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後世之評(1 / 2)

漢魏文魁 赤軍 1663 字 2021-02-23

是勛向荀彧提到的所謂漢記,後世名為東觀漢記,乃是東漢一朝的斷代史。初是漢明帝命班固、陳宗等人編纂世祖光武帝本紀,班固又撰功臣、平林、市、公孫述等事跡,以此為發端,後世逐漸增添,一直從光武朝寫到靈帝朝。

靈帝朝漢記主要的編纂者,便是大名鼎鼎的蔡邕蔡伯喈。後來他得罪了司徒王允,將罹死罪,乃「乞黥首刖足,繼成漢史」你可以刺我的面、臏我的足,只求留下一條性命,我好把漢記給修完嘍。誰料想王允一瞪眼:「昔武帝不殺司馬遷,使作謗,流於後世。方今國祚中衰,神器不固,不可令佞臣執筆在幼主左右。既益聖德,復使吾黨其訕議」力排眾議,還是把蔡邕給砍了。

所以說,沒能修完漢記……准確點兒來說,是未能把靈帝朝的漢記修完,並兼及少帝朝和獻帝朝初期事,此乃蔡伯喈臨終前大的遺憾也。因此等到是勛從草莽中救出蔡昭姬,獻給曹操,曹操將之嫁於王粲,夫婦二人就商量著,得幫忙父親和老師把這心願給達成了呀。

此即是勛所言「王仲宣夫婦欲紹承蔡伯喈之志,以續漢記」的意思。

是勛問荀彧聽沒聽說過這回事兒,荀彧點頭:「啤浚ァ浚恪浚 浚擔琺撓興乓病幣蚨茄退道玻跏戲蚋咀罱蟮攪俗約和飛希胱約閡舶錈ψ床糠制隆br>

因為東觀漢記跟其它官修斷代史不盡相同,一是本朝人寫本朝事。二是開放式集體創作。比方說後一個編寫班子。除蔡邕外就還包括了馬日磾、楊彪、盧植和韓說等。是勛文名很盛,再加上又為儒宗,對史有研究,所以王粲夫婦就求到了他的頭上。

說完前情,是勛這才道出來意:「因及義真公事,勛年幼未能識面,有所不解,故來求問令君。」

所謂「義真公」。就是指的已故名臣皇甫嵩,字義真。是勛說啦,正好我該著寫皇甫嵩的傳,只可惜年紀太輕,跟他從來就沒有見過面,相關他的事跡大多得自二手資料,不老靠譜的。荀令君您當初在朝中為官,跟皇甫嵩應該是見過面的,所以這才來找您核實、求證啦。

荀彧聞言,不禁莞爾一笑:「宏輔但問。若吾知者,必所隱也。」

荀文若那是多敏的人啊。是勛話才出口,他心中便即洞明澄澈事情絕對沒有這么簡單,這並非你真實的來意啊

要找跟皇甫嵩相熟的人,朝中一抓一大把,且輪不到我哪,你怎么會想到來問我的想當初在靈帝朝、少帝朝,以及董卓擅政的獻帝朝初期,我雖在朝中,不過小小的守宮令而已,我是認得皇甫將軍,他可未必能認得我。還不如我侄兒荀攸,當時為黃門侍郎,才有機會接觸皇甫嵩那種級別的高官。

是啊,荀攸跟隨丞相出征在外,你一時間揪不著他來打問,然而為人作傳,這是大事兒,絲毫也輕忽不得,搜集資料寧緩毋疾,你有必要如此急切嗎大晚上的突然跑過來問我此必別有意圖也。

不過荀彧倒是也挺感興趣,是勛這么著急來找自己,究竟想說些什么呢與前日宴會,以及其後遣公達相訪致歉有關聯呢所以並沒有一口回絕說我也不清楚,你問別人去吧。

荀彧表示可以繼續聽是勛說下去,有什么問題盡管開口,是勛拱手致謝,然後頓了一頓,便即相詢:「聞朝廷詔董卓為並州牧,使其將兵付義真公而履任,卓不從。義真公有從子酈,時在軍中,說卓被詔,不肯委兵,此逆命也,又以京師昏亂,躊躇不進,此懷奸也,請義真公討之,上顯忠義,下除凶害,可為桓、文之事。然義真公不肯從,止顯奏其事,以待朝廷之裁,終至董卓入京,覬覦神器未知此事有諸」

想當年董卓跟隨著皇甫嵩,一起在關西征剿叛亂的羌胡,朝廷以其有割據之勢,因此拜為並州牧,要他把兵馬都交給皇甫嵩,自己一個人前往並州去。但是董卓不甘心交出兵權,反復上奏找理由,遲遲不肯履任。皇甫嵩的侄子皇甫酈就對叔父說:「董卓接到詔卻不肯交出兵權,這是抗命之舉;他因為京城動盪混亂何進與常侍之爭,不肯立刻程,明顯懷有奸謀。您身為主將元戎,就應當發兵討伐,對上彰顯自己的忠義,對下除掉國家的禍害,這是齊桓、晉文的匡扶之業啊。」然而皇甫嵩不肯聽從,只知道向朝廷寫上奏,劾董卓,終釀成了董卓進京,擅權亂政、廢立天子的惡果。

是勛問荀彧,確實有這事兒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