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覆巢之下(2 / 2)

漢魏文魁 赤軍 1538 字 2021-02-23

是勛冷冷一笑道:「覆巢之下,安有完卵」

其實這句成語,就是從孔融的兒子那兒來的。在原本的歷史上,曹操殺孔融的時候,看他一對兒女年紀太小,本沒打算牽連,暫時寄養在別人家里。兩個孩子老老實實跟那兒下棋,有人就問,說你們老爹都被逮捕啦,你們就不害怕嗎二人回答道:「安有巢毀而卵不破乎」我們也將是相同的下場,害怕有啥用曹操聽說以後,干脆送他們一起上路。

孔融跟曹操斗,自然不會沒有被害的心理准備,在他想來,反正自己已經有兒子了,不怕斷嗣,那么死亦憾。如今聽是勛這么一說,不禁手足冰涼,愣在那里,半天說不出一句話來。

是勛察言觀色,心說行了,可以開始勸說了。於是誠懇地說道:「人各有志,勛固知以說孔公相從曹公也,唯異日孔公罹難,勛將效朱伯厚殮葬陳仲舉,並匿公子。然勛在相府,葬公易而匿子難,雖秉誠心,懼事不協。孔公獨不憐少子乎若不願屈身曹公之下,何不遠遁避禍先聖有雲:道不行,乘桴浮於海。亦不墮青雲之志也。」

孔融面色陰沉,惡狠狠地說道:「操自擅權,恐如昔日王莽,以圖漢家社稷,吾自不能屈身以事也,然亦不願遠避之。有吾在朝,彼尚有所顧忌,吾若去之,其誰扶助天子世人將以我為懦者也。」

是勛心說有你在朝,曹操會有顧忌,不敢篡漢你自我感覺太良好了,把自己想得太重要了吧。繼續勸道:「申生在內而亡,重耳於外得,然晉之社稷,終歸重耳,而從之遠遁如舅犯者,豈畏難懼死者乎」未必逃出許都,就對大漢朝沒有貢獻啊,也不見得會被人看作膽怯逃避啊。

孔融雙手叉在身前,狠狠揉動,表現出其內心的忐忑和恐懼。沉吟良久,才問是勛:「宏輔此言,是欲我避往荊州或者蜀中么」

是勛拿晉文公的經歷來說事兒,還把孔融比作文公復國的功臣狐偃舅犯,隱含之意,是建議孔融投奔一家宗室,好在外制約曹操。可是如今劉姓藩王雖多,能於凍餒就算不錯啦,還有誰勢力大到敢跟曹操斗至於割據地方的宗室,也就劉和、劉表、劉璋三人而已劉和不用考慮,他正為袁紹所制,為烏丸所攻,恐怕朝不保夕。因此孔融問了,你是建議我去投劉表啊,還是去投劉璋啊

是勛點頭道:「公果聰慧者也何不往投荊州劉表,有三可、三益。」

孔融說願聞其詳。是勛解釋道:「昔劉表郊祀天地,擬斥乘輿,朝廷欲責罰之,而孔公上奏請隱此事,是有恩於表,其可一也……」孔融倒不是給劉表說過啥好話,但他的意見是劉表身為宗室,要是明宣其罪,一方面朝廷的臉面也不好看,另方面容易逼得對方狗急跳牆,所以吧……他又沒真的造反,咱就當這事兒不存在好了,不宜大肆宣揚。但這在事實上算是幫了劉表的忙,所以是勛說你有恩於表,若往相投,劉表必然歡迎。

接著又道:「趙邠卿公歿於荊州,朝廷例遣大臣往吊,而曹公不計此事,是其疏忽也……」其實倒不是曹操的疏忽,而是已經跟是勛商量好了,這活兒得讓孔融來干,所以嘛,總得等是勛先說服了孔融,然後才好提起此事「孔公何妨請旨而行,則為避曹而非逃曹也,其可二也……」你請旨出差,就此離開許都,名正言順,不似逃避曹操,不會招致旁人的非議。

「劉璋暗弱,蜀不可投;劉表老儒,下士禮賢,荊南雖反,張羨亦死,張繹不足為患,是乃可投劉表之三也。」

孔融點點頭,又問:「此三可吾已知之矣,何謂三益」投劉表對我有啥好處啊

是勛微微而笑,開始漫天扯謊:「可避曹公,殺身之禍,比及公子年長,乃還之故郡,則即使公還被難,公子亦不難匿也,此其一……」你不可能一輩子躲避曹操,我也就請你去荊州呆上那么幾年,等你兒子大一點兒了,就把他送回老家去。公子在許都,要出點啥事兒,就算我都沒本事窩藏他,這要回了老家,那就「海闊憑魚躍,天高任鳥飛」啦。你那時候再想做烈士,隨便。

「可相助劉表,並合劉璋,以為封建屏藩之勢,制約曹公。吾以為曹公絕二意,然恐他人慫恿也,若二劉在外,則此虞。」我認為曹操不會篡位,但確實擔心他一時被人煽動和迷惑,所以你在外輔佐劉表,有劉表、劉璋在,曹操就不敢妄動了,他也得個忠臣的美名,你也可以放下一半兒心來,有啥不好

接著,是勛略定了定神,舉起三枚手指來:「前黃祖殺彌正平,曹公素恨正平也,故不為之報,豈孔公不錐心泣血耶若得劉表信任,或可為正平復仇,豈非益之三乎」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