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二三章 朱由校南下到德州(盟主肥起加更)(2 / 2)

回到明朝做昏君 紂胄 1561 字 2022-08-06

等到幾個人都坐下之後,朱由校才繼續說道:「這些日子趕路有些疲憊,明天就到德州了,不如在德州休息幾天,朕也正好下船走一走,看一看民間風貌,領略一下我大明風物,看一看大明百姓的生活。」

聽了朱由校這句話,徐光啟幾個人的心都是一顫,這就叫怕什么來什么。

【看書領紅包】關注公..眾號【書友大本營】,看書抽最高888現金紅包!

對於在場的幾個人來說,陛下下船,這就是一個非常讓人擔心的事。

如果陛下只是單純的游玩,那也就罷了。可在場的人誰都知道,陛下就不是單純游玩的那種人。

對於陛下來說,看人、看事、看物,比游玩來得重要地多。一旦陛下到了德州,說不定就能看出點什么來。

要知道今年山東可是發生了大地震,而且波及了河南和南直隸,雖然德州沒有受災,可是這不代德州沒有問題。

對於在場的臣子來說,如果被陛下找了麻煩,那就很麻煩。

不過也有人無所謂,比如徐光啟和黃克纘。兩個人都是內閣大學士,真的有地方官犯了事,和他們的關系也不大。

英國公張維賢、定國公徐希兩個人就更不在意,地方上的事情和他們沒有什么關系,他們更不覺得有什么不妥的。

在船上坐了好幾天,也的確是有些勞累了,下去走一走也好。

於是張維賢說道:「自然是全都聽陛下的。陛下想體察民情,足見陛下愛民之心。正好臣與陛下一起下船走一走,說起來臣也好久沒有離京了,正好四處看一看。」

徐光啟看了一眼張維賢,知道他沒安好心。不過現在陛下興致正濃,自然不能夠說出什么阻止的話。

於是徐光啟也說道:「陛下下去看看自然是沒什么問題。不過這護衛要做好,戚金將軍到了嗎?」

「已經讓他的人准備了。」朱由校笑著說道:「咱們明天就下去看看吧。」

「那要不要知會地方官員一聲?」黃克纘在一邊說道:「讓他們在碼頭上迎駕?」

「這個就不用了。」朱由校想了想說道。

事實上,對於自己的行蹤,朱由校從來就沒有想過隱秘,因為不可能隱蔽。只要自己的船離開了通州碼頭,肯定就已經被人盯上了。

沿途的大小官員和官府,根本不可能放自己離開他們的視線。當自己的皇船從他們的轄地走過去了之後,他們才能夠松一口氣;不然的話,恐怕心都提到嗓子眼了。

只要明天自己的船停在德州碼頭,肯定德州府的人就知道了。自己通不通知他們來迎駕,他們肯定都會來的。

黃克纘見朱由校沒有通知地方官府的意思,於是便點了點頭說道:「陛下不想驚擾地方,足見陛下親民仁厚之心。」

看著黃克纘,又看了看徐光啟,朱由校似有所悟。

他好像明白了一點事情,為什么成化皇帝手下的人被稱為紙糊三閣老、泥塑六尚書了。很大原因就是因為他們不反對,同時喜歡拍馬屁。

比如自己的這幾個臣子,說他們沒能力那是不可能的。可是這拍馬屁的功夫見長了,在不經意之間就把好話說了,而且態度真誠、語氣誠懇,似乎是發自內心說的一樣。

了不起啊,了不起。

不過這種念頭也只是一閃而過,更多的則被要下船的興奮取代了。

第二天一早,皇船就靠在了德州碼頭。

碼頭上早就已經有人在護衛了。戚軍已經帶人等在這里,站立筆直的人馬已經在四下列隊。

在朱由校來到的時候,德州府的大小官員已經也等在這里了。

德州知府劉茂臉上帶著冷汗,整個人都要打擺子了。他自然不可能到近處去迎駕,只能在遠處看著,但也要嚇死了。

在劉茂身邊的其他官員和他的模樣也差不多。

「大人,到了這個時候,您就別瞞著了。京城有沒有來信?陛下為什么要在咱們德州下船?」在德州知府劉茂的身邊,一個五十多歲的官員說道。他的表情非常的緊張,整個人都帶著畏懼。

陛下原本沒有要在德州停留的計劃,是突然做出的這個決定。在他們得到消息的時候,陛下的船已經靠上德州碼頭了。

在得到陛下要下船的消息之後,他們就嚇得夠嗆。原本沒有計劃,突然就停了下來,這必然是出事了,而且事情應該和他們德州有關系,也由不得他們不害怕。

劉茂看了一眼說話的官員,正是自己的同知張康。

「我要是知道的話還會嚇成這樣嗎?」劉茂沒好氣的說道:「事出突然,京城那邊的消息哪有這么快?再說了,京城那邊的消息也不一定就准確。」

「陛下已經離開京城了,京城那邊知道的恐怕也不多。等一下你注意著點,看看從船上來的那些人有沒有熟識的。如果有相熟的,趕緊派人去打探一下消息,問問陛下為什么要在德州下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