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並無雅骨(1 / 2)

漢魏文魁 赤軍 1684 字 2021-02-23

曹操在鄴城休整的幾日,又再聚集謀士,商議目前關鍵的三個問題:一是關中尚在大亂近日有消息傳來,劉雄鳴和呂並竟然合聚一處,再次進攻長安,任雍州刺史嚴象出城與戰,吃了個大敗仗,被迫縮回城內;曹豹救援不及,只得暫屯灞上,以觀風色。

是勛聞報,不禁起了點兒陰暗心理,盼著嚴象行錯踏歪誰叫曹操你不用我推薦的蘇則,而非要聽荀文若之言,重用嚴象呢況且荀彧此前進言剝奪自己的兵權,本來這事兒都淡忘了,三不知又被許攸給揭了出來,若說是勛心中毫芥蒂,那根本是不可能的。

然而,嚴文則跟自己雖不稔熟,好歹見過幾面,是勛只是希望他栽個大跟頭,卻並不希望他如同原本的歷史上一般,身首異處。再說了,如今嚴象退守長安,長安為雍州的州治,若然有失,恐怕關中局勢將徹底糜爛,短期內再難安定啊,則對曹家的危害甚大。故此曹操聚眾商議此事,他首先提出來:我老丈人兵馬既少,打仗又二把刀,還是另委名將率軍前往平叛吧。

如今既然已得冀州,又與袁紹言和,則派出一兩萬兵馬增援關中並不為難。但問題是,以誰為將才好呢

是勛並未請纓。一則如今關中需要的是武將平亂,不是文臣鎮撫,此事與他干;二來么,是否調回曹豹,尚定論,總不能把女婿和老丈人同置於一處要地啊。必須得避嫌。

但他籌思少頃。終於還是邁步出列。向曹操建議說:「長安被圍,若自鄴城發兵,路途迢遞,恐遠水難救近火。可使司馬仲達率河東兵先發,再調上黨曹子孝、樂文謙往救。」

曹仁的戰區是在上黨,夏侯惇的戰區是在太原,但自從高幹、郭援放棄並州,東援河北以後。當面之敵寥寥,故此放緩了進擊的速度。曹仁、樂進一力鞏固上黨郡,夏侯惇則將司馬懿、王柔、郭縕等部各遣回郡,自將夏侯蘭等北上定襄。所以這時候司馬懿跟河東兵已然返回安邑了,西救長安,相對近便。

是勛強調說,司馬懿當年曾經跟隨自己鎮撫關中,對雍州人文、地理都比較了解,而且此前驅逐高幹之戰,也可以瞧得出來仲達非純文吏也。亦有將兵之才,理當重用。司馬懿雖然並非自己的門客起家。但也是自己從河內提溜出來,並且推薦給曹操的,若分陣營的話,勉強可算是黨,豈有不扶助、顯拔之理啊

曹操沉吟少頃,又征求了眾人的意見,後決定,即遣司馬懿率河東軍先發,去救援長安,樂進率三千上黨精兵隨後。因為曹豹的名位高過司馬懿,怕他在軍事上掣肘,遂下令曹豹退守桃林塞你只要不放關中的叛軍侵入司隸,就算大功前線軍事,在樂進到達前,司馬懿有專斷的權,樂進抵達後,則司馬懿須受樂進節制。

第二個需要討論的問題,是綜合各方面情報所得,孫策渡江攻打廣陵或者廬江的跡象越來越明顯。當然啦,曹操如此速地解決了河北問題,這是「小霸王」根本預料不到的,只等曹軍主力返回許都,則孫策再能為也。只是,到時候要不要增派一支兵馬向南,趁機咬上孫策一口呢

是勛瞟了一眼郭嘉,心說你們咋還不動手呢難道歷史會因此而改變,「小霸王」得以逃過一劫,不再年紀輕輕就被人刺死了嗎可是誠如原本歷史上孫策臨終前對孫權說的:「舉江東之眾,決機於兩陣之間,與天下爭衡,卿不如我;舉賢任能,各盡其心,以保江東,我不如卿。」孫家兩兄弟各有所長,孫策雖然驍勇善戰,但他對江東大族壓迫得太狠,手段太過酷烈,受到了極大的抵制,他若不死,說不定內部就會先亂起來,顧雍、陸遜等世家子弟有機會做曹家的內應……

是讓孫策死好呢,還是不讓他死好呢這還真是個兩難的問題啊……算了,且由得郭奉孝、陳元龍他們去謀劃吧,這事兒我就不摻和了。

群臣的建議,是說鏖戰河北,雖然時間不算長,但士卒也多疲憊,不宜再大動干戈。況且魯肅水軍未成,也很難渡江進擊,南線還是以保守為主,且待水軍成就,再伐孫策為好。曹操首肯。

第三件事,青州已定,並州尚未得,尤其匈奴、烏桓、鮮卑等胡部散布五原、朔方、西河各郡,甚至還有遷入太原北部的,若不能速定,恐怕將來袁、曹再度開戰,將很難從西線向幽州施壓。可慮的是,若袁氏戰敗後遁入胡中,則恐後患窮也。

西漢初年的陳豨、東漢初年的盧芳,就都有勾結匈奴,引胡入關的前例,雖說如今的南匈奴不比當年,但他們後面還有鮮卑,據說剽悍難制在匈奴之上,勢不可等閑目之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