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不利曹氏(2 / 2)

漢魏文魁 赤軍 1610 字 2021-02-23

曹操捻須而思,良久乃曰:「若非嵇氏,則桓氏耳。」嵇、桓兩姓都是沛國的顯族,雖說近年來沒出什么高官,但根基深厚,人脈廣,要想選一名中正官出來,品評國中人物,估計還只能從這兩家里挑人。

話一出口,曹操也覺出不對來了――曹氏呢夏侯氏呢貌似沒誰有資格擔此重任啊。也就一個曹德勉強尚可,問題他還很年輕的時候就跟著老爹曹嵩避難遷去琅邪了,即便鄉里鄉親,他又能認識幾個人

是勛淡淡一笑:「主公用人,唯才是舉,不問門第、品行,吾等但有所遇,知其有能,即推薦之,如勛薦太史子義、魏文長、魯子敬等也。然子義青州下吏,文長章陵孺子,子敬下邳白身,即命中正,安能識之且荀文若所薦皆名士也,較勛所薦倍之,苟為名士,若中正遠名,安肯為薦則必選州郡世家為中正明矣。察舉之弊,即所薦皆為豪門,互為勾黨,若使豪門再兼中正,則舊弊何由除之」

曹家和夏侯家,說起來很好聽,乃興漢功臣曹參和夏侯嬰的後人,問題好幾百年過去了,長江後浪摧前浪,興的世族多為經學之家,武夫功臣的後裔哪兒還冒得出頭來曹家的再發跡,靠的是曹騰當了宦官頭子,然後蔭其養子曹嵩――可曹嵩的太尉也是花錢買來的,真要靠舉薦,先不提他能力如何,就光論家世,那也當不了九卿啊,遑論三公。

原本我們這些人,走哪兒瞧哪兒,見到有可用的人才,必然向您舉薦,曹家班偌大的勢力,就是這么發展起來的。要是復歸察舉制,則我在推薦太史慈、魏延、魯肅等人的時候,壓根兒就沒有資格舉人為官;那么換了中正制呢你讓有名望的人來當中正吧,他自有大把鄉黨可薦,不會在意那些寒門庶族,讓寒門子弟來當中正吧,名士們未必樂意受其薦舉。後造成的結果,跟察舉制下世家獨掌薦舉之權,朝中充盈著各地顯族,那有什么區別

咱們原來是草台班子,不按規矩來,如今正式建國,定下了章程,就不能再隨便破壞啦。那么即以沛國而論,任命的中正或為嵇家人,或為桓家人,還能正眼瞧諸曹夏侯不能從此諸曹夏侯再有本事,晉身之階只有蔭,想走薦舉之路是再走不通啦――你考慮過這個問題沒有

「再以潁川論,必以荀氏為中正也,則其所薦,皆荀氏門生故吏――他郡亦同。此強枝弱干之策也,使晉但知其薦主,而不知曹氏,不知魏公,可乎主公在時,自可駕馭群臣,使不黨也,設有不諱,後世如何制之劉氏乃為殷鑒也。」

漢朝就是這么著被一些大家族――比方說袁氏――給控制住了,劉姓皇帝的權柄日益縮水。老曹你是本事大,當然不擔心啦,可是你得為子孫後代考慮啊,不能再重蹈劉家的覆轍哪

曹操聞言,不禁輕嘆一聲:「長文誤我……宏輔所見甚遠。」

是勛說倒不是陳群有意使壞,他終究是世家出身,某些事情覺得順理成章,所以想不到那么遠而已。但我跟主公您不同,咱們家世都不甚高,即便十年百年之後,也不希望再有別的家族壓在曹家頭上啊「故謂利於天下,而不利於曹氏也。」

其實是勛這套話完可以明著跟陳群說,或者在宰相會議上提出來,包括陳長文、荀公達在內,都是政治大家,必然一點就透。但透歸透,終究屁股決定腦袋,他們未必肯於讓步。本來曹操這些年一直打壓世家,在同樣世家出身的陳、荀等人看起來,有其一定道理――某些世家確實太過龐大了,直接影響到了中央和地方政務的運作,而且曹操本人出身就不高,不可能靠世家打天下啊。但眼瞧著中原初定,他們必然會想:時移事易,該到把政策向世家傾斜的時候啦,否則天下必難久安。

就連曹操都被迫糊弄他們,說出「治平尚德行,有事賞功能」的話來――平定亂世,大老粗是不能少的,等到太平時節,才該文士掌權呢。庶族寒門因資源所限,在儒家經義上的修為普遍不如世家,這是社會現實,不因人的主觀好惡而改變,也不會因為是勛推了庶族幾把,短短十來年間就可以徹底扭轉局勢的。那么,等到天下底定了,世家不掌權,還讓誰掌權

所以是勛要先來說服曹操,因為曹操是會摻和宰相會議的,而且此人以武橫行,說出話來有一言九鼎之效。道理說不通的時候,還是必須祭出權力這個法寶來才成。

曹操果然被是勛給說服了,當即就想棄陳群的計劃於不顧。是勛反倒勸他,說別啊,陳長文的計劃中也頗有可取之處,而且你直接就給廢了,他們必有窮的諫言――別的不說,地方上推薦不上足夠的人才來,作為吏部尚,陳群難為米之炊,就可能直接撂了挑子――「若加修正,亦可用也。」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