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益德爭功(1 / 2)

漢魏文魁 赤軍 1630 字 2021-02-23

法正乃是右扶風土著,建安初年因為關中擾亂,飢荒四起,被迫與同郡好友孟達一起經漢中入蜀,去投靠了劉璋估計他再晚走幾個月,就會被受命鎮撫關中的是勛給撈著了。所以對於他來說,在長安以西對戰夏侯淵,幾乎就是主場作戰,再加上精通兵法、嫻於算計,想要猜到夏侯淵主力的屯扎之處,真不是太過困難的事情。

這也是劉備對法孝直推倚甚深的重要原因之一那家伙當完了益州帶路黨以後,還能接著當關中帶路黨,真是太有用啦

那么法正猜夏侯淵或在岐山,或在北原,事實又如何呢

夏侯淵所部,包括幽、並精騎四千,以及相配合的步卒、輔兵萬余,果然就正屯駐於岐山東麓,密切關注著西方的局勢。由此處直抵雍縣,於路布設了不少堠堡,候涼、益聯軍正式攻打雍縣,或有南下陳倉之意,即燃烽火,夏侯妙才便可率軍西向渝麋,摧其堡砦、焚其糧秣,甚而堵死聯軍的退路。聯軍若掉頭往應,魏軍即遠颺而去,如此則其勢必衰;若長驅直進,雍縣以東還有郿縣、武功等要隘,強弩之末、魯縞不穿,他們都望不見長安城,就必致喪敗。

夏侯淵不必跟聯軍主力對決,只需要運動、襲擾,使其退所據、進所得,拖上那么一兩個月的時間,曹操必然率師入關,到那時候,不但可以保關中,甚至有機會將頑敵一舉殲滅。

要是陳宮的主力於此淪喪,呂布還敢再跟朝廷作對嗎若劉備的主力遭逢重挫。則我趁機南下而取漢中,亦不為難也。

這就是安邑方面預先為夏侯淵量身打造的第二套方案,尤其在經過隴關之戰,基本探明了敵情以後,夏侯妙才亦信心滿滿。此計必成。因為蜀軍雖耐苦戰,軍中戰馬卻太過稀少,很難在大平原上捕捉到己方的主力騎兵;而陳宮所部僅涼州偏師,不足三千騎,而且裝備較差,若敢單獨追來。必為我所擒也。

聯軍方面自然也察知了這一凶險局面,若曹操為敵外援,只要緩步而前,穩扎穩打,利用兵力優勢。分守後路亦可,完不必要擔心夏侯淵的運動戰。但問題曹操可能很便會率師入關,若不能先破夏侯,則恐再難於關中立足,甚而有遭圍殲之險。怎么辦才好呢劉備仍然寄希望於法正,而法孝直也果不負其厚遇「請傳信張將軍,如此這般,可擒夏侯」

雍縣以南。有兩位「張將軍」正在對峙,一是魏將張合,二是蜀將張飛。法正所言「傳信張將軍」,自然說的是後面這一位。

不過這會兒張飛卻並不在陳倉城下,而在其東四十里外,渭水南岸,一處名叫釣渭村的地方據說當年太公垂釣渭濱,為文王所訪得。正是在這個地方。不過根據史記所載:「周西伯獵,果遇太公於渭之陽……」理論上太公該在渭北釣魚才對。

張飛張益德此刻正巡游渭南。至釣渭村而暫歇,下了馬。坐在張小胡床上,眼望著遠方的滔滔渭水,手里捏著跟小樹枝,下意識地在地上畫著圈圈。

張合守陳倉,就跟這個圈圈似的,圓轉雄渾,使人下口處。張飛與副將陳到一起,輿一月之口糧,千辛萬苦自散關故道而出秦嶺,首先順利拔除了狹口的十幾座魏家堠堡,張合率軍渡渭來戰,不敵而退,從此固守陳倉城不出來了。陳倉在渭水以北,臨河而建,南岸則是包夾在山嶺之間的一道狹長平地,戶口不蕃,耕地也少,張飛抄掠民糧,也不過多吃個十天半月的而已,眼瞧著物資供應就要斷絕。

渡渭而戰吧,論是搶上游還是下游,陳倉城內都能望見,乃可及時發兵抵御,蜀軍都鎩羽而歸。欲循渭南東進,卻被郿縣守將蘇則搶先控扼住了褒斜道西的五丈原。眼瞧著就要把上萬蜀兵給牢牢圈死在這片東西不過六十里、南北僅僅五里的狹長地帶之中張飛琢磨著,要是再得不著劉備入關的消息,我就只好循著原路退回去啦。

張益德慣於裂陣先登,勇猛沖殺在大軍之前,所當不披靡,從來也沒有撞見過這么糟糕的戰略態勢,敵軍就在面前,偏偏就殺不過去。他是北人,不慣水戰,隔著渭水就算有氣力也沒處使,至於五丈原,早有堡壘築就,一夫守險,萬夫莫當,他確實勇猛,但不是匹夫,不可能浪擲士卒的性命。

再說了,真要在五丈原下撞得頭破血流,張合突然渡渭抄襲我後,那不是必死之局嗎

所以啊,該怎么辦呢張飛越想越是頭大,深深懊悔領此將令。早知道就讓關羽來打這一路了,自己跟他換一下,循江而上,去擾襄陽。這會兒還沒有傳來江陵易主的消息,光知道關羽、甘寧已然駐軍巫縣,正跟劉琦在打筆墨官司呢。張飛心說關羽比自己能打,可是毛病也多多,一是眼高於頂,不敬士大夫,二就是過於執著於誠、義二字。倘若換了自己,劉琦提什么條件先答應著唄,真等奪了曹家城池,哪兒那么容易讓自己吐出來啊