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33 半生功業,壯極青海(1 / 2)

冠冕唐皇 衣冠正倫 2345 字 2021-06-14

AK小說 www.06ak .com,最快更新冠冕唐皇最新章節!

離開海東後,贊婆一行便晝夜兼程、換馬馳驛,一路返回海西。

時下雖然已經過了新年有一段時間,但青海氣候仍是酷寒。

往年這樣的光景是非常不適合長途跋涉的趕路,且不說會不會遭遇暴風雪等極端惡劣的氣候,單單漫無邊際的荒野中完全獲取不到補充,就算是人能熬得住,馬卻未必。而在這樣的氣候下,一旦坐騎馬力出現了問題,則就無異於死亡,單憑人力是絕無可能跨越茫茫原野、抵達目的地。

但是從去年下半年開始,大唐與海西之間的交流網絡開始搭建起來。特別是冬日來臨、冰封青海之後,雙方之間的人事交流完全轉移到陸路交流,所以青海南側大非川一線的物流與交通狀況更是得到了極大的改善。

區區幾個月的時間,雖然並不足以讓山川道路等基本地貌狀況得到根本改變,但沿途的補給狀況卻是得到了極大的提升。

往年海西與大唐一直保持著敵對的狀態,每到深秋寒冬時節,雙方各自迫於物資的壓力而收縮防線,當中便出現了大量的無人區。哪怕是游離於雙方勢力之外的一些弱小土羌部落,也都遠遠避開這一片區域,除了物資有限,也是因為雙方還偶有斥候打野掃盪。

可是過去幾個月時間里,雙方都少有軍事沖突,倒是運輸物資的隊伍往來不斷。沿途一些本已廢棄的驛站設施得到休整、投入使用,同時沿線道路上也吸引到許多部落牧民們向此靠攏。

這些民眾們當然不夠資格加入到大唐與海西的商貿往來中,但卻能夠通過提供飲水、食物包括勞力等獲得一定的回報,讓他們在這凜冽寒冬中的生存幾率大大的提升。

大唐與海西對於這一類自發匯聚而來的牧民也都持歡迎態度,這些人的存在能夠極大的緩解他們各自的後勤壓力。至於說這些民眾們究竟判屬哪一方,雙方則暫擱爭議,避免因為此類小事而破壞了和氣。

但其實贊婆心里明白,就算雙方並未就此形成定論,可若大唐與海西戰斗起來,這些民眾們必然多數都會選擇歸附大唐。影響民心向悖的並不在於忠義大節,只在於無論從哪方面來看,歸附大唐無疑能有更大的幾率生存下去。

眼下大唐朝廷已經公布了將要西征收復青海,但這些牧民們獲知消息的渠道實在有限,至今仍茫然不覺未來不久之後,這一片土地上將會又掀起血雨腥風。

歸途中,沿途一些據點所聚集的牧民們仍在熱情的為贊婆一行提供簡陋微薄的物資補充。

往常贊婆滿心的大勢取舍,自不會過分在意這些微塵一般的雜魚,可如今已經心知未來青海的局勢走向已經很難由他們噶爾家所左右,對這些民眾反而多了幾分關注。

在一處斷垣圍成的據點中,簡陋的窩棚僅僅只能遮擋些許風沙,但內內外外仍有許多的居民,足有數百人之多。這些人在野外收集冰雪、干草與柴火,為往來此境的旅客提供住所與飲食。

據點雖然看起來簡陋至極,但卻是方圓兩百多里內唯一能夠獲得補充的地點。除了往來的客旅要到這里歇腳,甚至就連附近的唐軍戍堡偶爾都會至此補充一部分物資。

贊婆一行人馬強壯,攜帶的器械也精良懾人,哪怕沒有標明身份,可當一行人來到據點外的時候,也獲得了盛情的接待。

一行人翻身下馬,自有據點中的牧民入前將馬匹引走喂食,同時據點中也忙碌的生火起灶,為人准備熱騰騰的飯食。

贊婆坐在氈帳中,看到一名老胡人跛著足捧住盛裝飯食的瓦瓮送上來,心念略轉便笑語問道:「野中討生,想是不易吧?」

那老胡人聞言後先是愣了一愣,繼而便怯懦的低下了頭,直到贊婆隨員再作喝問,才壯著膽子抬起頭來,臉上滿是卑恭的笑容,顫聲回答道:「海西的大論仁慈,不再同唐人爭斗,讓我們這些賤民也能傍住商路活下去。若是往年,如老奴這種老廢的厭貨早被少壯驅趕到荒野等死……」

老胡人雖然怯懦,但當此商路謀生,自也積攢下了一些見識,大體能夠辨認得出贊婆一行屬於哪一方,因此開口便是對海西的大論欽陵感恩戴德。

但其言語中雖然在誇贊大論欽陵,聽在贊婆耳中卻有些不是滋味。只因這老胡所感恩的並非噶爾家興治有道,而是感激噶爾家不再同大唐戰爭,所以才給了他們得以生存的機會。

因此在聽到這老胡人的回答後,贊婆的心情變得更加惡劣,擺手將之屏退,繼而便捧著剛剛被送上的餐食開始進餐。這樣的環境里,餐食自然算不上好,無非一些肉脯干菜並雜糧燉成一團,滋味雖不算好,但勝在熱氣騰騰。

用餐之後,一行人又略作休息,等到馬力有所恢復,便准備繼續上路。可正當他們將要離開的時候,又有一路唐人的商隊抵達此處據點。

這一次,據點中外出迎接的場面更大,甚至據點中有人拉扯出兩頭羊來准備宰殺。

看到這一幕,贊婆的隨從們自然不忿,其中一人便忍不住咒罵道:「這些賊奴,真是奸猾!方才獻食,只說沒有新鮮血食,原來是留藏下來、獻媚唐人!」

說話間,便有幾名隨從抽出刀來,想要給這據點中的賤胡們一個教訓,讓他們知道誰才是青海真正的主人,卻被贊婆擺手制止了。

「這些雜胡,愚昧不化,同他們有什么可做計較。還是趕緊上路,盡快趕回海西。」

贊婆口中說著,同時也注意到那一路剛剛抵達的唐人商隊在發現他們後,護衛們已經警惕的抽出了刀劍,而其所攜帶的商貨數量也有限,很明顯是知道了朝廷的動向、緊急向唐國境內撤回。

一路疾行,幾天後贊婆一行終於返回了海西伏俟城。

如今的伏俟城,表面看來與此前沒有什么不同,城外仍是群眾雜居、生民眾多。至於城中格局,較之往年則略有不同。

位於城池東南角落的兩處坊區隱隱自成一體,不與旁處混雜。這兩處坊區所居住的多數都是過去半年時間來到海西的唐人商賈,因此這里又被稱作唐人坊。

海西方面也安排了一些甲兵專門負責保護唐人坊,而除了甲兵之外,兩坊外日常也聚集著大量的當地民眾,或是希望與唐人直接進行貿易,或是希望能夠賣身為奴。

為了穩定海西的局勢平穩,噶爾家封鎖了大唐將要用兵青海的消息,因此一直到目前為止,唐人坊周邊仍是城中最為繁華的所在,並沒有受到戰爭氣氛的影響。

可是伏俟城的王宮內外,守衛力量卻得到了空前的加強,從外牆到內居,可以說是甲兵林立、處處嚴防。甚至就連返回城中的贊婆,都要先作通報,等到府中遞出大論欽陵的親筆手令,才能進入府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