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拓拔歸附(1 / 2)

漢魏文魁 赤軍 1567 字 2021-02-23

鮮卑拓拔部原出東胡,東胡為匈奴所敗後北躥,根據後人考證,可能是逃到黑龍江流域去了到了魏所雲」獻皇帝鄰」別號」推寅」的時候,據說有神人言:」此土荒遐,未足以建都邑,宜復徙居」故此鄰便傳位其子」聖武皇帝詰汾」,命其南移,」始居匈奴之故地」,也就是東漢朝並州北部的五原,朔方郡內

詰汾奉著老父,率領族人,一路南徙,其實進入並州在這個時空,乃是勛所首牧之朔州也也還不到十年的時間原在這一地區游牧的鮮卑各部,大多曾經參加過當年檀石槐組建的大聯盟,相互間多少有點兒香火情,只有拓拔部是個外來戶,故此根基不穩為了能夠得占一席之地,詰汾便與沒鹿回部交好,將其妹嫁與沒鹿回部大人賓賓的本姓是紇豆陵氏,北魏孝文帝使國人皆改漢姓後,姓為」竇」,故而史稱竇賓

唐高祖李淵的正妻竇氏,雖然生在扶風平陵,但其祖上實為鮮卑紇豆陵氏當然啦,在正史記載中攀附漢家名門,詭稱為東漢大將軍竇武同族,避禍北走,也不知道怎么的竟然就當上了匈奴大人所以這紇豆陵氏後來變成竇氏,不是改姓,而是恢復原姓哪

這時候西部鮮卑十余邑落,大的兩個勢力一西一東,西為蒲頭,東為檀石槐的繼承人步度根,中間各小部被迫聯合起來與之相抗,大致結成了七部同盟,拓拔和沒鹿回都在其中蒲頭可以向涼州發展,布度根則與幽州的烏桓相爭,而中間這七部同盟兩翼都被封死,想要壯大,就只能南下去打美稷的匈奴人了

論及裝備度和組織力,鮮卑盡皆不如匈奴然而野蠻勇悍則要過之,故而表面上實力相當,實際年年相攻,匈奴族吃的虧是越來越大漸有畏懼鮮卑之意這一年年初,趁著冬日事,七部同盟又打算去搶匈奴人一票,好飽食待春啦,竇賓去找詰汾商量,卻不料拓拔部正在大辦喪事」推寅」鄰年過五十,突然間一病不起,掛掉了

竇賓獻罷祭禮,就催促詰汾,說你老子死的不是時候不如暫且先葬下,等回來再辦喪事今冬要不去搶上一票,恐怕來春難過,別說蒲頭和步度根可能殺過來,同盟本來就是表面上的別部見你家勢弱,說不定也要來分一杯羹,那可如何是好但是詰汾素來尊敬老父,自稱悲傷過度,實在心遠征,干脆挑選部眾,歸屬竇賓說妹夫你帶著我的人去打吧,搶得多少,咱們四六開,你占大頭好了

七部同盟說好了共同南下,有眾近三萬,足夠匈奴人喝一壺了卻不料臨到動兵,有兩部卻找了種種借口不肯參與事後才探查得知,原來他們早就暗中歸附了蒲頭,打算跟著蒲頭往西打其余五部,四位大人聚會商議,倘若退兵坐守則今年秋後恐怕會受到蒲頭的強力壓制,甚至遭到攻打,與其如此,不如就拿這兩萬人馬去匈奴人那里撞撞大運吧反正匈奴膽怯,即便以一敵一,咱也並不怕他們

於是兩萬大軍即向美稷殺來要不是危機迫在眼前,他們也未必會利令智昏,得了匈奴人獻上的牛羊,聽了匈奴人描述的漢地情狀,不加仔細探察便轉道而來,結果被諸葛亮,郭淮給包了餃子

通過此事,詰汾知道,七部同盟已是形同虛設,沒鹿回部也足依靠,如今周邊地區勢力大的,除了蒲頭,步度根外,就只有美稷的匈奴人和南方的漢人啦;蒲頭和步度根都為同族,一旦依附,必為所並,匈奴人本就是自家手下敗將,自然不可倚靠,那么……咱試著從漢人那兒找找靠山看

漢末中原大亂,論士庶,都被迫逃向邊地往南過長江,至荊,至揚,甚至遠遁交州;西南前往益州,東北前往幽州甚至遼東半島,朝鮮半島;往北自然就是逃去並州北部了所以遁入鮮卑,或者被鮮卑所擄的也不在少數,其中不少漢人或有一技之長,或有經世之才,就幫助那些野蠻民族逐漸開化起來鮮卑傳統的原始公社制從檀石槐時代開始崩潰,逐漸邁入奴隸制社會,這些漢人在其中便起了相當大的推動作用

就中便有某位中原士人逃到了拓拔部中,被詰汾待以上賓之禮,向他請問富民強國之道,以及廣袤的南方中原地區的基本情況這名士人竭力吹噓漢地的富庶,但也害怕因此會引發拓拔氏的覬覦,因而言漢兵之強勢」漢有強弩利刃,其卒編伍得法,久經訓練,是故有雲:一漢當十胡也昔匈奴盛時,東並東胡,西卻月氏,囊有草原大漠,而為衛,霍數戰所敗,遂有亡我祁連山之悲歌也」

這位士人說,此前權臣亂政,漢兵都聚集到中央去剿賊了應該是指關東諸侯伐董卓吧,所以才讓匈奴,烏桓鑽了空子,只等內亂一定,必將反推回來,到時候匈奴啊,烏桓啊,一個都跑不了,定要算總帳他勸詰汾,可攻匈奴,勿擾漢地,將來得著機會,一定要與漢室搞好關系,奉之為主,乃不懼蒲頭,步度根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