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六五章 密見(2 / 2)

錦衣春秋 沙漠 1709 字 2021-01-21

隆泰淺淺一笑,道:「所以你如果要找尋段清塵,大可以找尋6商鶴,如果這天下間還有一人知道段清塵的下落,就只能是6商鶴。」

齊寧和秋千易都是吃了一驚。

隆泰不等秋千易說話,繼續道:「西川連續生幾樁匪夷所思之事,黑岩洞被人污蔑,差點被朝廷當作是叛逆而剿滅,也正是那個時候,苗家七十二洞共奉的大苗王也為人所害,甚至被人嫁禍於錦衣候,好在最終水落石出。」他目光變得冷峻起來:「秋千易,依你之見,這兩樁事情幾乎在同一時期生,其目的何在?」

秋千易道:「不言自明,當然是有人想讓苗家七十二洞起兵謀反。」

隆泰笑道:「苗家七十二洞如果真的起兵謀反,會是怎樣一個結果?」

秋千易知道小皇帝今日親自來與自己密見,當然不是閑來無事要與自己閑聊,對方所說的每一句話,自然都有其目的所在,皺眉道:「苗家七十二洞一旦起兵,官兵當然會出兵圍剿,西川地勢險峻,雖然朝廷兵強馬壯,可是七十二洞一旦同心協力,即使最終戰敗,朝廷也必然是元氣大傷。」

隆泰道:「所以在你看來,有人想讓苗家七十二洞造反的目的,就是想讓朝廷元氣大傷?」

「這自然是目的之一。」秋千易道:「能夠處心積慮布局,讓苗人造反,自然是對朝廷不滿,想要針對朝廷。」

隆泰微微一笑,道:「你說的道理不差。那咱們再回頭想想,在此期間,還生一件悚然聽聞的事情,與你息息相關。」

「皇上是說京城疫毒?」秋千易皺起眉頭。

隆泰道:「不錯,京城蔓延的疫毒,短短時日之內,便調查出與你九溪毒王有干系,直接牽涉到黑蓮教,你覺得這又是如何?」

秋千易冷笑道:「老夫雖然殺人如麻,可是對手無寸鐵的平民百姓,還從未下過毒手。」

「京城疫毒事件,劍鋒直指黑蓮教,再與那兩樁事情聯系起來,你不覺得這一切都是沖著苗家七十二洞過去?」龍泰神情嚴肅起來:「許多人都覺得這幾起事件,都是針對朝廷,可是換一個思路去想,你不覺著這一切,都是要置苗家七十二洞於死地?」

秋千易一怔,濃眉鎖起,道:「沖著苗家七十二洞來?」

「這幾起事件,無一不與苗家有關。」隆泰道:「段清塵是你們黑蓮教的人,如果他果真背叛黑蓮教,最好的投靠對象,當然是朝廷,可是他卻並沒有這樣做,而是將黑蓮教的隱秘都告訴了6商鶴,這才導致黑蓮教幾乎遭受滅頂之災。」冷笑一聲,道:「九溪毒王,有人在這中間玩弄花樣,讓朝廷和苗家七十二洞水火不容,你想不明白?」

齊寧此時在旁聽見,亦是大為吃驚,萬想不到隆泰居於深宮之內,竟然對這些事情透徹至此。

隆泰端起茶杯,卻只是輕輕晃動,道:「幸好一切都沒有得逞,如果事情按照他們的計劃,黑岩洞先會被朝廷誅滅,其後大苗王被害,嫁禍在錦衣候身上,一旦有人趁機推波助瀾,苗家七十二洞必然反叛,如此一來,朝廷不得不派兵征繳,如你所言,苗家七十二洞上下齊心,朝廷也未必能夠盡數剿滅,可是一旦開戰,朝廷固然死傷慘重,可是苗家七十二洞也必將是血流成河還有你黑蓮教,八幫十六派血洗千霧嶺,這連環殺招,招招都是要取苗人的性命。」

秋千易臉色黑,雙手握拳,冷聲道:「皇上,恕我直言,攻打黑蓮教,那是神侯府嘿嘿,是西門無痕一手促成,難道這所有一切,都是你們那位西門神候所為?苗人與他有什么仇怨,他要設下如此歹毒的計劃。」

隆泰淡淡道:「朕只擔心,連西門無痕,也是被算計在其中。」

秋千易又是一怔。

「八幫十六派勢力日大,西門無痕年事已高,他替朝廷管束江湖勢力,在其位,謀其事。」隆泰肅然道:「京城疫毒生,而且有你九溪毒王卷入其中,西門無痕借此機會,召集八幫十六派攻打黑蓮教,無論成敗,雙方都會勢力大消,江湖依舊太平,從朝廷的角度來說,西門無痕做的並沒有錯。」

秋千易臉色頗有些難看,但是皇帝並不遮掩,如此坦誠,讓他意外之余,卻也覺得小皇帝對自己並無惡意。

齊寧此時聽,背脊涼,問道:「皇上,也就是說,京城疫毒從一開始,那幫人就料定西門神候會借此機會對黑蓮教動手?」

「不錯!」秋千易忽然出怪笑:「有了這個借口,無論是真是假,西門無痕都不會放過,所以從一開始,千霧嶺遭受八幫十六派的攻打,都是注定無法避免。」深吸一口氣,道:「所以如果真如皇上所言,對方從一開始,對西門無痕的決定就已經是確定無疑,那是將西門無痕也完全算計進去。」

「皇上,您說的確實有道理。」齊寧想了一想,才道:「可是有人設下如此圈套,完全沖著苗人去,是不是是不是有些匪夷所思。那幫人與苗人有什么樣的仇怨,竟要將苗家七十二洞置於死地?我一直以為這背後有李弘信在謀劃!」

「李弘信即使卷入其中,也只是一個小角色。」隆泰道:「苗家七十二洞造反,西川一旦動亂,誰都知道李弘信便有了東山再起的好機會。」冷冷一笑,道:「可是自從錦衣老侯爺征伐西川,李弘信歸順朝廷至今,朝廷對此人一直都是嚴加防范,除了明面上有西川刺史監察,父皇在背後也還安排了許多眼睛日夜盯著他,朕不妨告訴你們,就在他的蜀王府內,至少有五六對耳目是朝廷安排在里面的眼線,這些人隱蔽之極,李弘信便是再聰明,也不會懷疑。」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