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六三章 舉薦左光斗(2 / 2)

回到明朝做昏君 紂胄 1754 字 2021-01-21

徐光啟推薦左光斗,不是因為對方的派系,也不是為了斗爭,完完全全就是因為對方的能力。

朱由校雖然臉上不動聲色,但是心里面就很感慨。如果人人都像徐光啟一樣,那么大明朝怎么可能不興旺?

不過這件事情朱由校也不能公開說,就點了點頭,算是認同了這件事情。

將題本放在一邊,戶部這邊的看完了,該看兵部的了。

孫承宗舉薦了兩個人,一個是袁可立,被舉薦為兵部左侍郎;另外一個人叫傅宗龍,被舉薦為兵部右侍郎。

這兩個人朱由校看了之後,根本就沒什么意見。

先是袁可立,他的事跡就不用說了。

想要研究明末的歷史,有一個人是繞不過去的,這個人就是毛文龍;繞不過去毛文龍,就繞不過去袁可立,所以袁可立這個人朱由校認同了。

至於傅宗龍,現在雖然還沒什么名氣,但是這個人是有本事的人。

因為安邦彥造反的時候,就是傅宗龍他穩住了雲南、四川,還有貴州,可以說安穩了西南的大後方。

雖然不知道孫承宗是怎么看上傅宗龍的,但是朱由校覺得傅宗龍這個人也挺好。

看了這份推薦名單,朱由校有一種感覺,那就是心情舒暢,隨後就感覺自己果然沒有用錯人,徐光啟這些人果然沒有讓自己失望。

將題本放在了一邊,朱由校滿意的點了點頭,開口說道:「朕之前既然說了,那么自然不會出爾反爾,就按照這份題本上的名單辦吧。」

「是,陛下。」韓爌躬身答應了一聲,同時心里面也警惕了起來。

韓爌警惕的自然就是孫承宗和徐光啟。

關於孫承宗,韓爌早就警惕了。孫承宗此人是陛下的老師,而且做事很妥帖,稍有不慎可能就會取代自己。

在自己身後的徐光啟,之前沒覺得徐光啟有什么能耐,但是這一次陛下對徐光啟的態度卻讓韓爌大吃一驚。

原本,韓爌以為徐光啟舉薦左光斗是有什么其他的理由。但是現在聽完徐光啟的理由之後,不管徐光啟是怎么想的,這種做法在陛下那里必然是得到肯定的,所以韓爌也知道這也是一個難纏的對手。

朱由校喝了一口茶水,開口說道:「諸位愛卿還有什么其他的事情嗎?」

幾個人對視了一眼,最後站出來的還是韓爌。

「啟稟陛下,現在朝廷內外世人議論紛紛,全都是關於陳可道的,朝中也有人想趁機渾水摸魚,臣請陛下平復輿情。」

這句話出來以後,幾個人之間的氣氛就有一些微妙了。

因為誰都知道徐光啟和陳可道的關系,現在這件事情鬧得沸沸揚揚的,想要平息的最好辦法就是處置陳可道,可是徐光啟能同意嗎?

徐光啟不可能同意,他坐穩這個位置是依靠他背後人的支持。如果現在他動了陳可道,沒有人會去支持他。

因為這等同於背叛,所以徐光啟必然不會同意。

雙方可能會開撕,這內閣才消停沒幾天,難道這就要開始搞了?

在知道這件事情之後,孫承宗的感覺就不怎么樣。他對這些爭論其實毫無興趣,覺得這些事情就是在浪費時間。有這個時間還不如多練點兵,多籌集點兒糧草。

做官做到他們這個位置,其實心里面都明白的很,所謂的孔孟之道,無非就是進身之階。

只不過他們不會像李贄那樣去罵,都是依靠著這個出身的,返回來去踩去拆台,這樣的話會折損人品又沒有什么好處,誰要這樣去做?

所以他們心里都是很明白的,但是就不說。甚至某種程度上,還要維護這種現存的東西,因為這是他們得到這種利益的保障。

如果他被拆掉了,那我以後怎么辦?這就是現在的情況。

「那愛卿以為該如何平息?」朱由校看著韓爌,笑著開口問道。

這件事情其實聰明人都明白,這就是陛下搞出來的。

當初陳可道可是給陛下講課的,出去之後他的講學也都有錦衣衛保駕護航。這要不是陛下搞出來的鬼就有鬼了!

所以這個時候提出處置陳可道,除了那些想要以此邀名的人之外,其他的人應該就是真的想這么干。在他們的價值觀里面,陳可道就是離經叛道。

朱由校這么問,其實就是想問問韓爌的意思,看看他怎么說。

「陛下,臣以為天下講學之風盛行,那么既然大家都想講,就是你講你的、我講我的,不同意別人可以,但是卻不能生騷亂。」

「這是民間,臣以為當立規矩,正所謂無規矩不成方圓,無論是禁止講學,還是允許講學,全部都要說清楚,為天下人立下一個規矩。」

「至於朝堂之上,關於書院的問題爭論不休,臣以為也應該有一個決斷。」</br></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