來,是有別事詢問。」

不待王孝傑把話講完,李潼便舉手打斷,然後才又說道:「早前王大將軍在直東都政事堂,曾負責兩衙宿衛相關,眼下朝中軍事以作革新,但我還想聽一聽大將軍於此舊事見解。」

王孝傑聽是此事,臉上先是流露出幾分失望,片刻後才又略顯緊張道:「聖人作此垂問,莫非兩衙禍事仍存余患?」

王孝傑基本的政治覺悟還是有的,早前他擔任宰相,負責兩衙軍事相關,那是在相王當國時候所發生的事情。他雖然心里感激相王將他一個邊將提拔為宰相,但也為這一份感激付出了代價,對於這一段履歷自然不願再多作談論。

而且當今聖人履極之後,對中央宿衛體系進行了大刀闊斧的改革,兩衙的舊體系幾乎盡數棄之不用,現在卻突然問起這樣一個問題來,自然讓王孝傑警惕不已。

看著王孝傑緊張的神情,李潼不免又樂了起來,這家伙早前雖然也不善掩飾自身情緒,但起碼還有滿臉虯髯稍作遮掩,可現在那張臉就像是白紙黑字的把情緒直接流露出來。

「倒也不是什么余患,只是近來翻閱故籍,發現王大將軍舊事頗為嚴謹可觀。今朝廷雖然務在休養,但治國之本,忘戰必憂,所以也是想跟大將軍討論一下一些原本宿衛事宜該要如何收尾。」

李潼也不再刻意賣關子,雖然看王孝傑這全無遮掩的神情變化頗為喜感,但這張臉也實在不耐細看,於是便將自己的意思直接講來。

兩衙宿衛體系雖然已經被拋棄,但還有許多首尾要跟。畢竟這也是維持了近百年的一個軍事體系,且北衙在神都動亂之前還處於一直高速發展中的狀態,當中所牽涉到的人事問題極為廣泛,需要謹慎處理。

別的不說,單單原本兩衙系統中的那些將士成員們該要如何安置,就是一個比較讓人頭疼的問題。畢竟這些人都是非常專業的軍事人員,一旦不能為朝廷所用而流落在野,本身就是一個不穩定因素,若再被什么野心家吸納聚集起來,則就更是一樁不可不防的禍患。

所以這段時間李潼也一直在與集英館諸學士們梳理原本兩衙人事殘留,這才不無意外的發現,如今朝廷所掌握的這些籍卷資料,竟然只有王孝傑擔任宰相那段時期的資料最為翔實、也最具參考性。

在還沒有形成穩定募兵制之前,府兵制的基礎雖然已經不復存在,但仍然是朝廷管理軍籍最為有據可考的手段。

李潼他四叔掌國那段時間,雖然軍政諸事都搞得亂七八糟,但是隨著行台所帶來的軍事威脅越來越嚴重,在軍事方面還是進行了一定的梳理,而王孝傑就是這一系列事務的主要負責人。

府兵制運行以來,最興盛的時刻天下折沖府足有六百余個。但在此前王孝傑所審定計點中,最近幾年中尚有兵員番上宿衛的只有三百多個,其他的已經明令裁撤,有的則名存實亡。

軍府數量直接折損過半,而仍有番上十事跡的折沖府,缺額也是極為嚴重。原本上府兵員滿額應為一千二到一千五百員之間,可是現在能有三五百人已經算是不錯。

不過從高宗時期開始,便開始征募長征健兒,盡管高宗賓天之際放免了一批,但之後數年又連有征召。這一部分兵員,除了分戍諸邊之外,剩下的大部分軍籍也都被分配在兩衙之中,成為在籍的軍戶,但又不同於此前的府兵。

如今朝廷的宿衛力量,還是以原本的行台軍隊為主體,對於原本的兩衙軍事人員接收度則就不夠高。

本書由公眾號整理制作。關注vx【書友大本營】,看書領現金紅包!

再加上李潼去年進入東都洛陽的時候,原本的兩衙軍事指揮系統基本上已經崩潰,雖然靖國時期朝廷也是連宣制敕,號召諸府甲員回錄軍籍,但是效果則就有些不佳。

畢竟原本的府兵起碼還有折沖府與已經殘廢的均田制托著,可是那些連年征募的健兒們,幾乎不享有任何兵役所帶來的特權。再加上當時朝廷新亂方定,北方又邊情嚴峻,那些亡散的兵眾們又怎么會再主動返回。

按照王孝傑所所整理的軍籍資料,在前年與突厥交戰前夕,南衙所掌握士籍仍有將近九萬之數。這一部分兵員,有的被增派到幽州,有的則編入河東道行軍北上抗擊突厥,但除了這些外,仍有五萬多甲籍不知所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