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二一章 拆遷隊隊長——朱由校(2 / 2)

回到明朝做昏君 紂胄 2039 字 2022-08-06

從此以後,就是他家當家作主的時候,沒有人可以質疑。

如此一來,他家的好日子就要到了。

孔尚乾說道:「臣謝陛下龍恩。從今日起,臣自當盡心竭力,絕對不會辜負陛下的期望。」

朱由校點了點頭說道:「這些就不用說了。來,進前來。」

聽了朱由校的召喚,孔尚乾連忙向前走了幾步,徑直來到朱由校的面前,不過還是在十幾步之外停了下來。

不能夠再前進了,再前進就有違臣子的本分。

朱由校看了孔尚乾一眼,沒有說什么。

「看到這幅地圖了沒有?」朱由校指著眼前的地圖,笑著對孔尚乾說道:「這里,朕准備建一座新城。在這里邊是一座全新的孔廟,在孔廟旁邊就是衍聖公府。」

聽著朱由校的話,孔尚乾的臉上露出了震驚的表情。

因為陛下所畫的那一片地,那可真的不小。

孔廟的規模建的很大,這一點孔尚乾能理解。

可是旁邊的衍聖公府,從陛下畫的范圍,那不小。

陛下是要給他加建一座大宅子呀?!

孔尚乾心里面頓時就激動了,不過也有一些遲疑,陛下對他這么好,這恐怕不是什么太好的事情吧?

正所謂無功不受祿,陛下對他這么好,恐怕讓他做的事情也不容易。

不過這是皇帝的恩賜,你不但要接受,而且要很高興的接受。

朱由校沒有去看孔尚乾,而是繼續說道:「在孔廟的東側,朕會建一座書院,這座書院將會是大明現在最大的書院。」

「除此之外,這一側是皇家子弟書院,旁邊是武學院。至於另外的這一側,也要會新建一座書院。」

「等到這新城建設完畢,這里將會成為大明的文教中心。衍聖公掌管天下書院,其中責任之重,朕就不用多說了。到時候愛卿也就明白了。」

「朕把這件事情交給愛卿來做,希望愛卿不要辜負朕的期望。」

孔尚乾已經被朱由校的計劃震驚了。

陛下原來要搞這么大的事情?這需要用多大的人力和物力?需要用多少錢?

真是大手筆!

孔尚乾連忙說道:「陛下放心,臣一定盡心竭力!」

朱由校點了點頭說道:「如此,就最好不過了。你的家人進京之後,已經給你們安排了一座宅院。雖然不是很大,想來已經夠用了。你們先住著吧。等到衍聖公府建造完成,你們再住進去也不遲。」

「是,陛下。」孔尚乾連忙答應道。

「行了,這里沒有什么事了,你退下吧。回去之後,好好的安頓家里,有什么事情可以提出來,朕都會一一幫你們解決。」朱由校看著孔尚乾,語氣溫和、笑容燦爛的說道。

對於孔尚乾,朱由校還是很看重的,這是他接下來一段時間非常需要重用的一個人。

書院的改革正在推行,各地暴露出來的問題也很多,甚至彈劾的題本也不少。

其中暗自索賄、侵占土地這樣的事情屢見不鮮;官商勾結、暗中牟利這樣的事情也不少;甚至有官員和讀書人暗中朝皇家書院伸手,暗中拉幫結派,想要維持以前的書院體系。

這種事情一直都有,朱由校也一直都能收到秘報,他卻沒有管。

原因很簡單,朱由校在等這件事情完成。書院改革完成之後,才是他動手的時候。事後的清算先不提,如何調整方向,還須要孔尚乾來。

現在孔尚乾已經進了京城,朱由校下一步計劃也能夠提上日程了。

轉頭看向陳洪,朱由校說道:「前幾天畢懋康是不是要覲見?」

這位大明百工院的實際掌握人,在朝廷當中也算得上有名,只不過離位高權重還差很遠。

但是在朱由校的心里面,畢懋康是他真真正正非常看重的人才。所以在畢懋康要覲見的時候,朱由校第一時間便知道了。

只不過這兩天有些不太方便,在得知沒有什么太急切的事情之後,朱由校就沒見畢懋康。

不過這一次不一樣,孔尚乾已經進了京城,朱由校的新城計劃也可以提上日期了,也是時候見一見畢懋康。

【看書領紅包】關注公..眾號【書友大本營】,看書抽最高888現金紅包!

朱由校說道:「你安排一下吧,明天見見他。」

「是,皇爺。」陳洪連忙恭敬的答應道。

隨著孔尚乾進宮見了朱由校,關於新城的事情便流傳了出去。

一時之間,整個京城上下傳得沸沸揚揚,所有人都在議論這件事情。

讀書人覺得這是一件盛事。大明文教聖地,這樣的地方誰不想見證?

當今陛下弘揚文教之心,當真是曠古爍今。

那些反對書院改革的、在書院改革之中亂跳的,當真是心懷叵測,這樣的人就應該抓住打死。

這樣的輿論環境很快就形成了,主要是這里面有不少水軍在上躥下跳。這些水軍自然就是朱由校安排的人。

現在這些水軍的日子可以說的上是如魚得水,與後世的水軍不同。後世的水軍還要與人掐架,現在這個時候的他們根本就不用和人掐架。

如果有誰的言語表現得很激烈,或者做出了什么過激的行為,不好意思,東廠一日游。

游進去之後,解釋清楚還可以;解釋不清楚,那就要治罪了,搞不好都要脫一層皮。

所以在這樣的情況下,水軍很快就掌控了上游,輿論方向也有了改變。

雙管齊下兩手抓,兩手都要硬。

不過比起這些人來說,勛貴們還有商人們盯上了新城的土地。

說白了,那里將會是一個發家致富的好地方。不說其他的,單單是書院的學子、五湖四海匯聚到這里的讀書人,那都是有錢人。

新城必然會是做生意的好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